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1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性质变化
盛炜彤, 杨承栋, 范少辉
2003, 16(4): 377-385.
摘要:
系统研究和分析了不同代、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变化过程,揭示了杉木人工林随着栽植代数增加(2~3代),土壤物理性质变劣,pH值下降,养分含量降低,速效P和水解N的下降尤为明显,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也朝着生物活性下降的方向变化,也反映出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差别。一般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到了成熟林阶段土壤肥力稍有上升,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现行栽培制度下,杉木人工林连作能导致土壤功能衰退,这是杉木人工林不能保持长期生产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白蜡虫孤雌生殖的研究
王自力, 陈晓鸣,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2003, 16(4): 386-390.
摘要:
白蜡虫在人为去雄虫条件下孤雌生殖的研究表明:白蜡虫子1代和子2代的生物学特征与正常行两性生殖的白蜡虫自然种群孤雌生殖的基本一致;孤雌生殖的子代怀卵量低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雌虫怀卵量;孤雌生殖的子代性比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性比基本相同;子1代的雌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的雌虫死亡率,子2代的雌虫死亡率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的雌虫死亡率相近;子1代的个体泌蜡量和单位面积泌蜡量与两性生殖的白蜡虫泌蜡相似;子2代的平均个体泌蜡量和单位面积泌蜡量低于正常两性生殖的白蜡虫。
濒危植物四合木种群传粉生态学研究
徐庆, 姜春前, 刘世荣, 郭泉水
2003, 16(4): 391-397.
摘要:
为探索四合木的濒危机制,对四合木种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内蒙古杭锦旗地区,时间为1998年3—10月。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花部形态有以下变异:萼片4~5,花瓣4~5,雄蕊8~10,心皮4~5。四合木的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单朵花的花期约为4~5d,整株开花可持续8~15d。花在上午盛开,下午花的多数萼片、花瓣呈半合拢状。在花开之前,花丝和花柱就已伸长,而且柱头高出花药2~3mm。花盛开时,花丝进一步伸长,与柱头近相等,内轮4~5个雄蕊花药先开裂,开裂方式为背向纵裂;花药紧围靠着雌蕊柱
补充营养材料对松褐天牛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林长春, 赖明惠, 陆高, 蔡道尧, 周成枚, 赵锦年
2003, 16(4): 398-403.
摘要:
2001年于浙江象山以不同年龄马尾松枝为补充营养材料,对松褐天牛雌成虫繁殖力进行室内笼养试验。结果显示,补充营养材料对松褐天牛雌成虫繁殖力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雌成虫寿命、平均产卵前期、日均产卵量及卵的孵化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雌成虫寿命和日均产卵量。除马尾松当年生枝条饲养日均产卵量大于混合枝饲养外,单龄级枝条饲养各项指标均小于混合枝饲养,并随饲养单龄枝枝龄增加而显著降低。各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每头雌成虫实际子代幼虫数量随饲养枝龄增加而减少,即为82.07头(混合枝)、76.62
海南霸王岭山地雨林理想结构的指标与标准(standards)探讨
黄清麟, 洪菊生, 陈永富, 王晓慧
2003, 16(4): 404-410.
摘要:
根据典型林分结构的分析,结合海南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特征,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提出海南霸王岭山地雨林理想结构的指标与标准(standards),包括林层结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林分基本蓄积量、材积按径阶分布、林分密度、株数按径阶分布、特类~三类商品材树种结构等7个指标和各指标的具体标准(standards),旨在为海南霸王岭山地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依据,为异龄林理想结构的研究提供实例。
紫胶蚧7种寄主植物“树皮”比较解剖与寄生特性研究
陈又清, 徐涛, 陈晓鸣, 李昆
2003, 16(4): 411-417.
摘要:
不同寄主植物"树皮"从外向内皆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构成,但是在每层结构中,不同寄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叶千斤拔的周皮最薄,光叶合欢的皮层最薄。在栾树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的周皮中,局部地方木栓层显著加厚,滇刺枣的木栓层角质化呈点状分布。滇刺枣石细胞纤维层最厚,共有4层,聚果榕、苏门答腊金合欢的皮层中未见连续的石细胞纤维层。苏门答腊金合欢的韧皮部最薄,聚果榕的韧皮部最厚,栾树周皮到次生韧皮部的最小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到韧皮部的最大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筛管在单位面积的分布密度最大。在筛分子具功能区,大
外来种无瓣海桑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廖宝文, 李玫, 郑松发, 陈玉军, 郑馨仁
2003, 16(4): 418-422.
摘要:
根据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区调查数据,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研究外来种无瓣海桑(1985年引进)林内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种内竞争强度随径阶的增大而增强,但胸径大于20cm后增强速度明显减缓。种间竞争强度排列顺序为:无瓣海桑海桑白骨壤秋茄红海榄桐花树。乔木上层种间竞争强度与单株胸径的大小严格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同时对无瓣海桑是否造成生态入侵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不会造成生态入侵,但它对
6种生长方程在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上的应用
段爱国, 张建国, 童书振
2003, 16(4): 423-429.
摘要:
对Richards等6种生长方程的数学解析性及其应用于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模拟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应用此6种生长方程模拟了林分直径累积分布。发现在描述林分直径累积分布时,Richards方程绝大多数表现为Logistic型,Weibull方程的参数c均大于1,曲线存在拐点;除Mitscherlich式外,各生长方程的模拟精度均相当高,Richards、Weibull、Logistic、Gompertz、Mitscherlich、Korf等6种生长方程样本选优率依次降低;Richards、Log
红花檵木品种分类系统
侯伯鑫, 林峰, 李午平, 王晓明, 余格非, 宋庆安
2003, 16(4): 430-433.
摘要:
在建立红花木品种资源收集圃的基础上,开展了品种选育历史和遗传稳定性研究;采用二元分类方法,根据品种演化关系和叶形、叶色、毛被、花期、花色、分枝疏密及嫩枝韧皮部、木质部、须根颜色等易于识别的分类特征,编制了品种分类系统检索表,将红花木划分为3大类15个类型41个品种。
墨兰离体快繁研究
项艳, 於凤安, 彭镇华
2003, 16(4): 434-438.
摘要:
采用墨兰的茎尖和芽为外植体,研究墨兰的组织培养要点。通过对墨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芽的诱导、继代增殖、壮苗培养、生根诱导和移植进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芽快速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 BA4.0mg·L-1+NAA1.0mg·L-1+琼脂8g·L-1+蔗糖30g·L-1,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3.0mg·L-1。分析比较出芽长为1.0cm,叶长为1.5cm,叶数为2~3条
优良保健树大叶冬青组培扩繁的研究
刘根林, 李晓储, 梁珍海, 倪竞德, 李玉巧, 黄利斌
2003, 16(4): 439-443.
摘要: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1.0μmolNAA+8.8μmolBA或MS+1.0μmolNAA+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5.0μmolTDZ+3.0μmol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BA对大叶冬青外植体不定芽的处理能产生较好的增殖系数与高生长;试管苗适宜生根处理为1/4MS+1.0μmolNAA(或+1.0μmolIBA);室外移栽成活率达90%。
茶秆竹竹笋夜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黄焕华, 邵识烦, 陈拓, 童国建, 赖友明, 刘清浪
2003, 16(4): 444-448.
摘要: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80.0%以上;若喷药1次,应在出笋初期,防治效果亦可达64.8%;林间使用垦土、施肥等营林措施,还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在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后,应以营林措施、物理措施持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改造低产林,培育丰产林的目的。
长白落叶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
胡晓龙
2003, 16(4): 449-452.
摘要:
分析了理查德、逻辑斯蒂、单分子及冈珀斯生长方程之间的关系,以理查德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其它各方程的特点及性质。运用辽宁省长白落叶松林分观测数据,模拟了Richards等生长方程的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以林分立地指数,疏密度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形长白落叶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曲线模型。通过预测分析表明,Richards生长方程具有适应性强、精度高等特点。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雷桂林, 刘云龙, 刘雪峰, 冯志伟
2003, 16(4): 453-458.
摘要:
按分离→接种→再分离的柯赫原则对昆明市人工栽培雪松上的一种新病害进行研究,根据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鉴定为极细枝孢(CladosporiumtenuissinumCooke)。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为:生长的最佳C源为葡萄糖,对N源和维生素均不能很好地利用,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4,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为100%才萌发。
宁夏盐池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林种树种优化比例研究
孙枫, 李生宝, 蒋齐
2003, 16(4): 459-464.
摘要: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盐池沙区林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盐池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化模型,提出了盐池县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林种、树种的最优比例。林地面积由原来的6.894万hm2增加到10.905万hm2,固沙林、饲料林、草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分别占25.68%、20.39%、14.09%、12.09%、10.59%、8.78%、8.39%。
冷害桃果实品质劣变及其控制措施
王友升, 王贵禧
2003, 16(4): 465-472.
摘要: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
散生类竹子地下鞭系生长影响因子研究综述
陈双林, 杨清平
2003, 16(4): 473-478.
摘要:
在搜集、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影响散生类竹地下鞭系生长的主要因素,如林分气象、林地土壤、地形条件及林分经营干扰等因子,论述了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棕榈藤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蔡则谟, 许煌灿, 尹光天, 杨锦昌, 李荣生
2003, 16(4): 479-487.
摘要:
概述了国际棕榈藤利用、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历史,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棕榈藤藤材工艺学性质的研究与进展,简要地介绍了棕榈藤采收、产后加工的工艺流程、藤产品及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林木群体基因流及父本分析的研究进展
张冬梅, 沈熙环, 张华新, 申洁梅
2003, 16(4): 488-494.
摘要:
基因流是影响植物种群的遗传组成和遗传结构的重要因子。父本分析通过直接估算基因流,对了解群体间或世代间的基因流动及性选择适合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生产上可以指导林木种子园的设计和遗传管理。本文介绍了林木群体基因流及父本分析的研究进展,以油松种子园为例讨论了用同工酶标记进行父本分析的优缺点并论述了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父本分析的优势。
顺德地区不同森林改造区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
刘伟钦, 陈步峰, 尹光天, 张刚华, 罗瑞强, 李意德
2003, 16(4): 495-500.
摘要:
森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壤是固相、液相、气相三相态的综合体。其中土壤水分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源泉[1]。在对顺德市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2000年开始实施“青山工程”森林改造,将完成全市1 1811.7 hm2林分改造,广泛应用乡土阔叶树种,恢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地带性植被群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达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为此就顺德地区不同森林改造
毛竹林主要害虫工程治理技术
余德才, 翁素红, 邹力骏, 颜晓丽
2003, 16(4): 501-505.
摘要:
竹产业是浙江省龙游县最具优势、最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全县现有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Mazel ex H.de Lehaie林面积21 344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5.2%,竹业年产值达10亿余元。毛竹主要虫害是该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理技术,实现毛竹林主要害虫的可持续控制,自1990年以来,结合竹林生产防护,作者开始对毛竹林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研究,并于1998年正式立项实施毛竹林主要害虫工程治理。
广东省电白县5年生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及评选
林什全, 仲崇禄, 白嘉雨
2003, 16(4): 506-510.
摘要:
山地木麻黄Casuarina junghuhniana Miq.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属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树干通直,生长快,抗干旱,耐水湿,可生长于多种类型土壤,成熟林木高可达35 m,胸径可达65~100cm。其天然分布为7°~10°S,110°~127°E,海拔1 000~3 100 m的山地,但海平面附近地区也有出现,降水为夏雨型,年降水量为700~1 500 mm,有的高达2 000 mm,年平均气温13~28℃。山地木麻黄木材热值高,适于作薪材、木炭产品、建筑用材
青杨楔天牛病原细菌——链球菌致病性研究
阿地力·沙塔尔, 蒋萍, 施登明
2003, 16(4): 511-514.
摘要:
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杨树(Populus spp.)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在调查青杨楔天牛的过程中发现了在虫瘿内自然感病死亡的天牛幼虫,从感病幼虫体上分离培养的细菌经鉴定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Rosebach)的一种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