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19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具有光肩星天牛内切聚葡糖酶结合活性短肽的筛选
陈敏, 卢孟柱, 王敏杰, 张志毅
2006, 19(3): 267-271.
摘要:
内切葡聚糖酶( endog lucana ses) 是光肩星天牛幼虫肠道的主要纤维素消化酶。本研究以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的同工酶AgEG2为靶分子, 从随机多肽噬菌体展示库中筛选与AgEG2有亲和活性的短肽, 通过3轮筛选, 短肽序列TPHRSPL 出现频率为33. 7% , 而且展示该短肽的噬菌体均对AgEG2 有很高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合成短肽TPHRSPL, 并对肠道纤维素酶提取液进行了W este rn 分析, 结果表明该短肽能特异结合内切葡聚糖酶的同工酶A gEG1 和AgEG2, 而与粗酶液中其它蛋白组分均无结合特性。表明筛选获得的短肽TPHRSPL 对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具有特异结合亲和性。该短肽为研究光肩星天牛纤维素酶的特性及开发天牛的生物防治制剂奠定了基础。
欧洲黑杨基因资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丁明明, 苏晓华, 黄秦军
2006, 19(3): 272-276.
摘要:
通过测定从欧洲不同地区引进的134个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值),研究了欧洲黑杨基因资源1δ3C值的特点和水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引进的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叶片δ13C值为-30.40‰-27.02‰,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优于国内乡土树种,其中来自俄罗斯、土耳其和德国的基因资源1δ3C值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的基因资源,可为抗旱杨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的亲本材料;(2)相同基因资源在不同地区栽植时,δ13C值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生长在内蒙古地区的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平均δ13C值为-26.53‰,明显高于在陕西和北京地区测得的-28.39‰和-28.93‰,故在进行不同基因型的δ13C值评价和选择时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3)生长在不同地区的欧洲黑杨的δ13C值与生长量的相关程度不同,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欧洲黑杨δ13C值与株高、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和0.829,而生长在陕西和内蒙古地区的欧洲黑杨的δ13C值与生长指标虽然也相关,但达不到显著水平。在研究植物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必须结合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植被活体生物量C贮量的研究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朱高
2006, 19(3): 277-283.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测定,研究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18和25年生华北落叶松)植被活体生物量的C贮量。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植被地上生物量C贮量为14.93~25.92 t.hm-2,根系为6.50~7.55 t.hm-2;人工林地上为11.97~45.39 t.hm-2,根系为6.48~7.64 t.hm-2;农田和草地地上分别为0.83和1.09 t.hm-2,根系分别为0.49和1.61 t.hm-2。植被活体生物量C年均积累量,天然次生林地上为2.97~5.15 t.hm-2.a-1,根系为1.67~2.86 t.hm-2.a-1;人工林地上为5.07~6.49 t.hm-2.a-1,根系为1.90~2.10 t.hm-2.a-1;农田与草地地上分别为0.83和1.09 t.hm-2.a-1,根系分别为1.38和1.03 t.hm-2.a-1。在生长季,草本地上部分C积累呈逐步增长趋势,最高峰在9—10月,10月后下降。细根生物量C的积累量,天然次生林在5、6、9月较高,草地在8月份较低,农田在7和9月较高,人工林在5、9和10月较高。
白蜡虫抗突变实验与主要功效成分分析
冯颖, 陈晓鸣, 何钊, 郭宝华, 马艳
2006, 19(3): 284-288.
摘要:
对白蜡虫的抗突变功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了甲壳素、多糖、维生素和黄酮类等。以白蜡虫为抗突变材料喂饲小鼠,48 h检测微核的发生率,各剂量组均比对照组的微核率低,其中高剂量组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抑制率为34.19%,说明白蜡虫能够对抗环磷酰胺产生的致突变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突变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白蜡虫含有2.14%甲壳素;7.2%的粗多糖,除蛋白后的多糖含量4.54%,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为28.4%,由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组成,3种糖的摩尔比为5∶21∶1,白蜡虫多糖为一种杂多糖-蛋白复合物;白蜡虫还含有1.3%的总黄酮和多种维生素。甲壳素、多糖、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应为抗突变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
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捕食作用研究
叶辉, 刘宏屏
2006, 19(3): 289-294.
摘要:
研究了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捕食量及对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和繁殖率的影响。在室温为22~24℃条件下,繁殖期疑山郭公虫平均每天可捕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0.61±0.043头。在实验室内,先将纵坑切梢小蠹引入云南松新鲜木段,7 d后再引入疑山郭公虫成虫。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成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产卵过程形成干扰,从而导致后者繁殖率下降。疑山郭公虫幼虫可以捕食木段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各虫态,捕食率为8.3%。在野外,将疑山郭公虫成虫放到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树干上,再用尼龙网将其包裹起来。研究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对树干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幼虫和蛹)的捕食率大体为10.6%。疑山郭公虫对繁殖期纵坑切梢小蠹的影响主要包括捕食繁殖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干扰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以及捕食纵坑切梢小蠹幼虫等。研究初步认为,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增长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巨柏群落特征的研究
罗建, 王景升, 罗大庆, 潘刚, 郑维列
2006, 19(3): 295-300.
摘要:
巨柏是西藏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群落稀少。选择巨柏群落分布较集中的地段设置样地,并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性。对不同地段的7块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有维管植物90种,分别隶属于41科77属,其中只含一种的属占84.42%。巨柏群落区系组成、群落植物生活型、叶的性质等特征,总体都反映了群落的温带性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也有部分层间植物,乔木层郁闭度为0.30.5,巨柏为乔木层的单一优势种,而群落植物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与林芝云杉林比较,巨柏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
宁夏六盘山北侧5种典型植被的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窦建德, 王绪芳, 熊伟, 王彦辉, 于澎涛, 郭浩
2006, 19(3): 301-306.
摘要:
通过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物理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宁夏六盘山北侧5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和供水性能。结果表明:用Gardner等在1970年提出的幂函数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各层的土壤密度的大小排序为弃耕地>山桃人工林>天然长芒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沙棘林,总孔隙度恰恰相反;在土壤水的中吸力阶段(0.1~1.5 MP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天然长芒草地、天然沙棘林地、山桃人工林地和弃耕地土壤各层的含水量分别为169.7~239.3、160.3~236.1、140.9~224.5、119.9~198.1、113.5~176.4 g.kg-1,说明各种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依次减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供水性能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说明通过植树种草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密度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等物理性质而对其持水性能和供水性能产生积极作用。
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重金属含量研究
崔丽娟, 张曼胤
2006, 19(3): 307-310.
摘要:
通过测定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包括九江—新港和湖口2个采样地)土壤及植物体内的重金属As、Hg、Cr、Cd、Pb含量,统计分析了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及拟合曲线,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九江—新港土壤含Pb量高于湖口,而这两个地点的As、Hg、Cr、Cd含量差异不显著。九江—新港和湖口的植物根部重金属Cr、Pb、Cd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而As和Hg含量恰好相反,茎部重金属含量处于中间水平。对所有采样点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Hg、Pb含量相关性显著,而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As、Cd、Cr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侧柏挥发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蒋继宏, 李晓储, 高雪芹, 高甜惠, 陈凤美, 冯友建, 黄利斌
2006, 19(3): 311-315.
摘要:
用A lam ar b lue法对提取的侧柏叶、种皮及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 I-H460有明显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和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含有的挥发物质种类侧柏叶、种皮和种子分别为8,31和21个成分,其挥发油成分也不尽相同,侧柏叶含量最高的是α,,α4,8-四甲基-3,7环癸二烯-1-甲醇和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7.213%和26.193%,种皮和种子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都是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8.277%和26.919%。其中,对侧柏叶挥发油4℃低温下重结晶得到的雪松醇进行了鉴定,纯度达97.06%,对雪松醇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是雪松醇对人肺癌细胞NC I-H460半致死浓度为44.98μg.mL-1。
桉树害虫的生态控制
顾茂彬, 洪富文
2006, 19(3): 316-320.
摘要:
我国桉树主要用作纸浆材,随着桉树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害虫种类与危害程度也呈上升趋势,为此必须以生态学原理和害虫生态控制理论来指导桉树害虫的控制。森林害虫生态控制的主要内涵是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我们对桉树害虫的生态控制采取了选育抗虫树种、适地适树和科学施肥等措施,培育了健康的林分,已经成功地控制了某些害虫对桉树的危害,此举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持续控制桉树害虫的危害,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桉树地下害虫是一类特殊的害虫群体,在造林初期的危害比较严重,此时应针对不同的害虫选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来控制其种群密度,施药时要考虑减轻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应采用毒饵诱杀、根部施药等方式。
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以多伦县为例
金旻, 贾志清, 卢琦
2006, 19(3): 321-325.
摘要:
多伦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研究示范区通过实施沙地植被恢复与保育技术、流动沙丘地膜固沙和灌木造林综合治沙技术、窄行多带式防风固沙林综合营造与经营技术、草地天然植被保护及现代草地畜牧业高效经营技术,形成了农牧交错区具有特色的沙地治理和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综合治理,示范区植被覆盖度增加33%,地表粗糙度增加183%~246%,土壤风蚀减少90%以上,风季1.5 m高处空气含尘量降低56.3%~80.1%,空气湿度增加2.4%~9.1%,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增加了37%~97%,产鲜草量由原来的4 500 kg.hm-2提高到27 000 kg.hm-2,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余甘子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王开良, 姚小华, 任华东, 丁敏
2006, 19(3): 326-330.
摘要:
2002年在福建惠安,通过调查余甘子的兰丰、粉甘、六月白、秋白、扁甘、山甘6个品种树体结构组成,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0年生时余甘子结果枝主要集中分布在14年生结果母枝上;在垂直方向上,有效结果母枝主要集中在树冠上部和中部距地面100~200 cm处,层内有效结果母枝数占81.9%;在水平方向上,距主干0~150 cm处是有效结果母枝集中分布区,其有效结果母枝数占88.8%;从15年生单位母枝长(cm)的结果枝数来看,最多的是扁甘,平均达1.884个。研究认为,余甘子在30 a之前结果母枝分布比较合理;按合理的树体结构,余甘子造林时的初值密度750~900株.hm-2比较合理。
栎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在凋落物分解中的变化
林英华, 杨德付, 张夫道, 王建修, 白秀兰, 王兵
2006, 19(3): 331-336.
摘要:
2002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凋落袋法(5、1、1/300 mm)对北京九龙山栎树(Quercus liaotungensis)纯林和混交林(辽东栎∶油松(Pinus tabulaeform is)=2∶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两种林型98只分解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3 564只,隶属3门10纲19目,其中膜翅目(Hym enoptera)、啮虫目(Psocoptera)、双翅目(D iptera)、弹尾目(Collembola)和蜱螨目(Acariform es)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以杂食性为主。混交林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均大于栎树纯林,而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数均低于栎树纯林,两种林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α=0.05差异不显著。3种凋落物袋中,栎树纯林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均为1 mm>5 mm>1/300 mm;混交林土壤动物个体数1 mm>5 mm>1/300 mm,类群数则5 mm>1 mm>1/300 mm,并在8或9月达最大值。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土壤动物群落异质性较高。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与凋落物分解残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rs0.05)。蜱螨目在栎树纯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啮虫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10.33和8.53个月;膜翅目在栎树混交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双翅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9.95和8.13个月。
苦楝表型区划的研究
程诗明, 顾万春
2006, 19(3): 337-341.
摘要:
在对苦楝24个群体729个个体18个表型性状指标测定的基础上, 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将苦楝中国分布区区划为5大表型区10个亚区。对表型区划结果进行典型判别分析发现, 苦楝各表型区间家系性状分化比较明显, 而各表型区内家系分化不明显。对苦楝5大表型区区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回判预测, 有93. 8%回判正确。
山地木麻黄菌根菌的筛选和接种效应的研究
张勇, 陈羽, 李国标, 陈珍, 仲崇禄
2006, 19(3): 342-346.
摘要: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 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 ECMF) 接种山地木麻黄苗, 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 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 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 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 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 要大; 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 AM F比ECM 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 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 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7、蜡蘑E439, 可在山地木麻黄苗期接种应用。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张春雨, 赵秀海, 郑景明
2006, 19(3): 347-352.
摘要: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与林下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不同。林隙中幼苗层树种多样性增大而群落优势度减小,幼树层树种多样性减小而群落优势度增大。由于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导致林隙中的土壤和凋落物的理化性质也出现差异。林下地表凋落物厚度、现存量及凋落物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林隙(p<0.01),林隙中凋落物全N、全K含量分别比林下高10.47%和20.73%,而林下全P和有机C含量分别比林隙高15.23%和12.66%。林隙中010 cm和102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比林下高17.65%和16.17%。林下0~10 cm土壤密度略高于林隙,而1020 cm土壤密度基本无差异。林隙与林下土壤pH值分别为5.80和5.85,二者差异不大。林隙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分别比林下高12.85%、7.67%和2.38%,而林下铵态N、有效P、速效K、全P含量分别比林隙高13.33%、20.04%、16.52%和4.30%。
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土壤特性的影响
吴明, 吴柏林, 曹永慧, 陈双林
2006, 19(3): 353-357.
摘要:
2001—2004年以笋用红竹林小区精确施肥试验为基础,结合试验区内部分长期定位观测,比较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生态系统土壤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机肥、纯化肥(N、NP、NPK)、有机+化肥、不施肥(CK)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3 a持续经营条件下,笋用竹林未施肥区(CK)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最快,有机质下降8.0%,全N下降5.2%,速效P下降15.0%,单施有机肥或NP、NPK化肥配施或有机无机肥料混合施用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次序为有机肥+化肥处理(24.08%)>有机肥处理(8.49%)>化肥NPK处理(2.28%)>化肥NP处理(1.90%),单施N肥后土壤有机质则有所下降(-4.06%),但下降幅度不如未施肥区(-7.98%)。与CK区和单施化肥区比较,有机+化肥配合施用,不但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了土壤物质的循环,提高了竹林土壤的潜在供肥能力,有利于竹林的持续生产力的发挥。
水分胁迫对毛乌素地区4树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哈申格日乐, 宋云民, 李吉跃, 周泽福
2006, 19(3): 358-363.
摘要:
通过对毛乌素地区4种树苗进行盆栽水分胁迫试验,研究了5种水分条件下4种树苗的水势、枝条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比较了各树苗的耐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4种树苗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从正常水分条件至严重干旱胁迫,樟子松、新疆杨、紫穗槐和乌柳的电导率分别为34.19%~39.25%、15.67%~49.77%、18.91%~56.27%和17.01~%77.26%;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6.47%~58.19%、87.02%~36.42%、90.08%~46.19%和90.67%~51.19%;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1.26~234.30、32.25~181.93、32.18~284.59、24.76~122.16μg.g-1(FW);叶绿素总量变化不大,阔叶树平均为3.2~71.82 mg.g-1,樟子松为2.2~51.05 mg.g-1;平均比正常水分条件相对含水量降低40.56%、叶绿素含量降低1.33 mg.g-1、相对电导率增加34.19%、脯氨酸含量增加178.14μg.g-1(FW)。研究结果还表明,樟子松和紫穗槐抗旱性较强,较适合在干旱地区栽培利用。
栽植密度对小黑杨人工林木材解剖特性的影响
任海青, 刘杏娥, 江泽慧, 汪佑宏, 虞华强
2006, 19(3): 364-369.
摘要:
以山西朔州地区的小黑杨人工林为研究材料, 研究不同栽植密度( 1 000、500、250株?? hm-2 ) 对小黑杨木材解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栽植密度对纤维宽度、双壁厚、导管比量、胞壁率、导管个数、导管弦向直径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对壁腔比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对纤维长度、长宽比、纤维比量、射线比量虽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显著。栽植密度与纤维宽度、导管直径呈负相关关系, 与导管个数和比量呈正的相关关系。栽植密度对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不改变纤维形态变异的一般规律。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为从髓心至树皮向外逐渐增加, 到第12轮达到最大值后略有下降, 纤维宽度、长宽比、双壁厚、腔径的径向变异类似于纤维长度; 壁腔比的总体径向变异为沿髓心向外, 呈先升后降的波动性变异趋势。
杂种马褂木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金国庆, 秦国峰, 储德裕, 许波, 陈仲良, 陈国生
2006, 19(3): 370-375.
摘要:
针对马褂木不具原生根原基, 穗条扦插不易生根这一特性, 对影响扦插生根的母树年龄、穗条枝龄、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生根特点以及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 提高了扦插成活率。一般扦插生根成活率可达80%, 如采用带顶芽嫩枝穗条扦插高达91. 4%。鉴于嫩枝扦插效果突出, 遂又增设采穗圃研建内容, 以供大批量培育嫩枝扦插苗, 形成了自采穗圃营建、采穗、扦插到插后管理等一套完整而简易高效的杂种马褂木扦插繁殖实用技术。
山核桃种仁蛋白质及氨基酸成分含量的变异分析
刘力, 龚宁, 夏国华, 吕健全, 黄坚钦
2006, 19(3): 376-378.
摘要:
以3个地区50个山核桃初选优树为试样,研究了地域分布和单株在种仁粗蛋白、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诸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临安、淳安、安吉三地区山核桃种仁粗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13.0 mg.g-1,变异系数为9.73%;方差分析表明地域分布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具中等广义遗传力(H2=0.342 9)。(2)山核桃种仁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3.07%,并且比例是稳定的,变异系数仅1.63%;而氨基酸总量以及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16%,尤以甲硫氨酸为最,达到64.92%。
我国西南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曾杰, 郭文福, 赵志刚, 翁启杰, 尹光天, 郑海水
2006, 19(3): 379-384.
摘要: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推广面积已逾5万hm2,且仍呈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该地区造林面积最大的乡土阔叶树种。本文从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应用以及人工林生态效益等方面回顾了我国以往西南桦的研究工作,评述了西南桦人工林大规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其解决办法提出建议,据此提出了未来优先研究方向。
基于样带观测理念的森林生态站构建和布局模式
王兵, 赵广东, 杨锋伟
2006, 19(3): 385-390.
摘要:
全球变化样带研究是IGBP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进行样带研究的基础和依托。本文从样带理念出发,在国内首次将长江流域25°~35°N范围定义为中国南部东西样带(WETSC),并探讨了中国南部东西样带(WETSC)范围内森林生态站的构建和布局模式;同时引进国外定位研究中先进的从Station到S ite的理论,在江西省赣江流域提出了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到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的九连山-井冈山-大岗山-庐山小样带;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提出了从北向南建立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准噶尔盆地-天山小样带;同时从大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内提出了广州-番禺-中山-珠海-澳门和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三角形小样带。
菊花白锈病菌冬孢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2006, 19(3): 391-394.
摘要:
中国森林植物病害信息网站建设
屈智巍, 梁军, 达乎巴雅尔, 魏淑花, 贾秀贞, 吕全, 张星耀
2006, 19(3): 395-399.
摘要:
废弃柴河铅锌矿区土壤微生物特征调查研究
姚斌, 尚鹤, 刘成志, 谷雪景
2006, 19(3): 400-403.
摘要:
光皮桦幼林生长节律的观察研究
曹健康, 方乐金
2006, 19(3): 404-40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