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27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基于土壤水分承载力的林分密度计算与调控——以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例
曹恭祥,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杜敏, 孙浩, 李振华, 王云霓
2014, 27(2): 133-141.
摘要:
立地水分条件决定的植被承载力是干旱缺水地区森林合理经营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干旱缺水地区的森林蒸散耗水在水分输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大小直接与叶面积指数(LAI)相关,将林冠LAI在生长季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值(LAImax)作为植被承载力(LAIc)的量化指标,利用冠层分析仪(LAI-2000),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和叠叠沟小流域的44个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实测了冠层LAI的季节动态变化,研究了生长季内LAImax与林分断面积、郁闭度、平均树高、密度等常用林分结构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LAImax与林分不同结构指标均呈幂函数关系,其决定系数(R2)依次为0.84、0.82、0.56、0.47,说明能同时反映林分密度和树体大小的林分断面积与林冠LAI相关最紧密。将LAImax与林分断面积的幂函数关系嵌入了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密度和林龄关系的模型,用以描述LAImax与林龄和密度的关系,并利用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模型参数。拟合建立的模型对所有样地的LAImax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为8.6%(0% 20.4%),能较好地描述LAI与林龄和密度的关系。利用此模型,进一步导出了能依据给定的LAIc,简捷计算出不同林龄时的可承载林分密度的模型,从而为基于立地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林分密度管理和森林多功能经营等提供技术支持。
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相容性模型的研究
黄兴召, 孙晓梅, 张守攻, 陈东升
2014, 27(2): 142-148.
摘要:
基于60株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样木生物 量的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林龄条件下立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并应用度量误差方法建立立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树叶、树枝、树皮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随林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干材占总生物量的比值随林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筛选出总生物量与各分量最优独立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三级控制的方法建立生物量相容性模型,并采用加权回归方法消除总量和各分量模型的异方差。建立的总量、地上部分、树干、干材、树皮生物量模型,其R2均大于0.9;树根、树冠、树叶和树枝生物量的R2略低,介于0.7~0.9之间。通过独立样本对模型的相容性和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各分量预测值所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之和为1,模型完全相容;根、冠、叶和枝的模型预测精度略低于90%,其他部位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95%以上,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清澜港红树植物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郭菊兰, 秦英英, 朱耀军, 郭志华, 武高洁
2014, 27(2): 149-157.
摘要:
在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布设18个样地,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土壤pH值、盐基总量(TS)、有机质(SOM)、S、TN、P、K+、Na+、Ca2+、Mg2+、Al3+、Fe3+、Zn、Cu、Mn、Pb、Sc、Sr、V、As、Ba、Cr等共计22个因子与红树林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清澜港红树植物种类分布与潮滩高程有关,随潮滩高程的升高,植物种类逐渐增多,红树群落结构趋于复杂。(2)土壤S、pH值、TN、Al3+ 及盐基是土壤化学因子中影响清澜港红树林湿地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S (-0.594 4)和pH值(-0.532 0)与第1排序轴显著相关,TN (0.512 5)与第2排序轴显著相关,Al3+(0.530 5)与第3排序轴显著相关,pH值(-0.566 7)则与第4排序轴显著相关,盐基总量(TS)与4个排序轴的相关性都比较显著。(3)土壤微量元素Fe3+、Zn、Cu、Mn、As、Cr对红树植物群落及红树植物的分布有较高的影响作用;Fe3+、Cu、Mn、Cr与第1排序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 7、-0.352 6、0.487 7、0.378 0;Fe3+、Zn、As与第2排序轴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358 8、-0.412 8和-0.399 8。研究还表明:清澜港八门湾外(组Ⅰ)和八门湾内(组Ⅱ)红树林群落与土壤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明显不同,反映出2种不同类型植物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差异。组I的3号断面(八门湾入海口)是组Ⅰ与组Ⅱ的过渡区域,表现出植物群落的过渡性特点。
桃果实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对外源乙烯的响应表达
王贵章, 陈新, 赵天田, 梁丽松, 马庆华, 王贵禧
2014, 27(2): 158-167.
摘要:
为研究桃果实酯类香气的生物合成,克隆了桃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并研究了外源乙烯对该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桃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RACE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到1个与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同源的cDNA,序列全长1 486 bp,CDS区长度为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命名为PpAAT2。PpAAT2蛋白属于PLN02481超级家族,含有植物转移酶基因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HXXXD和D(N)F(V)GWG。基因位于桃第5条染色体,BAC注释为1条包含1个内含子的mRNA序列转录链,CDS区有2处碱基突变,其中,555 bp处碱基由C突变为G,导致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AT基因响应乙烯表达,0 ℃冷藏桃施加外源乙烯促进AAT基因表达水平;该基因在叶片、花和成熟果肉中均表达,且在叶片和花中的表达丰度比果实高,推测其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云南4种典型热带丛生竹的种源分化
杨汉奇, 孙茂盛, 阮桢媛, 董禹然, 梁宁
2014, 27(2): 168-173.
摘要:
以典型的自然或栽培种群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和分析了云南4种典型热带丛生竹——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分化背景,并结合种群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初步评价了以种群为代表的各个竹种的种源分化状况。结果显示:4个竹种种群间的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等主要营林指标差异显著;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种群间存在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其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大于0.83;而黄竹种群间也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Gst=0.252 4)。研究结果为筛选巨龙竹等4个竹种的优良种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内寄生真菌Esteya vermicola对松材线虫侵染活力的测定
杜婷,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王青华, 李占林
2014, 27(2): 174-178.
摘要:
从不同培养基、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菌株、不同孢子浓度4个方面测定内寄生真菌Esteya vermicola孢子对松材线虫的侵染活力,结果表明:该真菌离体分生孢子对松材线虫有侵染活力;PDA固体培养比PDB液体培养所得孢子能更有效的粘附和杀死松材线虫;在WA平板上,采用浸渍法测定孢子对线虫的侵染活力比其他处理效果好;在供试的3个菌株(CUN 120806、CBS 10082和CBS 115803)中,CBS 115803菌株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侵染活性;4个不同浓度(1×109、1×108、1×107、1×106个·mL-1)孢子对线虫的作用中,随着孢子浓度降低,孢子对线虫侵染能力也随之降低。
基于CO Ⅰ 、CO Ⅱ和Cyt b基因探讨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的种间关系
李婧, 陈敏, 李建光, 宗世祥, 赵汉青
2014, 27(2): 179-185.
摘要: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t)和榆木蠹蛾(H. vicarious)为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的近缘种,二者形态相似,难于进行区分。本文基于线粒体CO Ⅰ 、CO Ⅱ和Cyt b基因片段,对我国不同种群的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以探讨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在CO Ⅰ、CO Ⅱ和Cyt b3个片段的遗传差异分别为0.009,0.001和0.062,仅相当于二者种内遗传差异均值范畴,远远低于同属的种间遗传距离均值,表明两种昆虫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相似性。两种木蠹蛾在3个基因位点共检测到6个共享单倍型,占单倍型总数的四分之一,且共享单倍型分布不受地理距离限制,显示两个种的种群之间尚未完全分化。系统发育树分析中,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在3个基因序列均未构成独立分支,而是形成了混合集群。介于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之间极高的遗传相似性,对二者之间的亲缘进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Na2SO4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刘正祥, 张华新, 杨秀艳, 刘涛, 陈锦沪
2014, 27(2): 186-194.
摘要: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60、120和180 mmol·L-1)Na2SO4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Na2SO4胁迫沙枣的株高、侧枝数、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比叶面积以及各组织(除根)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值则由对照的0.153 1显著增加到180 mmol·L-1 Na2SO4胁迫幼苗的0.348 7。(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光合能力。随着Na2SO4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的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依次增加,且Pn下降主要受气孔限制;180 mmol·L-1 Na2SO4胁迫沙枣幼苗的Pn、Gs、Ci和Tr分别为对照的71.57%、30.85%、67.15%和51.65%,而Ls和WUE则分别为对照的1.91、1.38倍。(3)盐胁迫强度与幼苗株高、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比叶面积、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Pn、Gs、Ci、Tr等光合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的光合参数与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与幼苗的株高生长和生物量累积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甘肃民勤县荒漠化区未利用地的遥感分类研究
姚爱冬, 车腾腾, 姜丽娜, 冯益明
2014, 27(2): 195-200.
摘要:
以荒漠化土地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对象,以30 m的Landsat TM5与TM7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不同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荒漠化区的戈壁、沙地、沙漠、风蚀劣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细分,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06%。决策树分类法总体效果较好,为荒漠化区土地管理以及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分析
谢一青, 姚小华, 李志真, 黄勇
2014, 27(2): 201-207.
摘要:
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在果实、叶和花性状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每500 g鲜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7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3.31%);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叶和花性状;果纵径和果横径与叶长、叶周长和花冠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农家品种宜春白皮中籽表型性状的总变异程度高于龙眼茶、羊屎茶和珍珠茶。利用25对AFLP引物组合在4个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中共扩增出92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5.7%;羊屎茶与宜春白皮中籽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698 2),龙眼茶与普通油茶的相似系数最小(0.558 1)。AFLP标记和表型性状的聚类都可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分开,但对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归类并未完全一致。
基于信息编码的森林景观可视化模拟
刘海, 张怀清, 莫登奎, 鞠洪波
2014, 27(2): 208-212.
摘要:
通过对森林景观可视化模拟技术的研究,结合现有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提出一种利用自定义的数字化树木编码构建森林可视化环境的新方法。通过实验模拟结果可知,利用树木编码构建的森林可视化环境效果较好,此种方法为数字化森林模型的研建做出了部分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景观的构建速度。
思茅松天然林单木生物量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欧光龙, 王俊峰, 肖义发, 胥辉
2014, 27(2): 213-218.
摘要:
通过调查云南省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63株思茅松单木的地上部分干、枝、叶生物量数据,并测定其中30株的根系生物量数据。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选型,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构建思茅松单木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决定系数(R2)大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且GWR模型拟合的R2值除树叶生物量模型外,其余生物量维量模型均大于0.950;Akaike信息指数(AIC)值小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平均相对误差(E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的绝对值除树枝生物量外均小于OLS模型,说明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OLS在拟合生物量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马建伟, 王曦茁, 汪来发, 王源, 苟大平, 王艳菊
2014, 27(2): 219-224.
摘要:
研究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突变体的表型特征,为淡紫拟青霉致病机制分析及致病相关的基因克隆奠定基础。PCR检测筛选的14株T-DNA插入突变体,观察和测定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丝干质量等生物学性状,并比较突变体致病力。结果表明突变体均含有beta-tubulin基因序列,T-DNA已整合进入野生型菌株20-7的基因组中。通过与野生型菌株对比,发现突变体菌落形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菌落生长速率明显增大的菌株占全部菌株的85.71%,只有BN-11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降低。产孢量显著变大的菌株有BN-11和BN-12,为菌株总数的14.29%。孢子萌发率发生改变的菌株占78.57%。菌丝干质量发生明显增大和减少的菌株都占全部突变体的21.43%。筛选获得了1株致病力增强的突变体BN-11和11株致病力显著降低的突变体。
不同产地金枣柿遗传变异研究
熊春艳, 龚榜初, 应尚蛟, 吴开云, 江锡兵, 赵献民
2014, 27(2): 225-232.
摘要:
以浙江省内37份金枣柿和3份农家柿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表型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指标,分析不同产地金枣柿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金枣柿枝、叶、芽等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23%~23.54%,其中萼片长与柿蒂长变异系数最大,果形指数、叶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果实营养成分在单株间的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9.58%~66.21%,平均变异系数为37.89%,变异程度高于表型性状;21对SSR多态性引物可从40份材料中扩增出381个DNA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89%,UPGMA聚类分析显示,所选SSR标记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4时将40个试验单株分为3类,主坐标分析所得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金枣柿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油桐油质蛋白Oleosin编码基因5个VfOLE转录本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吴庆珂, 杨素素, 汪阳东, 高暝, 陈益存
2014, 27(2): 233-239.
摘要:
植物种子中,油脂主要贮藏在一种分散的、相对稳定的亚细胞微滴“油体”中,油质蛋白Oleosin是油体结构组成和功能调节的最主要蛋白质,在种子成熟、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油桐种仁EST文库构建与测序,获得了油桐Oleosin(OLE)蛋白编码基因的5个转录本VfOLE1、VfOLE2、VfOLE3、VfOLE4、VfOLE5,完整阅读框长度分别为474、465、414、414、429 bp。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5个VfOLE转录本在油桐不同组织以及种仁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个VfOLE转录本在成熟的种子中特异高效表达,其它组织中微弱表达;5个VfOLE表达趋势与桐酸、桐油积累趋势一致,其中在桐酸快速合成、桐油快速积累时期,VfOLE1、VfOLE2表达迅速上升并且表达量显著高于VfOLE3、VfOLE4、VfOLE5。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VfOLE基因在桐油合成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
择伐对阔叶红松林细根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的影响
张犇, 金光泽
2014, 27(2): 240-245.
摘要:
以择伐40年后的阔叶红松林过伐林(以下简称为择伐林)和未砍伐的典型阔叶红松林(以下为原始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择伐对细根生物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原始林和择伐林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生物量和总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细根生物量以及活细根在6月以及9月存在显著差异(PPPP>0.05)。
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原则与方法
史军义, 马丽莎
2014, 27(2): 246-249.
摘要:
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对竹栽培品种进行命名和注册,这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规范、准确和统一,使其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笔者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竹类植物的自身特点,对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意义、原则与方法(包括竹栽培品种的命名、描述、发表、登录和建立等)进行了扼要整理。
金合欢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烈健, 詹妮, 李军
2014, 27(2): 250-258.
摘要:
金合欢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引入已近百种。自引入以来,种子园经营及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加之林木经营者对本属植物生殖学了解欠缺,迫切需要加深这方面的认识。笔者对半个世纪国外在金合欢属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部生物学特征、雄蕊的发育、开花传粉及繁育体系;同时讨论了种子园座果率及种子产量低下的原因,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中提高种子园的管理效率起到指导意义。
黄牡丹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奎, 王雁, 郑宝强, 郭欣
2014, 27(2): 259-264.
摘要:
系统总结了我国珍稀资源黄牡丹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与系统分类地位、在栽培品种起源中的作用以及亲缘关系、生理特性与育种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齿瓣石斛光合特性研究
刘高慧, 李昆, 孙永玉, 侯锐, 闫红
2014, 27(2): 265-269.
摘要:
果园化栽培模式杜仲雄花、果实和叶片产量的调查分析
吴敏, 赵阳, 马志刚, 刘攀峰, 杜红岩, 孙志强
2014, 27(2): 270-276.
摘要:
白花泡桐材色优良单株的选择
邱乾栋, 莫文娟, 王楠, 叶金山, 乔杰, 李芳东
2014, 27(2): 277-283.
摘要:
107杨不同插穗的育苗试验
戴前莉, 魏文娟, 李金花, 张菊
2014, 27(2): 284-289.
摘要:
筛胸梳爪叩甲监测技术及应用
楼君, 滕莹, 高百龙, 石坚, 舒金平
2014, 27(2): 290-29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