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10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
周光益, 曾庆波, 林明献, 陈步峰, 李意德, 吴仲民
1997, 10(5): 453-457.
摘要:
本文测定并分析了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估算模型,论述了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指出:海南木莲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W=a(D2H)b比较理想;全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44.066t/hm2,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89.935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78.81%,林下植物层占21.19%;在乔木层中,树干、树叶、树枝、树皮和树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4.127%、2.354%、7.762%、9.370%和26.388%;乔木层中,各器官的养分含量,除Ca外,都是叶比其它器官(枝、皮、干、根)的养分含量高许多,N、P、K、Ca、Mg5个常量养分元素在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体中的总贮量分别为557.754,24.330,599.908,275.557,64.103kg/hm2,各养分贮量在各器官中分布,除P外,从小到大为树叶、树枝、树皮、树干、树根。
杉木幼林根圈土壤磷酸酶活性、磷组分及其相互关系
陈竣, 李传涵
1997, 10(5): 458-463.
摘要:
通过对杉木人工林根圈土壤两种磷酸酶活性、8种磷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根圈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根圈外高1.44、0.66酚mg/g(37℃,12h),R/S值分别为1.91和2.01;(2)根圈全P、DA-P、Al-P、Fe-P、H2SO4-P分别比根圈外高203.45,2.21,3.05,10.93,10.33mg/kg,R/S值分别为1.61,4.68,3.61,1.97,2.46,Ca-P比根圈外低2.34,R/S值为0.72,I-P和O-P无显着差异;(3)根圈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A-P和H2SO4-P呈显着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和0.579,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全P、I-P和O-P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4,0.773和0.686.
橡胶与砂仁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
周再知, 郑海水, 杨曾奖, 尹光天, 陈康泰
1997, 10(5): 464-471.
摘要:
橡胶与砂仁间作和纯橡胶林两种林分营养元素净积累、归还及营养元素在植物、土壤之间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砂仁可明显增加林分植物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间作林中营养元素总积存量达3447.07kg/hm2,是纯胶林的2.53倍;营养元素总归还量每年每公顷为363.26kg,是纯胶林的1.44倍,其中N,P,K,Ca,Mg的年归还量分别是纯胶林的1.9,2.54,1.42,1.05,1.16倍;间作林中的N的归还量为最大,纯胶林中以Ca的归还量为最大,两种林分均以P的归还量为最小。间作林中营养元素的年吸收总量为1083.43kg/hm2,是纯胶林的2.1倍。尽管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低于纯胶林,但吸收系数却高于纯胶林,可见间种有利于植物对土壤库中营养元素的吸收。
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生产力评价
秦国峰, 周志春, 金国庆, 黄辉, 方绍荣
1997, 10(5): 472-477.
摘要:
对浙江省5批7片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研究表明,5~10年生时其高、径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家系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的遗传控制。根据连续10a的测定结果,高径和材积生长的遗传力随树龄的增加变化较小,但遗传变异系数则随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利用5年生以下的树高预估10年生时的树高和树干材积,精度很低,损失的信息很大,马尾松家系生长的初选年龄应在5年生以上。利用树高(为主)作为标准对所有参试家系的生产力进行评价,从405个家系中选出167个生长大于对照10%的优良家系,可作为种子园疏伐时留优的依据;大于对照15%的96个家系,其亲本无性系可选配为控制授粉的杂交亲本;大于对照20%的生产力最高的32个优良家系,可作为重建一代种子园的亲本材料,或用于建立采穗圃,通过规模无性繁殖最大限度地提高良种效益。
樱桃带化病组织中植物菌原体16SrDNAPCR扩增及其产物RFLP分析
李横虹, 邱并生, 史春霖, 金开璇, 周琦, 黄习军
1997, 10(5): 478-481.
摘要:
樱桃带化病是从以色列引种樱桃园中发现的新病害。本文报道了按照检测植物菌原体(phyt oplasma)的方法提取DNA,扩增患病植株中植物菌原体的16SrDNA片段,证明樱桃带化病中有植物菌原体存在,并对此扩增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根据RFLP分析结果,参照Lee,I.M.等的文献资料,对本次樱桃带化病病原进行鉴定与分类,初步定为Ⅶ类。
农林复合系统结构优化的研究
辛学兵, 陈建业, 孟平
1997, 10(5): 482-489.
摘要:
对河北饶阳试区的土地利用方案和10种类型的果-农间作体系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从中筛选出优化的结构模式和土地利用方案。结果表明:①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地优化利用方案的规划应该考虑市场的价值变动,还应该考虑到在林木的生长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②发展的农、林产品有梨树、油菜和棉花。③雪花梨和鸭梨为主的模式,其最佳栽植模式是株行距为3m×5m,两行或三行为一带,带距为30m.④果-农模式体系中农作物品种的配置以小麦-蔬菜组合为最好,产投比为2.7:1;其次为油菜-蔬菜组合;粮食类较好组合有小麦-薯类、小麦-玉米、小麦-谷子、小麦-黄豆、油菜-玉米等。
马尾松种子园及其附近人工林的亲子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赖焕林, 王章荣
1997, 10(5): 490-494.
摘要:
利用同工酶标记对广西覃塘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其附近一人工林的亲子代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种子园还是附近人工林均表现为:亲代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杂合体相对过量,但子代已偏离遗传平衡,杂合体相对不足,亲子代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大。种子园亲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子代,而附近人工林的亲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略低于子代。本文研究的种子园具有较宽的遗传基础,该种子园附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与种子园接近,但不论是人工林本身还是它的子代其多样性平均水平都较种子园的亲代和子代略低。
几种热带相思树种的扦插育苗试验
陈青度, 李小梅
1997, 10(5): 495-499.
摘要:
几种热带相思树种经大田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以秋季进行萌条扦插育苗效果较好。以马占相思、直干大叶相思、厚荚相思萌条作插穗,用1/3火烧土加2/3黄心土作基质,蘸上自配的IBD2#多效生根粉,直接插入育苗容器育苗,苗床用塑料薄膜拱棚加盖遮光度为60%的黑网以调节控制温湿度及光照,在基质和插穗不消毒、定期淋浇1‰的复合肥水的情况下,扦插成活率分别达61.8%、88.8%和68.9%.其中直干大叶相思扦插易成活且受季节影响较小。
杉木、落叶松断面积模型参数比较
李希菲, 洪玲霞
1997, 10(5): 500-505.
摘要:
断面积模型是全林模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型。本文应用南方5省(区)杉木、北方3省长白落叶松标准地,分别建立了10组断面积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按立地区建模时,虽然优势高生长过程相似,但断面积生长过程却不同,不能使用同一模型参数。杉木按产区建模时,虽属同区同带,断面积生长过程差异仍很大,因此杉木产区也不是建模的依据。东北3省长白落叶松建模结果表明,各省优势高和断面积生长过程接近,模型参数差异不大。
次生常绿阔叶林抚育改造技术的研究
张水松, 林光, 陈长发, 詹有生, 敖向阳, 廖星炎
1997, 10(5): 506-513.
摘要:
1984年在江西省德兴市和信丰县进行次生常绿阔叶林抚育改造试验,10a研究结果表明:(1)更新初期次生林组成抚育树种选择应以林分中速生丰产树种米槠、丝栗栲、木荷等为主。米槠等速生树种材积定期生长量在林分中所占比例比其株数所占比例多10%以上;(2)幼龄林疏伐强度的生长效应以中-强度疏伐对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林分主要速生树种数量和材积比例可分别提高15%和5%左右。伐后保留1500株/hm2,疏伐间隔期8~10a;(3)中龄林密度管理后,槠栲类、木荷和次要树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7%、33.9%和29.1%.4a后3类树种在林分产量结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3.7%、29.4%和16.9%,槠栲类直径和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它2类树种,表明密度管理能较有效地提高槠栲类树种的生产力,林分保留密度以600~800株/hm2为宜。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崔士英, 赵彦民, 齐志广
1997, 10(5): 514-518.
摘要:
经调查,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6种: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但以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6月10日前后);柿真棉蚧在柿果膨大前后(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6月下旬);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3月上旬).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仍应以化防为主,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在94%以上,辅之以久效磷涂梢,防效可达100%.
几种紫胶虫优良寄主树的自然分布概况及耐旱性与水分生理
李绍家, 侯开卫, 刘凤书, 赵虹
1997, 10(5): 519-524.
摘要:
从六种紫胶虫优良寄主树钝叶黄檀、思茅黄檀、瓦氏葛藤、大叶千斤拔、山合欢、聚果榕的自然分布与生态特性看出,它们均为耐旱性较强的树种。进一步测定其蒸腾强度、水势、水分饱和亏等水分生理指标发现,蒸腾强度与水势受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和风速等综合气候因素的影响。蒸腾强度随气温、光照强度、风速的增大而增高,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水势的变化则正好相反。蒸腾强度增大,水势下降,被动吸水能力随之增强,抗旱能力增强。植物体内的临界饱和亏越大,需水程度就越小,抗干旱能力越强。测定结果反映出,六种紫胶虫优良寄主树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山合欢,钝叶黄檀,瓦氏葛滕,思茅黄檀,大叶千斤拔,聚果榕。
湖南黄皮树种源试验苗期测定
傅大立
1997, 10(5): 525-530.
摘要: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共4个性状组的22个性状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变异较小,较稳定;(2)1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着差异;(3)苗高、地径和苗皮重3个性状的多重比较说明,龙山石牌种源的苗木生长量最大,生产力最高;(4)建立了7对性状变异与采种地主要环境因子显着相关的典型相关变量。其中,海拔高、纬度、年均降水量与子叶出土高、幼苗高、苗高、第五柄高、节间数、第一小叶长和宽等性状变异呈负相关,而经度、年均温反之
城市森林的成分及其类型
王木林, 缪荣兴
1997, 10(5): 531-536.
摘要:
城市森林是城市范围内及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为便于分类型进行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及经营,将其按主要功能、所处的位置、经营管理的一致性及与城市规划和习惯接轨等因素,区分成防护林、公用林地、风景林、生产用森林和绿地、企事业单位林地、居民区林地、道路林地和其它林地、绿地等子系统。
长瓣短柱茶施肥研究初报
洪顺山, 翁月霞, 杨婉琴, 庄珍珍
1997, 10(5): 537-540.
摘要:
长瓣短柱茶(Camellia grijsii Hance),俗名攸县油茶或薄壳香油茶,是个珍稀油茶物种。原野生,现只在湖南攸县有较多的分布和栽培,浙江有少量引种。由于其具有抗病、早实丰产、果油率高和特有的保健作用,加速扩大这个优良油茶物种资源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攸县油茶矮化密植早实丰产技术曾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1],本文着重介绍其早实丰产配方施肥的初步研究结果。
微肥、激素对竹鞭笋芽萌发的影响
楼一平, 吴良如, 刘耀荣
1997, 10(5): 541-545.
摘要:
激素、微肥和稀土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以促进植物生长[1~4]。万兆良[5]研究了稀土对水稻(Oryza sativa L.)的根系活力的影响。马瑞昌等[6]报道了稀土对种子萌发和牧草生长的影响。黄桂馥等[7]报道了赤霉素和普诺马林对草莓繁殖的影响。这些研究均表明外源激素和微肥对植物发芽、生长有显著的促进性影响。
尾叶桉等植物叶提取液对几种植物插条生根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卓烈, 林韶湘, 谭绍满, 林松煜, 杨国清, 莫晓勇
1997, 10(5): 546-550.
摘要:
桉树是相当难生根的植物。当用桉树的成熟枝条扦插时成功率极低[1],甚至成活率为零[2]。柳树和杨树则是较容易生根的植物[3]。有些草本植物更容易生根。为什么有些植物容易生根,而另一些植物却难以生根?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植物内源的生长素吲哚乙酸。它的存在确实对植物的不定根发生起了重要作用[4,5]。但这不是唯一的生根物质。在某些植物体内存在着某些非吲哚乙酸的促根物质[6~8],因而使其容易发生不定根。相反,有些植物体内含有抑制生根的物质[9~11],因而使其难以产生不定根。同样,也还有一些植物的内含物会抑制种子的萌发[12]。可见,不同植物的内含物不同,其所能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也不一致。
木麻黄害虫星天牛生活习性及防治
徐起
1997, 10(5): 551-555.
摘要:
近年来,浙江省沿海防护林的主栽树种——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受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危害日益严重。据作者对浙南沿海205 km防护林带调查,平均株被害率58%,最高达100%,林木枯死率平均8%,最高达52%,严重影响了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1989~1992年,作者在前人[1,2]基础上对浙江沿海防护林星天牛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
何贵平, 陈益泰, 关志山, 封剑文, 蔡宏明, 伊加生
1997, 10(5): 556-559.
摘要:
近10年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无性系的研究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1~5],各地均有较多的无性系数量。但无性系造林的步伐还不快,优良无性系的选育也较缓慢[1]。及时地进行无性系测定,了解无性系的变异规律,选育出适合当地的优良无性系,并进行推广造林,将对杉木造林无性系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4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并进行了优良无性系初选,以便为杉木无性系育种提供依据,为生产提供较优良的无性系造林材料。
滇刺枣五个地理种源的同工酶分析
汪云, 马显达
1997, 10(5): 560-562.
摘要:
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k.)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落叶乔木,为一种新兴的多用途经济树木。在长期的天然杂交和地域隔绝下,形成了很多在形态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的类型或地理种源。本文试图通过电泳检测技术,探讨这些种源的亲缘关系,为滇刺枣基因库工作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