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32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封面
2019, 32(2): 0-0.
摘要:
目录
2019, 32(2): 0-0.
摘要:
论文
美国白蛾几丁质酶细菌表达的RNA干扰载体构建及其介导的RNA干扰
王越, 张苏芳, 徐瑶, 方加兴, 孔祥波, 刘福, 张真
2019, 32(2): 1-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1
摘要:
目的 探索细菌表达dsRNA介导的RNAi在美国白蛾中的可行性,为RNAi技术在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几丁质酶HcChi基因作为靶标,设计有效的干扰片段,构建到L4440干扰载体上,并转入HT115大肠杆菌菌株。IPTG诱导HT115表达HcChi的干扰片段,用菌液持续饲喂美国白蛾幼虫,观察幼虫生长情况,定量PCR检测HcChi的转录水平。 结果 构建了带有HcChi-L4440表达载体的HT115菌株,经IPTG诱导能够合成HcChi-dsRNA,浓缩菌液持续饲喂幼虫显著抑制HcChi的表达,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了76.7%~90.3%,幼虫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增长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小40.7%。 结论 成功构建HcChi RNA干扰载体,通过饲喂法在美国白蛾中获得RNAi效应。该体系首次在美国白蛾中建立,为该物种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杨小舟蛾产卵行为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叶片的营养物质及抗性物质的影响
郭丽, 刘福, 王越, 孔祥波, 张苏芳, 李如华, 张真
2019, 32(2): 9-1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2
摘要:
目的 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察杨小舟蛾产卵后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对幼虫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各处理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探讨2种黑杨派无性系在杨小舟蛾产卵后是否产生诱导抗性。 方法 杨小舟蛾在欧美杨108号(108杨)和欧美杨111号(111杨)产卵后,观察幼虫取食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再分别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5个指标的含量变化,研究2种黑杨派无性系诱导抗性的产生情况。 结果 取食2种黑杨派无性系3种处理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108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111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产卵植株和对照;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都显著高于对照。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结论 杨小舟蛾产卵使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所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都产生了一定的诱导抗虫性。
海南尖峰岭60 hm2大样地萌生植物数量特征
王中清, 许涵, 林明献, 李意德
2019, 32(2): 17-2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3
摘要:
目的 分析海南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域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萌生植物的物种组成、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及样地内具有萌生现象的木本植物(胸径≥1 cm)为研究对象,统计样地萌生植物的萌生数和萌生率,并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将植物的萌生现象分为两类:萌条和分支。 结果 表明:样地具有萌生现象的木本植物共有260种,隶属58个科142个属,科、属、种数量分别占样地植物总数的93.5%、91.6%与89.7%;萌生个体数最多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九节、厚壳桂、卵叶新木姜、钟萼粗叶木、钮子果;除厚壳桂、尖峰岭锥外的其他植物,萌生现象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均不超过0.05%。植物的萌生现象与海拔极显著相关(P < 0.001)。 结论 作为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占优势的更新模式之一,萌生更新不仅是树种对生态位占据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对群落物种共存、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后期还可以对样地萌生现象受台风干扰后的表现进行分析。
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对模拟氮、硫沉降的响应
铁烈华, 张仕斌, 熊梓岑, 符饶, 周世兴, 黄从德
2019, 32(2): 25-3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4
摘要:
目的 探索亚热带常绿阔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对氮、硫沉降的响应。 方法 采用氮、硫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方法,设置对照(CK)、低氮(LN,50 kg·hm-2·a-1)、高氮(HN,150 kg·hm-2·a-1)、低硫(LS,200 kg·hm-2·a-1)、高硫(HS,400 kg·hm-2·a-1)、低氮低硫(LNLS)、高氮低硫(HNLS)、低氮高硫(LNHS)和高氮高硫(HNHS)9个处理,分析氮、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影响。 结果 模拟氮、硫沉降1年时间,LN、LNLS和HNLS对木质素残留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LS显著降低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HN、HS、LNHS和HNHS显著增加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降低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氮沉降和硫沉降对木质素降解的交互作用显著。 结论 不同氮、硫沉降水平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及相关酶的影响不同,在氮、硫沉降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氮、硫沉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进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
金花茶不同时期花瓣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张蕾, 倪穗, 李纪元, 范正琪, 蒋昌杰, 陈德龙
2019, 32(2): 32-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5
摘要:
目的 研究金花茶花瓣4个典型发育期3大类化学成分的时序动态变化,以确定金花茶花瓣营养与活性成分最适采收期,为金花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总黄酮、总多酚采用比色法分析,膳食纤维采用酶解法分析,抗坏血酸、可溶性糖采用色谱法分析,氨基酸采用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矿质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 结果 不同发育时期金花茶花瓣总黄酮、总多酚、总膳食纤维、可溶性糖、水解氨基酸和抗坏血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1.1%、1.59%、54.8%、22.9%、2.57%和0.294 mg·g-1;在检测的7种常量元素中,主要常量元素为K(12.7 g·kg-1)、Ca(2.97 g·kg-1)、Mg(1.78 g·kg-1),在检测的8种矿质微量元素中,主要微量元素包括Mn(188 mg·kg-1)、Fe(38.4 mg·kg-1)、Zn(5.93 mg·kg-1);Fe和Zn在初谢期最高,而Se在盛开期最高(0.048 9 mg·kg-1)。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排序为盛开期>花蕾期>半开期>初谢期,其它营养成分排序为盛开期>初谢期>半开期>花蕾期。 结论 金花茶盛开期花瓣营养及活性成分全面,协同性好,适宜开发多种功能性保健食品。
沙地赤松树干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特征研究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宋晓东, 孟鹏, 张日升
2019, 32(2): 39-4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6
摘要:
目的 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 方法 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季节动态及与降水、土壤体积含水率(θ)、太阳辐射强度(Rs)间的关系。 结果 表明:(1)在赤松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Js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格局,且均与Rs间表现出紧密的协同变化关系;(2)在中等强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情况下,各方位边材Js均同步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充后又快速回升;(3)在典型晴日里,树干各方位边材Js其午间峰值出现的时刻有差异,呈从早到晚分别是东侧、南侧、西侧、北侧这种顺时针的方位规律;(4)在整个生长季,Js的日平均值大小一般为南侧>西侧>北侧>东侧,但方位间差异并不显著(P=0.35),北侧Js的平均值最接近4个方位的平均值(约为平均值的1.01倍)。 结论 为降低观测成本,通过北侧一个方位的测定来估算赤松单株的液流通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影响赤松各方位液流过程明显变化的θ的阈值为7.5%。
晋西黄土区苹果树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差异研究
党宏忠, 冯金超, 却晓娥, 王檬檬, 张金鑫
2019, 32(2): 46-5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7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苹果树不同方位边材液流速率的测定与比较,明确苹果树液流速率的方位特征,为通过液流测定来估算单株蒸腾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对黄土区苹果树主要生长季4个方位边材液流速率及土壤水分、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连续监测。 结果 苹果树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具有显著的方位差异(P < 0.01),其中北侧Js最高,整个生长季日平均值达189.3 cm·d-1,其次为南侧(为北侧的83%)、东侧(北侧的80%),西侧最小(北侧的63%)。各方位Js总体均表现出5—8月间递增、9—10月间递减、11月基本停止的季节动态,且均与冠层净辐射(Rn)、大汽水分亏缺(VPD)间呈较好的指数正相关关系。在典型晴天,不同方位Js的日峰值时刻均明显提前于VPD的峰值,平均提前约1.6 h(最大2.43 h),且提前的时长与VPD日平均值呈线性递增关系。当VPD高于2.0~2.2 kPa时,Js不再随VPD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方位间Js峰值时刻与VPD(P=0.97)峰值时刻间的差异不显著。 结论 苹果树边材液流速率存在着明显的方位差异(P < 0.01),其中北、南方位液流速率较高,东、西方位液流速率较低。不同方位液流传输受大气环境影响的过程具有一致性。为提高果树液流通量估算的精度,在实际测定中应考虑方位差异。
4种切梢小蠹携带伴生菌的带菌率差异
王艺璇, 王晓渭, 陈鹏, 袁瑞玲, 冯丹, 杜春花, 叶辉, 潘悦, 吕军
2019, 32(2): 53-5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8
摘要:
目的 为了弄清中国云南4种切梢小蠹伴生菌的携带率差异,了解伴生菌在蠹害过程中的互作关系。 方法 采用人工接种法和野外调查法,检测松树韧质部是否蓝变,判断切梢小蠹带菌情况,统计分析小蠹试验材料的带菌率。 结果 云南切梢小蠹成虫带菌率(80%)明显高于横坑切梢小蠹(63%)、松芽小蠹(53%)、华山松切梢小蠹(56%)。切梢小蠹幼虫的带菌率最高(90%),其次是蛹的带菌率(78%),新成虫的带菌率最低(58%)。切梢小蠹头(33%)、足(30%)、翅(32%)3个重要器官带菌率差异不明显。林间调查表明,切梢小蠹伴生菌提高了小蠹蛀干繁殖的成功率。 结论 首次报道了中国云南4种切梢小蠹伴生菌的带菌特性及其差异,研究结果为揭示云南省切梢小蠹成灾机制及探索切梢小蠹有效防控新途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冷杉梢斑螟在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
唐晓琴, 任毅华, 臧建成, 张艺超
2019, 32(2): 60-6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9
摘要:
目的 确定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为以后科学防控该害虫提供依据。 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室内解剖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杉梢斑螟的年生活史、各虫态形态特征、习性。 结果 表明: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危害林芝云杉球果果轴、种鳞和种子,且以幼虫在球果内越冬,有滞育现象,无转移危害现象,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成虫期5~8 d,卵期9~14 d,幼虫期近10.5个月,蛹期25~36 d。 结论 冷杉梢斑螟危害林芝云杉球果,影响林芝云杉林的天然更新,建议每年12月、1月对落地球果和挂在树上的畸形球果进行清理并深埋,以减少冷杉梢斑螟的种群数量和对来年林芝云杉球果的危害。
杉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张颖, 陈婉婷, 陈冉红, 帅鹏, 李明
2019, 32(2): 65-7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0
摘要:
目的 筛选适用于杉木不同组织荧光定量PCR分析的稳定内参基因,提高杉木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准确性,为杉木体内各个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合适内参基因。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取GAPDHEF1α、18S rRNA、28S rRNAUBQUBCActin 7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杉木无性系的根、茎和叶中的溶解曲线与Ct值;利用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2个纤维素合酶基因ClCesA1和ClCesA2在杉木不同组织部位的相对表达情况,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验证。 结果 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结果均表明:在杉木根和茎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是EF1αActin;geNorm、Normfinder结果显示杉木叶中稳定的内参基因是UBQEF1α,BestKeeper显示杉木叶中最稳定合适内参基因是EF1αActin。以ActinEF1α作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lCesA1和ClCesA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杉木不同组织中均有所不同,ClCesA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均高于ClCesA1。以不同内参基因作为试验内参基因分析ClCesA1和ClCesA2的表达情况得到,ClCesA1和ClCesA2在各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排序主要为茎>叶>根。 结论 7个候选内参基因中,杉木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为ActinEF1α,适合作为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28S rRNA的表达稳定性低,不适合作为杉木定量PCR分析的理想内参基因。
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确定钻天柳在杨柳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冯楚航, 何彩云, 王莹, 曾艳飞, 张建国
2019, 32(2): 73-7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1
摘要:
目的 为解决濒危物种钻天柳在杨柳科中分类学位置的争议。 方法 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从头测序、拼接得到钻天柳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并与已发表的9种杨属植物和4种柳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采用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推断法分析了这些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结果 研究发现:钻天柳总基因组为155 661 bp,由长度为84 536 bp的长单拷贝(LSC)区域和16 215 bp的短单拷贝(SSC)区域,以及一对分隔开它们的27 455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S)组成。钻天柳叶绿体基因组总GC含量为36.68%,共有113个不同的基因,包括7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其中,有20个基因分布于反向重复区;在所有基因中,有14个基因包含1个内含子,3个基因(rps12、clpPycf3)内含有2个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以100%的支持率将钻天柳与柳属黄花柳亚属的2个物种聚为一支,杨属的所有物种聚为另一支。 结论 本研究首次组装并注释了钻天柳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并明确支持钻天柳并入柳属,而非单独成属,这将为钻天柳甚至杨柳科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
王志海, 尹光天, 杨锦昌, 覃国铭
2019, 32(2): 78-8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2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发育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修枝培育无节良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8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分枝高和方位角等观测数据,分析5种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林分9 m以下枝条发育以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结果 表明:米老排枯枝层的高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枝条总量和枯枝数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林分枯枝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量与密度呈负相关;米老排树干9 m以下枝条基径、枝长和分枝角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方向上,同一密度,不同方位的枝条基径、枝长、分枝角和数量均随方位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方位区间(0~90°或316~360°)内达到最大值;垂直方向上,枝条基径、长度、数量随相对位置的升高先逐渐增大,之后无显著变化。 结论 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大小的影响显著,高密度(2 500株·hm-2)可以抑制枝条的生长;建议根据培育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并采用目标材种培育技术,在幼龄期对优势木及亚优势木进行人工修枝,提高木材质量。
施肥措施对古香榧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张雨洁, 王斌, 李正才, 黄盛怡, 原雅楠, 秦一心
2019, 32(2): 87-9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施肥措施下香榧林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古香榧林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方法 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古香榧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香榧林地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轻组有机质(LFOM)及土壤养分含量。 结果 研究表明:(1)与不施肥(CK)相比,有机-无机配施(CF+FM)处理可显著增加各土层土壤TOC、ROC、LFOM、全氮(TN)和水解性氮(AN)含量;单施复合肥(CF)处理可增加各土层土壤速效钾(AK)以及表层土壤ROC、LFOM和AN含量,对AK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两者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AP)含量,但CF处理效果不及CF+FM处理。(2)CF+FM处理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壤pH值,但结果差异不显著;CF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3)各土层土壤ROC/TOC均表现为:CF+FM处理> CF处理> CK处理,但仅在表层土壤CF+FM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4)相关性分析表明:ROC、LFOM与TOC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三者与TN、AN、AP、AK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结论 农民惯用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较单施复合肥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的积累。
枣缩果病互隔链格孢菌的潜在寄主研究
张敏, 王迎, 史晓梦, 田红雨, 杜绍华, 冉隆贤
2019, 32(2): 94-9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4
摘要:
目的 发掘枣缩果病菌可能存在的潜在寄主,为探究枣缩果病的初侵染来源寻找突破口。 方法gfp标记的枣缩果病初侵染互隔链格孢菌CN193菌株(CN193::gfp)的孢子悬浮液,以刺伤和无伤两种方式,接种选自枣园周围栽植的番茄、烟草、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然后,将发病部位病健交界处的组织置于加有10 μg·mL-1潮霉素B的PDA培养基上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病组织和从各寄主上分离获得的病菌菌丝。 结果 刺伤接种7 d后,除烟草外,其他刺伤的材料均发病,发病率依次为番茄果实45.8%、苹果果实79.2%、苹果叶片75.0%、梨果实56.3%、梨叶片52.1%、毛白杨叶片66.7%和加杨叶片54.2%;无伤处理的仅番茄发病,其他材料和对照组均未发病。番茄病部组织的荧光清晰可辨;在发病的番茄果实、苹果果实和叶片、梨果实和叶片、毛白杨和加杨离体叶片病部组织分离后长出的菌丝中,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荧光。 结论 枣缩果病菌能成功侵染番茄、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并可使各寄主植物产生与番茄黑斑病、苹果褐纹病、梨黑斑病和杨树叶枯病相同的症状,推断番茄、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为枣缩果病菌的潜在寄主,扩大了枣缩果病菌初侵染来源的范围,为进一步开展枣缩果病的防治拓宽了渠道。
丹红杨×通辽1号杨杂交子代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成星奇, 贾会霞, 孙佩, 张亚红, 胡建军
2019, 32(2): 100-11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5
摘要:
目的 对丹红杨(美洲黑杨)×通辽1号杨(小叶杨)422个F1代无性系叶的形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杨树派间杂交群体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其叶形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使用Yaxin-1241便携式叶面积仪结合手工测量的方式,对杂交子代当年扦插材料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和最大叶宽距叶尖长度等7个指标进行测量,计算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最大叶宽位置和叶缘因子,利用SPSS软件完成相关、通径、遗传以及主成分分析。 结果 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两亲本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9个指标差异显著,子代变异丰富且呈连续的正态分布。在10个叶形指标间45对相关关系中,36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累计解释80.19%的叶形变异,子代第一主成分的标准化值全部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有64.69%与父本分布在同侧,第二主成分则均匀分布在中亲值两侧。对于表征叶片大小的2个指标叶面积和叶柄长,多数子代小于中亲值且其均值更接近父本,而表征叶片形状的叶柄相对长和最大叶宽位置与之相反,其余指标接近中亲值。除叶长宽比、侧脉夹角以及叶缘因子外,子代叶形指标大多介于两亲本之间。 结论 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叶形性状差异显著,杂交子代叶形性状存在丰富的连续性变异,且性状间关联紧密,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叶面积、叶柄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偏向性,杂交子代叶片形状与丹红杨更为接近,呈较强的母本效应,而叶片大小则表现出偏向父本小叶杨的遗传效应。30.09%子代的综合叶形指标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关系研究
于少帅, 赵文霞, 姚艳霞, 淮稳霞, 肖文发
2019, 32(2): 111-11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6
摘要:
目的 分析同一采样地、同一生境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的关系,寻找与枯死症状可能相关的特征。 方法 通过超声提取、HPLC检测分析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样品中水杨酸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不同枯枝症状级别的新疆野苹果枝叶中水杨酸含量在39.5~122.6 mg·kg-1之间,含量差异显著(P < 0.05)。枯枝症状从0级到Ⅴ级,水杨酸含量存在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新疆野苹果胸径大小变异系数差异明显,Ⅴ级样品个体间胸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39.18%);Ⅰ级样品变异系数相对较小(30.28%)。新疆野苹果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负相关(P>0.05),其中,0级、Ⅴ级样品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正相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样品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负相关(P>0.05)。 结论 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大小关系较为密切,研究结果对于天山野果林的生态保育与修复、苹果优质新品种的筛选与培育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疆巩留县杏果实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程元, 淮稳霞, 姚艳霞, 林若竹, 刘忠军, 赵文霞
2019, 32(2): 117-12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7
摘要:
目的 鉴定引起新疆巩留县杏树果实斑点病病原菌,研究造成杏树果实病害的原因,为当地杏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罹病杏真菌菌株,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其致病性检测。 结果 杏果病斑处的病原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与经PDA培养基培养后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均与Thyrostroma carpophilum(Lév.)B.Sutton所产生分生孢子一致;将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的rDNA-ITS片段测序后与NCBI参考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其序列与T.carpophilum一致性为100%;在基于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3株菌与T.carpophilum聚在同一分支。在接种了T.carpophilum后,杏果实和叶片均产生明显病斑并且从其所产生的病斑上再次分离到所接菌,满足柯赫氏法则。 结论 从新疆巩留县杏果实病斑处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经鉴定为引起杏穿孔病的病原菌T.carpophilum。这是该菌首次在该地区发现并报道。
濒危植物无距虾脊兰种子无菌萌发与幼苗形成
蒋雅婷, 段国敏, 杜会聪, 田敏, 王彩霞, 张莹
2019, 32(2): 123-13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8
摘要:
目的 揭示无距虾脊兰种子无菌萌发过程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特点,为无距虾脊兰保育和离体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浙江天目山无距虾脊兰野生居群为材料,采收其果实进行无菌萌发实验。通过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种子萌发到幼苗初步形成过程进行细胞组织学研究,并对发育阶段进行划分。 结果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VW培养基,椰子水对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香蕉泥对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授粉后胚龄为4个月左右采收进行播种,萌发率最高。依据对其萌发过程中种胚膨胀、顶端分生组织的出现和发育、叶和根的分化等突出性状的观察,将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 结论 无距虾脊兰的种子无菌萌发过程主要由种胚吸水膨胀,原球茎的形成和分化2个生物学过程组成,其中,顶端分生组织、叶绿体和维管束为原球茎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结构。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
罗帅, 钟秋平, 葛晓宁, 曹林青, 郭红艳, 袁雅琪, 袁婷婷, 晏巢
2019, 32(2): 131-1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19
摘要:
目的 研究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掌握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8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9(34)进行施肥试验。 结果 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适量加施氮、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N222.22P81.83K240.24。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期,施氮、磷、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施氮、磷肥可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和IAA含量,而ABA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中等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ZR、IAA和GA3与花芽分化率相关性不显著。在油茶花芽形态分化期,施氮、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IAA和GA3含量,降低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 结论 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可能通过影响油茶花芽分化相关内源激素的含量水平,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率。
水杨酸浸种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黄放, 高卫东, 张海波, 祝燕, 裴昊斐, 方娇阳, 李庆梅
2019, 32(2): 139-14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20
摘要:
目的 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处理下侧柏种子萌发指标、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定量分析,研究SA对侧柏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SA浸种浓度,为侧柏播种育苗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设置0.5、1.0、1.5、2.0、3.0 mmol·L-1 5个SA浓度,对侧柏种子进行浸种,蒸馏水浸种为对照,测定各处理种子发芽指标、形态指标、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指标。 结果 SA浸种可以显著提高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1.5 mmol·L-1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6.3%,比对照提高9.3%,3.0 mmol·L-1处理的发芽指数最高,比对照提高26.5%;低浓度SA(≤1.0 mmol·L-1)有促进地上部分生长、抑制地下部分生长的效果;高浓度SA(≥1.5 mmol·L-1)则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SA浓度1.5 mmol·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69.0%;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SA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在1.5、2.0、3.0 mmol·L-1处理下均高于对照,分别增加33.9%、10.7%、19.9%;随SA处理浓度的增大,MDA含量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明显,可能和SA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种子本身质量良好,且外界无逆境胁迫有关。 结论 1.5~3.0 mmol·L-1 SA处理对提高侧柏种子发芽率和幼苗SOD、CAT活性及促进幼苗地下部分生长效果较佳,但各浓度间的处理效果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生产实践中侧柏种子播种育苗时采用1.5 mmol·L-1 SA浸种24 h。
不同采收时期对香椿饲用品质的影响
耿涌杭, 许新桥, 倪建伟, 苏上
2019, 32(2): 145-15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21
摘要:
目的 对不同采收时期所得香椿复叶的粗蛋白、类黄酮、总硝酸盐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饲用香椿复叶的最佳采收时期。 方法 以5月15日至11月1日逐月采收的香椿复叶为材料,测定其粗蛋白、类黄酮及总硝酸盐含量,并利用ORAC、DPPH、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综合营养及保健活性分析,筛选最适饲用采收时期。 结果 不同采收期,香椿复叶粗蛋白、类黄酮、硝酸盐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 < 0.05)。其中,复叶粗蛋白含量(全采收期13.17%~22.65%)随其成熟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除10月中旬后的样品外,其余采收期复叶粗蛋白含量均大于15%,远高于常规粮食饲料,具有高蛋白的饲用优势;类黄酮含量突出(全采收期均值15.87 mg·g-1),远高于蓝莓等常见果蔬,且随复叶成熟而持续积累,并于10月达到最高27.02 mg·g-1;ORAC、DPPH、FRAP法测定结果均表明香椿复叶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复叶成熟而持续增加,并与其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香椿复叶大量富集硝酸盐(全采收期2 306.39~7 346.80 mg·kg-1),且随其叶片成熟呈"V"形积累,7—8月中旬采收的香椿复叶硝酸盐含量处峰谷阶段,此间均值为2 603.78 mg·kg-1,相对适于进行饲用采收。 结论 不同采收期香椿复叶的饲用品质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其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7—8月中旬是对香椿复叶进行饲用采收的最适采收时期。
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张海波, 杨桂娟, 高卫东, 祝燕, 黄放, 裴昊斐, 李庆梅
2019, 32(2): 152-15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2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 结果 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 结论 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研究简报
香椿花粉离体萌发与花粉生活力研究
胡继文, 肖遥, 翟文继, 卢楠, 沈元勤, 麻文俊, 杨桂娟, 王军辉
2019, 32(2): 160-16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23
摘要:
目的 探究香椿花粉最佳离体培养条件,花药大小、含水率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及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 方法 以3个不同基因型(XC5、XC22、ZJ26)香椿花粉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培养温度(20、22、25、28℃)、培养时间(4、6、12、18、30、42 h)下,花粉离体培养的萌发率,获得香椿花粉最佳培养条件。对香椿的花药含水率、花药长、宽进行测量,分析其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基于最佳培养条件,检测香椿花粉-20℃低温贮藏10、25、40 d的萌发情况,分析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 结果 香椿花粉在2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培养温度,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培养30 h后,花粉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低温贮藏10 d的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显著正相关,与花药宽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 6、-0.739 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含水率高的XC22降幅最大,低温贮藏10、25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9.2%、3.3%。 结论 检测香椿花粉生活力的最佳离体培养条件为20℃培养30 h;香椿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宽度以及含水率可能作为筛选花粉高萌发率的指标;低温贮藏可能对含水率高的香椿花粉生活力影响大。
基于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核心种质资源库构建策略
张欢, 王东, 段帆, 李珊, 甘小洪
2019, 32(2): 166-17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24
摘要:
目的 为了更好地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本文以161个水青树种质为试材,利用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数据,对其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 方法 首先,采用欧氏距离和瓦尔德法对所有个体进行逐步聚类;然后,设定10个取样比例(10%、15%、20%、25%、30%、35%、40%、45%、50%、55%),分别用随机取样策略、偏离度取样策略和位点优先取样策略筛选出与之对应的核心种质资源库。将这3种不同取样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资源库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适种质资源。 结果 (1)三种取样策略中,位点优先取样法明显提高了其种质资源库的方差差异百分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极差符合率(CR),且45%是最适合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比例;(2)对种质资源核心库不同数量性状进行t检验,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以上。 结论 在欧氏距离结合瓦尔德法聚类条件下,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是构建水青树种质资源核心库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