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12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
江泽慧
1999, 12(5): 447-451.
摘要: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大的农业开发潜力,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由于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和断流,加上海潮侵袭、土壤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低、海岸蚀退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林业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21世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蓝桉和尾叶桉混合菌根研究 Ⅰ.菌根合成及真菌间的相互作用
陈应龙, 弓明钦, Mark Brundrett, Bernie Dell
1999, 12(5): 452-460.
摘要:
采用蜡磨菌与VA菌根真菌分别对蓝桉和尾叶桉进行单接种或混合接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根类型的真菌均能在桉树苗木根系上成功地定殖,分别合成了外生菌根、VA菌根和混合菌根,证实了桉树不仅是菌根营养型树种,而且能形成多种菌根类型。VA菌根感染率在接种初期较高,但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外生菌根菌初期合成菌根的速度较慢,但单位长度根段内菌根根尖数目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单接种VA菌根真菌苗木相比,外生菌根真菌抑制了VA菌根菌在根系上的进一步侵染,体现在较低的VA菌根感染率;而外生菌根菌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并能在接种后9周时开始形成子实体。在混合菌根中,外生菌根有逐步替代VA菌根的发展趋势,两种类型的菌根真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作用关系。基质磷(P)素水平对菌根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麻竹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周本智
1999, 12(5): 461-466.
摘要:
1995年5至10月,在麻竹中心分布区福建省华安县对麻竹出笋和高生长规律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方法,可将麻竹出笋过程和高生长过程定量地划分为3个时期:初期、盛期和末期。出笋盛期的笋量占全期的57.48%,个体平均质量1.26kg,高生长盛期生长量占全高的81.12%,日平均生长量为20.44cm;麻竹高生长过程可用Logistic和Richards曲线模拟,相关系数较高,效果较好;影响麻竹日平均生长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昨日气温、昨日降雨量和当日最低气温,最低气温与生长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呈正相关关系;麻竹在昼夜24h内有两个生长高峰,分别在6:00~8:00时和18:00~22:00时,14:00~16:00时为高生长低谷,夜间生长较均匀。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
王学聘, 戴莲韵, 杨光滢, 张万儒
1999, 12(5): 467-473.
摘要:
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内的11个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小叶白蜡、天山云杉、野核桃、塔里木、东大山、贺兰山、六盘山、崆洞山、兴隆山、莲花山等自然保护区采集的260个森林土壤样品,进行了生态因子调查;分析了土壤pH、含水量、水解N、有效P、速效K、全N、有机质;研究了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和种类生态分布。共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42株,其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和2.18%.
施肥对蓝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何蓉, 蒋云东, 曾芳群, 陈德艾, 赵明寿, 王萍
1999, 12(5): 474-478.
摘要:
经5a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幼林生长,肥效在1.5a时最大,9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33.69%、48.39%,造林后5a时,生长反应已经呈下降趋势,9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16.45%、10.71%.P肥是促进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的几个处理增产效果较好,N、K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在9个施肥处理中,处理6(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g·株-1,追施尿素65g·株-1)、处理9(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g·株-1,追施尿素130g·株-1,追施氯化钾54g·株-1)、处理10(在处理9的基础上增施5kg有机肥)肥效明显。经济效益最佳的处理为处理6和处理9。
我国西南桦的地理分布与适生条件
曾杰, 郑海水, 翁启杰
1999, 12(5): 479-484.
摘要: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以及部分中亚热带地区的速生、珍贵用材树种。论述了我国西南桦天然林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基本特点,探讨了西南桦的适生条件,为西南桦天然林的保护与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火炬松种源遗传变异分析和适宜种源(区)的确定
姜景民, 刘昭息, 吕本树
1999, 12(5): 485-492.
摘要:
对1984年在8个试点营建的9~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经济性状存在着显着的种源差异,且具较高遗传力(其中4个试点的材积和干材干质量、树干通直度、木材基本密度达到5%差异显着水平,遗传力为0.45~0.78、0.45~0.76、0.55~0.83、0.43~0.77).各类性状在种源区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异趋势。利用其中4个点19个共同种源的资料分析,表明各类性状的地点效应极显着,树高、材积、干材干质量的种源×地点作用显着,种源间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反应亦不同。生长与产量性状间呈现极密切的正相关,但与材性、材质性状的相关性各试验点表现略有差异。采用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基本选择指数,分别为各引种区评定出培育建筑材工业林适宜的种源区和3个优良种源,其中最优种源的指数增益达到4.65%~23.49%.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温佐吾, 孟永庆
1999, 12(5): 493-499.
摘要: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到小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源选择,造林密度,幼林施肥,整地方式。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所拟合的数量化回归模型预测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林分的生长模拟
孙晓梅
1999, 12(5): 500-504.
摘要:
利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标准地定位观测数据,基于间伐林分断面积与相同年龄、相同立地、相同保留木株数的未间伐林分的断面积,随时间趋于一致的假设,根据未间伐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的一般预测模型导出了间伐林分的断面积生长预测模型,同时,结合抚育间伐技术指标的确定,进行间伐林分的动态模拟。
利用线性模型检验杉木不同种源立地指数曲线模型的通用性
李希菲, 王明亮, 黄旺志
1999, 12(5): 505-509.
摘要:
应用线性模型统计推断理论检验了杉木种源对立地指数曲线的影响。洪雅和鸡公山种源试验材料分析表明:(1)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立地指数不同,相同种源不同地区的立地指数也不同,这说明立地指数的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差异的综合体现;(2)不同种源立地指数曲线的斜率相同,即各种源优势高生长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模型来描述,这对杉木模型的通用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泡桐林内同翅目、半翅目昆虫种类及其动态研究
孙志强, 乔杰, 傅建敏, 闫正升, 王长波, 董溯权
1999, 12(5): 510-514.
摘要:
1997年在兰考县调查了泡桐林内同翅目、半翅目昆虫种类,其在林内的分布以及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动态。共采获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计27种,其中同翅目11种、半翅目16种。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数量差异极显着,而6种富集种的数量占调查捕获总数的99.56%,其中小绿叶蝉数量占总数的88.8%.捕获的昆虫数量与诱虫器高度呈正相关,以黄色粘虫器为例,昆虫数量在黄板上与高度的关系为:y=104.14x1.6766(R2=0.9804);表现在黄筒上为:y=102.76x1.8223(R2=0.9805).粘虫器上昆虫的数量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5月初至6月中旬为始盛期,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至11月逐渐消退并进入越冬期。
同翅目几种食用昆虫记述及营养分析
冯颖, 陈晓鸣, 叶寿德, 王绍云, 陈勇, 王自力
1999, 12(5): 515-518.
摘要:
本文首次记载了同翅目中的4种食用昆虫,包括2种蝉类和2种介壳虫,对云南少数民族食用这几种昆虫的习俗进行了描述,并对其中3种食用昆虫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用昆虫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粗蛋白质含量都在50%以上,还含有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立地与栽培模式对红椎生长的影响
卢立华, 汪炳根, 何日明
1999, 12(5): 519-523.
摘要:
对实验中心范围内红椎林分的生长调查表明:红椎的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影响较大;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种植,其生长明显优于土层浅薄、贫瘠的土壤;在坡积土上的生长显着优于原积土。在同一个坡面上,7年生红椎林,下坡蓄积达107.80m3·hm-2,而上坡仅为16.63m3·hm-2.红椎的生长也受海拔的影响,在母岩、土壤、地位指数相同的条件下,红椎在低海拔的生长优于高海拔。栽培模式对红椎的生长也有影响,营造混交林能促进红椎的生长,且以异龄混交为优;混交比例不同生长亦有异,6年生红椎与马尾松不同比例混交试验显示,红椎与马尾松按1:6混交,红椎生长最好,其胸径生长量与红椎纯林比达到显着差异,树高生长量比纯林高8.2%,林分蓄积量高138.9%,但从生产经营目标和混交林效益综合考虑,按1:4混交更利于红椎作为目的树种培育成大径材。
福建杉木半穿刺线虫病分布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蔡秋锦, 罗群荣, 陈国顺
1999, 12(5): 524-529.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半穿刺线虫病在福建省各杉木产区均有分布,其中顺昌、建阳、沙县、南平、政和、连江等县(市)受害较重;苗圃受害较轻。该线虫自然分布与土壤质地、坡向、林龄3个生态因子呈极显着相关;与立地条件、炭疽病病情指数显着相关;与土壤类型相关不显着。轻壤土与砂壤土、幼龄林与中龄林、阴坡线虫数量较多。不论生态因子如何,该线虫集中分布于0~40cm土层中,但不同林龄、土壤质地、坡向对该线虫的垂直分布有显着的影响。
灭幼脲Ⅲ号微胶囊及其复配剂防治桑天牛成虫的研究
王翠莲, 邬承先, 董广平, 沙鸿飞, 周艺峰, 高警胜
1999, 12(5): 530-533.
摘要:
1994~1995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E)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卵量、孕卵量以及孵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A)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优乐得(B)微胶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马尾松种源苗期抗寒性研究
荣文琛, 秦国峰, 吴天林, 王明庚, 骆启斌
1999, 12(5): 534-538.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亚热带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分布遍及南方15个省(区),面积达200万km2。马尾松种源间在生长、干形、形态、适应性等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但关于马尾松种源抗寒性研究尚少见报道。
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生根性研究
张志权, 廖文波, 陈志明, 莫炳友
1999, 12(5): 539-543.
摘要:
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 et Levl.)S.Y.Hu ex Liu)是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分布于我国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河南、湖北及湖南西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等地600~1 200 m的亚热带山地[1]。南方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裸子植物,材质坚硬、水湿不腐,是雕刻、家具、水利工程等用材的优良树种,因而长期以来也就成为被严重砍伐的对象[2]。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生长状况及生态效益
张任好
1999, 12(5): 544-547.
摘要:
随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的多代连栽,林地生境恶化,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下降,林分产量也逐代下降;同时南方林区造林树种单一,杉木林集中连片,使得杉木人工林的病虫害面积扩大和蔓延[1~3]。因此必须寻找合适的阔叶树种来改变这种现状,以保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这方面已有较成功的报道[5,6]。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 Q.F.Zheng)生长快,适应性强;干形直,材质好,切削容易,是适宜于制作家具、工艺品和造纸等的优良用材树种。它常混生于阔叶天然林中,目前多处于野生状态。本文对设计营造的福建含笑、杉木纯林及其2种混交试验林的生长状况及其生态效益进行研究,选择其最适宜的混交造林模式,以提高林分生产力,同时为发展福建含笑造林积累技术资料。
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1999, 12(5): 548-551.
摘要: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D.Chu.et C.S.Chao)是优良的笋用竹种。目前,生产上栽种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竹林地采用冬季覆盖技术使出笋时间大大提前[1,2],从而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连年覆盖竹林出现了退化现象,包括竹鞭提前死亡,竹子开花增多,病虫害严重等[3]。这些不良结果与覆盖材料给土壤带来的影响是否有一定的关连呢?有机物料覆盖增温及分解对土壤的影响,最直接反映在土壤的生物学性质上,土壤酶又是生物学性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增温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旨在对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桉树害虫的检疫
顾茂彬, 邓玉森
1999, 12(5): 552-555.
摘要:
桉树(Eucalyptus spp.)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等特性,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引种了桉树,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1985年,我国与澳大利亚合作研究桉树的栽培与利用后[2],桉树在我国的营造面积迅速扩大,1988年桉树面积为40万hm2,1998年达60万hm2。随着桉树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引种桉树历史较久的地区,其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广东为我国南方的门户,国际交往频繁,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入侵具有特殊的意义[3]。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周旭东, 叶辉, 丁骅孙
1999, 12(5): 556-560.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是松科(Pinaceae)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省、自治区[1,2],在云南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L.)。近10多年来,云南松蠹害林已达数十万公顷,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5]。
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王兵
1999, 12(5): 561-562.
摘要:
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创建于1984年,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境内,隶属中国林科院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态系统室,是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管辖的13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主要台站之一。大岗山定位站现有研究和观测人员20名,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5名,工程师8名,技术员3名(2名博士后,3名博士,3名硕士).台站建设目的是对我国中亚热带用材林基地的人工杉木林、人工毛竹林和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开展一系列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背景的调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规律的研究以及森林经营管理(包括造林、采伐、抚育、科技示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