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16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撑篙竹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邢新婷, 傅懋毅, 费学谦, 姜景民
2003, 16(6): 655-660.
摘要: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6个群体30丛撑篙竹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研究。28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73个位点,其中85个是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提供6.18个RAPD信息量,扩增出的DNA片段大小一般在200~2000bp范围之间;用POPGENE1 31版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2114,Shannon's信息指数为0 3277,基因分化系数0.1853,表明群体间有一定的分化;各群体平均遗传距离0.0350,表明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试用UPGMA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撑篙竹群体作聚类分析,初步可将6个群体聚为3类。
雷州半岛尾叶桉人工林树液茎流特征的研究
张宁南, 徐大平, JimMorris, 周光益, 周国逸, 吴仲民
2003, 16(6): 661-667.
摘要:
应用热脉冲法对雷州半岛4年生尾叶桉单株树干液流时空的动态变化及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层以内木质部不同深度的茎流密度不同,其中靠近形成层部分液流速度较快,但各层都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中午12点至1点达到最大;夜间因根压作用影响各层仍有微弱上升液流;各深度日平均茎流密度11.6L·m-2·d-1,最大为15 3L·m-2·d-1(晴天),最小仅为5 4L·m-2·d-1(雨天);(2)不同直径尾叶桉的日茎流密度具有相似日变化趋势,胸径与高度相近其茎流密度相同,大树较小树快,这主要与树木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有关;(3)热脉冲法与整树容器法对2年生幼树耗水量的同步测定结果相一致,误差仅为3.4%;(4)树干茎流量与饱和蒸气压差和太阳辐射相关性特别显著。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辛学兵, 翟明普
2003, 16(6): 668-676.
摘要: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大气降水主要补充N、Ca、Fe等元素,而凋落物主要补充P、K、Fe等元素,其中Fe元素是净增加的。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年输入量均大于年输出量,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阶段。林地土壤(不包括凋落物层)的养分年输出量(除N、Fe、Mg元素外)稍大于年获得量,土壤年净亏损不大,但K的亏损较严重。冷杉林分的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利用指数均表明,林分对N的需求最大,对Fe的需求最少。
勃氏甜龙竹笋苗兼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式初步研究
陈双林, 萧江华, 邹跃国
2003, 16(6): 677-683.
摘要:
勃氏甜龙竹是一种优良的多用途竹种,近年来在许多适生区得到推广,其资源扩繁主要依赖于母竹移植。研究应用竹子生理整合性等生态学原理,以竹林林分结构调控为核心技术,采用不同林分结构组合,旨在探求笋苗兼用竹林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新造竹林有一明显的出笋数量和笋个体质量增长期,时间区段不同,前3a均快速增长,然后笋个体质量相对稳定,出笋数量仍较快增长。(2)竹笋产量主要影响因子是丛立竹数和立竹胸径,决定出笋数量和笋个体质量。出笋数量与丛立竹数正相关,与笋个体质量负相关。胸径与笋个体质量正相关,与出笋数量无相关。(3)合理的林分结构在450丛·hm-2时,丛立竹数为10株左右,胸径4~6cm。(4)经营类型经济效益明显,新造竹林第2年即有产出,第4年进入丰产期。
云南木蠹象蛹室在云南松树内的分布
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2003, 16(6): 684-688.
摘要:
云南木蠹象是我国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云南松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被害云南松树木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虫幼虫和蛹在树木上的危害与分布。研究表明,云南木蠹象蛹室主要分布在云南松树木主干的中上部,其蛹室数量占主干蛹室量的76.99%;同时,云南木蠹象蛹室集中于树木主干,主干上的蛹室数占全树蛹室数的70.26%。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轮枝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中上部轮枝,即第1轮轮枝。在这些轮枝上的蛹室数目是所有轮枝蛹室数目的87.69%。从生长年龄而言,蛹室主要分布在1~2年生的主干和侧枝上。
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主分量分析
孙启武, 杨承栋, 焦如珍
2003, 16(6): 689-693.
摘要:
对江西分宜县大岗山不同立地指数(12、14、16指数)、不同生长阶段(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1、2代杉木人工林23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3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样地进行综合评分、排序。2代杉木人工林综合得分均低于对应的1代杉木人工林,表明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的事实;1代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为:从幼龄林发育至中龄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呈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发育至成熟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略有回升,说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孕育在1代林阶段。
湿地松15个家系木材材性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评估
骆秀琴, 姜笑梅, 殷亚方, 刘昭息
2003, 16(6): 694-699.
摘要:
对浙江产湿地松15个家系的基本材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管胞长度、管胞宽度、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管胞壁厚差异显著,胞壁率、冲击韧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家系内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壁厚差异均显著且高于家系间的差异,但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胞壁率和冲击韧差异不显著,表明在家系水平上进行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和管胞形态的家系选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5个家系木材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壁厚和胞壁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466、0.3910、0.7173、0.1598,说明湿地松家系木材管胞性状(胞壁率除外)受中度或中下度遗传控制,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综合评定结果表明,04- 28、06-17、06-20、08-7和08-9,5个家系为适用于培育纸浆材的优良家系,04-25、04-28、06-17、06-20和08-16,5个家系为适用于培育建筑材的优良家系。
尾叶桉种源─家系生长与抗风性选择
梁坤南, 白嘉雨
2003, 16(6): 700-707.
摘要:
对尾叶桉11个种源174个家系2.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与抗风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种源间、家系间、区组间的差异以及种源与区组、家系与区组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台风对尾叶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风折,占整个试验林木的22.5%。尾叶桉种源 家系的生长性状与其抗风性能呈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174个家系的生长和抗风性的综合指数选择,初步选出了32个适合粤西生长的既抗风、生长又快的家系。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沙土温度的变化特征
崔向慧, 王兵, 高志海, 纪永福
2003, 16(6): 708-714.
摘要:
根据在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连续实测资料,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地区沙土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样带上,红柳沙包、白刺沙包和流动沙丘上的土温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动态以及垂直变化规律;与红柳和白刺沙包相比,流动沙丘地表层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日较差达30.4℃,而且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变化也非常快;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层内温度的昼夜变化与地表温度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最大和最小温度来临时间上的延迟以及土温变化幅度的大小上,在5cm土层土温的昼夜变化相对剧烈,温波振幅大,而到80cm处,沙土温度的昼夜变化幅度接近于0;影响沙土温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植被盖度、气象因子及沙土本身的热状况和水分条件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气温和日照与沙土表层温度的关联度最好,分别是0.833和0.726,说明辐射热能对土温影响很大。
西南桦以芽繁芽组培快繁研究
刘英, 曾炳山, 裘珍飞, 谌红辉, 曾杰
2003, 16(6): 715-719.
摘要:
以8个月生苗木上采集的枝条作为外植体,通过激素、大量元素配比等试验,成功地研发出一套西南桦以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选择邻近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3min效果最佳,诱导成功率达10%;2.其侧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宜选用低浓度(0.2mg.L-1)的IBA或NAA;3.大量元素配比满足K∶Ca=1∶0.04~0.08、K∶Mg=1∶0.02~0.04、N∶P=1∶0.02~0.03三个比例关系时,外植体侧芽能正常萌发生长,并迅速进入增殖状态,40d转接1次,增殖倍数在4倍以上;4.选用NAA浓度为0.50mg.L-1的0.4MS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达97.9%。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
石金莲, 李俊清, 李绍泉, 王碧春
2003, 16(6): 720-725.
摘要:
本文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98,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很好,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红脂大小蠹成虫触角扫描电镜的观察
王玉刚, 张真, 王鸿斌, 周淑芷
2003, 16(6): 726-730.
摘要:
对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进行了触角扫描电镜的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雌雄之间触角形态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状部感受器的分布最为丰富,约占全部的94.5%左右,柄节感受器较多占全部的4%左右;鞭节的感受器较少,只占全部的1.5%左右。触角上的感受器可以分为4种: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锯齿形感受器和芽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锯齿形感受器分别约占70%、24%和6%,芽形感受器非常少。锯齿形感受器着生于柄节和鞭节上;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只着生于锤状部;芽形感受器主要着生于柄节的基部。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对策
陆元昌, 张守攻
2003, 16(6): 731-738.
摘要: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我国与森林植被和水资源有关的环境问题及研究趋势
王彦辉, 金旻, 于澎涛
2003, 16(6): 739-747.
摘要:
我国存在水资源数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水质下降、水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增加森林植被是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在进行空前大规模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需要生态水文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已有的森林水文学研究结果存在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差、尺度偏小、过程单一、缺乏对森林植被的水分稳定性认识、不能预测森林植被的区域水文影响等不足,还没有形成能有效指导调控林水关系和进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成熟理论和技术;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重点,包括鼓励跨部门和跨学科的交叉、森林植被的耗水特性和水分稳定性、森林水文作用的形成机理及其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森林植被对区域水文影响的预测和评价、森林对水质的影响及作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和流域水资源管理途径的森林植被建设技术等。
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
王雁, 彭镇华, 王成
2003, 16(6): 748-753.
摘要:
城市林业作为20世纪的新兴学科,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服务系统之一的城市森林的建设,在地域范围、主导功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重点阐述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即突破城市建成区范围,向郊区扩展,辐射城市周边地区;追求城市森林布局与结构的自然化,实现城市与森林的完美融合;注重林水结合,发挥水体在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环境需求;塑造城市文脉,升华民族城市森林文化。
植物近等基因系培育及在林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探讨
诸葛强, 张博, 黄敏仁, 王明庥
2003, 16(6): 754-759.
摘要:
近等基因系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基础。近等基因系选育主要有连续多次回交选育法、从突变体中分离获得、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连续回交选育法、杂交高世代群体材料中分离选育等方法。本文介绍了主要农作物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林木植物的特点,提出了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木本植物柳树为材料,构建近等基因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林木遗传学研究模式树种的观点。
中国五倍子研究现状
李志国, 杨文云, 夏定久
2003, 16(6): 760-767.
摘要:
综述了五倍子单宁及其应用概况,倍蚜及其冬夏寄主种类、倍蚜生物生态学习性等研究现状,提出保护、发展五倍子资源和加强五倍子新产品、新用途开发利用研究的建议。
我国柚木的研究与发展
马华明, 梁坤南, 周再知
2003, 16(6): 768-773.
摘要:
国内在柚木的引种、育苗、造林和遗传改良等方面进行了40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并在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圃、繁殖和栽培实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主要从引种驯化与遗传改良研究、柚木的人工栽培区划、种子处理、育苗和苗木贮藏、速生丰产栽培和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诸如林分结构功能、抗性机理、扦插无性繁殖技术、木材材质及利用率等。
3个金华佛手类型主要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陈秉初, 申屠文月
2003, 16(6): 774-776.
摘要: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1 sarcodactylis(Noot.)Swingle是芸香科(Rutaceae)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为香橼Citrus medica L.的变种,起源于印度,喜光喜温暖,不耐寒,单性结实。金华市已有近500年种植佛手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金华北山南缘,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长期的种植经验,使得金华佛手成为我国四大佛手品系的上品。金华佛手有三大优点:一是大小适中,二是芳香浓郁,三是含水分少,耐贮藏。其盆景与鲜果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果、花、叶可入药,有理气和胃的功效,主治胸腹胀满、胃疼、气管炎等症。金华佛手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随自然变异的发生和积累,已分化成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多个类型,作者已经从遗传学角度进行了RAPD分析和类型划定[1],初步将金华佛手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型,并命名。本文进一步对这个类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生产中的相关栽培措施和利用建议。
南方林区速生乡土阔叶树种的评价与筛选
李建民, 陈存及, 潘标志, 李生, 梁彦兰
2003, 16(6): 777-782.
摘要:
在我国南方林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大量的阔叶树种天然林。但长期以来,由于各地滥伐天然林资源,导致许多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资源急剧减少,不能满足人们对阔叶树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阔叶树人工造林,特别是开发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已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辽宁李属等苗木边材腐朽病研究初报
刘春静, 庄严, 孙向前, 王铁胜
2003, 16(6): 783-785.
摘要:
李属Prunus L树木是辽宁省的重要绿化树种之一,是城市行道树和公园中常见的树种。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对李属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但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中的李属苗木上发生了由裂褶菌Schizophyl um commune Fr:Fr引起的严重边材腐朽病,如5年生京桃Prunus persica Sieb et Zucc苗木被害率就达88%,死亡率达35%,给当地苗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立项开展了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