•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3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林分密度对Ⅰ-69杨树冠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
裴保华, 蒋湘宁, 郑均宝, 郑世锴, 刘奉觉
1990, 3(3): 201-206.
摘要:
密植的Ⅰ-69杨林分树冠分枝角度小,骨干枝比率低。当叶面积指数达到7.81、冠层最大叶面积密度达0.8~0.9时,是林分最适密度状态。光在冠层内的分布,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消光系数支配。密植的林分,光强衰减较快。以8%的相对光强作为临界光强,林龄6年时以高密度林分的生产能力最低;中密度林分最高。但林龄7年时,低密度林分的生产能力已经接近中密度林分。
我国选育出第一批早实核桃新品种
郭志伟
1990, 3(3): 206-206.
摘要: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山东省果树所等单位从70年代开始进行了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共调查实生树10万多株,人工杂交组合50多个,获杂交子代苗2000多株,在11个省、市(区)建立无性系测定园和区试园1500多亩。“七五”期间汇集了九个省、市筛选出的36个最优无性系,在豫、晋、陕、辽进行评比及区域化试验。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徒规律研究
侯韵秋, 杨若莉, 刘岱基, 范强东, 王黎
1990, 3(3): 207-214.
摘要:
1985~1987年在猛禽迁徙中途主要停歇地的山东省青岛市浮山、长岛县大黑山岛和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利用环志、染色标记和观察等方法,对其主要种类迁徙规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猛禽南迁途径环志研究区的时间为8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迁徙高峰在9月中旬至10月底。通过环志鸟回收分析表明,猛禽的越冬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带,并延伸到东南沿海。首次揭示了东北松嫩平原为途经老铁山地区部分苍鹰的繁殖区域。秋季途经老铁山地区,飞越渤海海峡向南迁飞的部分松雀鹰,春归线则可能沿渤海海湾内侧向东北繁殖区迁飞。
天目山森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
周重光, 柴锡周, 沈辛作, 俞似军, 钟哲科, 王卉
1990, 3(3): 215-221.
摘要:
天目山主峰海拔高逾1500m,由山麓到山顶形成四个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包括七个森林类型,即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顶灌丛—矮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调查研究表明,各类型森林枯落物(层)的现存量、组成成分、持水率、持水量等均不相同。森林土壤(矿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因森林类型而不同,并均随着土壤的深度呈某种规律性变异。森林土壤的持水量主要受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在天目山地区,森林土壤的持水量较非林地土壤(荒草地)为高;落叶阔叶林类型的土壤持水量,常较针叶林类型为高。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选育——生产力、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顾万春
1990, 3(3): 222-228.
摘要:
本文系统分析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无性系多点试验林8年生长量,评价生产力、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选育出5个生长快的无性系,其中3个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较高,适于在2个试验生态区栽种;2个无性系以及对照品种遗传稳定性较差,具有特定的适应性,宜于在限定地区推广。经多元分析排序,用于评价的11个参数明显地归为3类,类间相互独立,分别用于评价基因型的生产力、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每一类参数具有同效性。从判别效果与计算的简便性考虑,推荐采用下二组中一组,便可满足评价要求:
赴蒙沙棘考察简况
林雁
1990, 3(3): 228-228.
摘要:
根据中蒙科技合作协定,中国沙棘考察团一行4人(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副研究员黄铨、赵汉章,王博英,磴口实验局工程师宗队),于1989年12月18至31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由蒙农业及食品加工部接待。
涕灭威抑制松材线虫繁殖的研究
朱正昌, 周性恒, 李庆波, 高景斌, 朱洪兵, 戢振华
1990, 3(3): 229-235.
摘要:
9ppm涕灭威对生长在灰葡萄孢霉上的松材线虫有很强的抑制繁殖作用。每株黑松注入15%涕灭威颗粒剂40g,30天后树干内的涕灭威含量为20.013~51.796ppm;50天内为17.575~40.386ppm。含不同剂量涕灭威的木屑对松材线虫的繁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松褐天牛羽化期,黑松树干注射一次涕灭威,当年保株率达100%。
海南省中北部丘陵地区优良速生薪材树种的选择
何克军, 郑海水, 蔡满堂
1990, 3(3): 236-241.
摘要:
海南省中北部贫瘠丘陵地区20个薪材树种,经4年选择试验,结果表明,马占相思、赤桉、细叶桉、大叶相思和斑皮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燃烧性能好,发热量大,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年平均干生物量为17.5~23.9t/ha,纯利润为1199~2064元/ha,是最适合于当地生长和发展的优良速生薪材树种。
不同伐桩直径及高度对马占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
黄世能
1990, 3(3): 242-249.
摘要:
对速生多用途树种马占相思进行了不同伐桩高度(25cm、50cm、75cm和100cm)及不同直径(4.1~8.0cm和8.1~12.0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少。萌条直径、长度及直立萌条(可望生长成材之萌条)总断面积随伐桩的高低和大小而增减。伐桩最低的萌芽率比以往报道的结果高4倍以上。以短轮伐期经营的马占相思人工林,采用50~75cm伐桩高度萌芽更新效果好。
恢复胡杨、梭梭和柽柳荒漠林创新路
周士威
1990, 3(3): 249-249.
摘要:
由新疆林科院、内蒙阿拉善盟林业处和中科院新疆分院生土所承担的国家攻关项目“荒漠地区胡杨、梭梭更新复壮技术”,包括“柽柳抗逆性及其造林技术”,1989年10月经新疆、内蒙自治区科委组织鉴定,认为成果达到国际和国内研究的先进水平,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恢复荒漠林提供了配套技术。
竹类植物花粉的生活力和自然授粉
张文燕, 马乃训
1990, 3(3): 250-255.
摘要:
对12种开花竹类植物花粉的败育、生活力和自然授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研究。花药和花粉在离体后生活力保存时间较短,尤其是离体花粉的生活力在1~2h内会丧失贻尽。适宜竹花粉萌发的培养液为10%蔗糖液,若再加入5ppm硼酸能明显提高花粉发芽率。篌竹和斑苦竹的花分别属于花药合并粘连和无花粉的二类雄性不育型,其余10个竹种的花粉中均有三种类型的败育花粉。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使竹花粉发育受阻,不育花粉率增高。竹花的自然授粉不良,在盛花的竹株上接受不到花粉的竹花占33.3%,在部分开花的竹株上花粉自然授粉率仅10%。
角倍蚜越冬期间的生物学特性和数量变动
赖永祺, 张燕平, 李正洪, 彭兴民, 陈宝珊
1990, 3(3): 256-262.
摘要:
虫瘿内飞出的秋迁蚜到达冬寄主并产幼蚜者,其比例很小,产于冬寄主上的幼蚜也只有一部分能取食而继续生长发育,其中,一部分发育为性母,一部分发育为无翅孤雌成蚜。越冬蚜的死亡率特别高,大约90%以上在一龄若蚜阶段死亡。此种数量变动规律为其遗传特性所决定,环境因子,特别是藓层水分状况对越冬蚜存活的影响也极大。
中国代表参加第七届森林基因资源专家组会议
林雁
1990, 3(3): 262-262.
摘要:
FAO第七届森林基因资源专家组会议于1989年12月4~6日在罗马总部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五大洲共15位,我国代表为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潘志刚研究员。另有联合国环境署、植物资源委员会等代表参加。会议首先由各地区代表汇报近5年来各有关森林资源保存及种子采集的成就。
利用棉铃虫为宿主增殖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陈昌洁, 王志贤, 陶粮, 刘革
1990, 3(3): 263-265.
摘要:
应用细胞质多角体病毒JDS-CPV在日本防治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以及在我国台湾省防治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自1983年以来,利用JDS-CPV在我国广东、云南、浙江、安徽等省防治松毛虫,也都具有很好的效果。JDS-CPV的复制,过去主要是利用林间的松毛虫。
I-69杨苗期生长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杨世桦, 徐清彦, 李维义, 陈新初
1990, 3(3): 266-270.
摘要:
杨树是重要的速生树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对杨树的黑杨派良种I-69杨(Populus deltoides cv.“Lux”)苗期生长与营养特性的研究,旨在培育和选择优质苗木,为杨树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试验初报
萧江华, 吴良如, 刘仲君, 李瑞成
1990, 3(3): 271-274.
摘要:
毛竹林按其经营制有花年竹林和大小年竹林之分[1]。花年竹林即年年发笋长竹且相邻年份林分生长量相近的竹林。大小年竹林则不同,相邻年份林分竹笋和竹秆等的生长量相差悬殊,其中的一年由于林分生长量很少,甚至无笋无新竹,称为小年。
稀土对泡桐苗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郑槐明, 贾慧君, 连友钦, 陆新育, 张维栋
1990, 3(3): 275-279.
摘要:
农业上应用稀土已取得显著效益[1]。为准确地肯定稀土对林业苗木的增产效用,并摸索关键技术,1987年至1989年,在温室和田间进行泡桐实生苗水培和埋根苗应用试验。水培试验部分地采用了植物稳态营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3]。
杉木人工林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和生物循环
傅金和, 潘维俦
1990, 3(3): 280-285.
摘要:
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各种生理生化活动,其作用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相互替代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中,也包括微量营养元素的循环。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林业中应用及IBM-PC系列程序集编制的研究
李希菲
1990, 3(3): 286-289.
摘要:
从70年代开始,随着微机的普及、推广,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其他数值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赤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王西南
1990, 3(3): 290-295.
摘要:
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是山东省松树的主要害虫,常将成片的松树吃光,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在治虫工作中,往往只根据经验性“指标”决定防治与否,盲目性很大。因此,研究和提出一个准确有效的防治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于1986~1987年在山东省新泰市土门林场,对赤松毛虫防治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乌桕金带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初步研究*
周显明, 张金国, 于在林, 韩一侬, 冯俊现
1990, 3(3): 296-298.
摘要: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俗称合辣子、乌桕毛虫,属鳞翅目,带蛾科。由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定名为一新种。主要危害乌桕、泡桐、杨树等13种经济和用材树种,是贵州乌桕产区最严重的害虫,年发生面积约100多万亩。不但造成乌桕籽大幅度减产,而且降低乌桕籽出油率近10%,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桉小卷蛾化学防治试验
顾茂彬, 陈佩珍
1990, 3(3): 299-300.
摘要:
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省(区)的桉树苗和幼树常遭到桉小卷蛾(Pelochrista sp.)的危害,严重影响其生长。为此,1985~1986年,我们在海南省琼海县国营上埇林场对该虫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徐有芳副部长在中国林科院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黄鹤羽
1990, 3(3): 301-301.
摘要:
1月23日,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于鹤在院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1989年工作总结和1990年工作安排要点的报告,林业部副部长徐有芳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部财务司陈统爱司长,科技司刘效章副司长也发了言。
欢迎选用MG满果粉
王伟雄
1990, 3(3): 302-302.
摘要:
MG满果粉自1988年试生产应用之后,1989年在浙江省林木种苗站的支持下,我所又在余杭、天台、淳安县的三个杉木种子园作了较大面积的喷施试验,共计面积100.6亩。经测定表明:球果产量比对照增加34.9%,球果净出籽率增加 35.0%,种子产量增加1.0~2.1倍;与单纯喷施花粉相比,球果净出籽率增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