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24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云南哀牢山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柴勇, 朱华, 孟广涛, 施济普, 杨国平
2011, 24(3): 277-284.
摘要: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排名第一,木果石栎重要值排名第二,但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度。该群落应为以普洱茶、木果石栎等为优势树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目前处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10个优势树种中,木果石栎、红花木莲、腾冲栲3个树种幼苗、幼树较少,大树较多,属衰退型种群,分布格局在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增加。普洱茶、硬斗石栎和针齿铁仔3个树种中树、幼树较多,大树较少,属稳定型种群。红河木姜子、毛尖树、多果新木姜子、西南红山茶4个树种幼苗、幼树多,大树较少,属增长型种群。这7个树种分布格局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降低。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各树种相互间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和群落演替趋势。
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和哑变量模型方法建立贵州省通用性生物量方程
曾伟生, 唐守正, 夏忠胜, 朱松, 罗洪章
2011, 24(3): 285-291.
摘要:
以贵州省人工杉木和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通过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和哑变量模型方法,建立了适合不同树种和区域(中心区和一般区)的通用性立木生物量方程,为简化生物量建模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直径林木的地上生物量估计值随树种、区域的不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带随机参数的线性混合模型和带特定参数的哑变量模型比总体平均模型的精度高;线性混合模型和哑变量模型方法均同等有效,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通用性模型(如材积方程)的建立。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与动态
王国严, 罗建, 徐阿生, 庄颖梅
2011, 24(3): 292-299.
摘要:
采用种群大小级结构、生命表、生命曲线和秩相关分析对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以及种群高度—环境关系的研究得出:川滇高山栎种群总体呈增长型,不同地段种群的年龄分布差异较大(P年降水量>坡位>坡向>坡度>海拔,土壤湿度和年降水量是影响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分化的显著因子,另外种群对海拔的适应幅度较宽,对坡度响应不强,水分格局是影响个体增长和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高光谱影像融合的湿地植被类型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韦玮, 李增元
2011, 24(3): 300-306.
摘要:
对-36°和0°的多角度高光谱CHRIS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植被指数计算及影像融合,提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高光谱影像融合后,采用波谱角填图(SAM)的方法提取湿地植被类型信息。该方法首先对-36°影像进行NDVI植被指数计算,然后与0°影像融合,再采用SAM方法提取湿地植被类型。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对青海省隆宝滩湿地植被类型的提取精度可达到92.23%;而利用SAM方法对0°影像直接进行湿地植被类型提取,其精度只有66%。由此可见,利用不同角度信息影像融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高光谱影像进行湿地植被类型信息提取的精度,为湿地植被类型信息提取又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7年生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地理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王秀花, 陈柳英,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2011, 24(3): 307-313.
摘要: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呈现增大趋势。基于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种源聚类,可大致将木荷划分为中心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3个种源区。同时,以高于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总体均值为选择标准,分别初选出17个速生型和11个速生优质型木荷优良种源,其中多数优良种源来源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的中心种源区。
丛生竹秆基各笋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周益权, 顾小平, 吴晓丽, 郑仁红, 朱维双
2011, 24(3): 314-320.
摘要:
调查了西南地区人工栽培的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着生于秆基两侧的4对大型芽(又叫笋目、芽眼、芽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计算各年龄母竹和各笋目位置的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出笋成竹能力明显下降,1年生母竹出笋成竹能力最强,2年生母竹迅速下降,3年生母竹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各笋目的出笋成竹能力为2目>头目>3目>4目,3目、4目显著低于头目、2目。综合分析母竹年龄和笋目位置表明:1年生母竹的头目、2目萌发力最强,是留笋长竹的最佳笋芽。通过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3个竹种的出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出笋数少但成竹率高,中后期出笋数增加,但成竹率却明显下降;笋目萌发年龄和出笋时间与笋目位置有关,分布在秆基中下部的头目、2目萌发年龄较早,在出笋期的出笋时间也较早,而位于秆基中上部的3目、4目萌发年龄较迟,出笋时间也较晚。根据各笋目的出笋成竹特性,从抚育、间伐和水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调控林分出笋的经营管理对策。
离体昆虫细胞对AcNPV和BmNPV的敏感性测定与分析
张欣, 冯颖, 丁伟峰, 马涛
2011, 24(3): 321-326.
摘要:
采用来源于3个目14种昆虫的离体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进行敏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昆虫细胞系对两种病毒的敏感性不同,来源于双翅目及直翅目的细胞系均不能被这两种病毒感染;AcNPV可侵染来源于鳞翅目的Sf21、Sf9、HighFive、RIRI-PX及HZ,宿主范围较广;而BmNPV仅能侵染BmN细胞,宿主专一。AcNPV对Sf9细胞的感染率最高,接种病毒10 d后感染率平均达84.0%,而RIRI-PX的AcNPV病毒产量最高,形成的多角体数目为43.9PIBs/感染细胞。接种BmNPV10 d后,BmN的感染率为72.2%,形成的多角体数目为23.1.PIBs/感染细胞。
荒漠河岸林2种典型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綦艳林, 朱雅娟, 贾志清, 史军辉
2011, 24(3): 327-333.
摘要: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K+/Na+变化不明显,Cl-含量和SOD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则呈减少趋势;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SOD活性与MDA含量呈增加趋势,Cl-含量逐渐减少。在3个样地中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柽柳(p-1。在土壤0 10 cm盐度较高的样地1和样地2中,柽柳叶片的K+/Na+和MDA含量显著高于胡杨(p+/Na+分别为0.060、0.095,MDA含量分别为8.23、13.96 μmol·g-1。在样地1和样地2中,胡杨的叶片Cl-含量显著高于柽柳(p-含量最高,分别为2.59、1.49 μg·mg-1。在样地1中,柽柳的SOD活性(0.43 U·mg-1·min-1)显著高于胡杨(0.37 U·mg-1·min-1)(p-含量耐盐,而柽柳则主要通过增加叶片脯氨酸含量,提高叶片的K+/Na+,增强SOD活性耐盐。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多重PCR技术检测体系构建
刘海涛, 周静, 张川红, 冯锦霞, 郑勇奇
2011, 24(3): 334-339.
摘要:
根据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Ca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NPTⅡ标记基因以及Bt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相应引物,采用单重PCR和多重PCR技术对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各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引物之间的浓度配比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检测的Bt、NPTⅡ和NOS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当各组引物的终浓度配比为1.0∶ 0.5∶ 0.5,退火温度为59 ℃时,所建立的三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转基因成分,实现了对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快速、高效、准确的鉴定。
一种新的白蜡虫寄生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
杨璞, 朱家颖, 谢正华, 李萌, 陈晓鸣, 陈晓庆
2011, 24(3): 340-344.
摘要:
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A大组和B大组的特异性引物对一种新的白蜡虫寄生蜂——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分子检测,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Apr、wAprA和wAprB,长度分别为620、566和463 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AprA、wAprB与wApr在对应位置序列仅有4个碱基的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寄生蜂仅感染了B大组Dig亚组的Wolbachia。wApr和wAprB基因序列已经递交到NCBI,登录号分别是HQ121415和HQ121417。
毒死蜱对舞毒蛾食物利用和解毒酶及AChE活性的影响
李慧, 严善春, 王志英, 葛士林, 曹传旺
2011, 24(3): 345-349.
摘要:
采用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毒死蜱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3龄幼虫食物利用的影响,并测定了其毒力及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用亚致死浓度(1.5 mg·L-1)毒死蜱处理小黑杨叶片,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其幼虫生长率(RG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近似消化率(AD)显著高于对照,相对取食量(RCR)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毒死蜱对舞毒蛾幼虫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5.86 mg·L-1,其毒力低于三氟氯氰菊酯而高于氧化乐果。毒死蜱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AChE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arE>AChE>GSTs。毒死蜱通过影响舞毒蛾食物利用和抑制酶活性而表现出杀虫活性,为一种有效防治舞毒蛾的有机磷杀虫剂。
松褐天牛缓释型引诱剂及其引诱效果研究
赵锦年, 蒋平, 张星耀, 林云华, 黄照岗, 何玉友
2011, 24(3): 350-356.
摘要:
松褐天牛缓释型引诱剂由引诱活性制剂和具强吸附力的缓释基质复合配制,其组分和配比为2种单萜烯∶ 乙醛∶ 丙酮∶ 乙醇∶ 微晶碳素∶ 膨润土=0.20∶ 0.06∶ 0.06∶ 0.08∶ 0.47∶ 0.13,引诱活性制剂和缓释基质质量分别占缓释型引诱剂总质量的40%和60%。缓释型引诱剂能控制活性成分释放速度,使引诱活性成分较平稳地持续发挥引诱效果。缓释型引诱剂引诱活性成分日均释放量为0.9 g,仅为原型引诱剂日均释放量的25.0%,可引诱以松褐天牛成虫为主的29种林木蛀干害虫,是一种广谱性的缓释型引诱剂。该引诱剂引诱松褐天牛成虫的引诱活性与原型引诱剂基本一致,其林间有效作用半径和诱获率分别为70 m和43.8%。缓释型引诱剂可准确监测松褐天牛等松林蛀干害虫成虫种群数量动态,有效诱杀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和多种蛀干害虫。
连栽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比较研究
何佩云, 丁贵杰, 谌红辉
2011, 24(3): 357-362.
摘要: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 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 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连栽幼龄林、中龄林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连栽后,无论是幼龄林还是中龄林,林地土壤密度趋于下降,土壤总孔隙度和含水率则呈上升趋势,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且中龄林20~40 cm层土壤密度和总孔隙度在1、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连栽后,林地土壤全K、全Mg及pH值趋于下降,而有机质、全N、全P、全Ca及速效N、P、K养分均呈上升趋势,且幼龄林0~20 cm层土壤有效P含量以及土壤pH值、中龄林0~20 cm层土壤水解N含量以及土壤全N、有效P、速效K、全K含量在1、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连栽后,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全Fe、Al、Cu、Zn、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Mn含量在1、2代幼龄林和中龄林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胡尔查, 王晓江, 刘永宏, 海龙, 张胜利, 张雷
2011, 24(3): 363-369.
摘要:
针对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种群的分布特点,设置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Ripley's K-Function)方法对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价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处在不同发育阶段,这主要是由油松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干扰共同导致的结果。整体上,该种群年龄结构呈现稳定型,且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乌拉山天然油松种群在不同年龄结构和生境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类型,在生长环境适宜(海拔1 400~1 800 m的阴坡、半阴坡)且种群以幼树和中龄树为主时呈集群分布;在高海拔(1 800 m以上)石质阳坡分布的油松种群年龄偏大、密度较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随机分布为特征。
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2011, 24(3): 370-378.
摘要: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 μmol·m-2·s-1)>BL206 (23.76 μmol·m-2·s-1)>BL30(21.50 μmol·m-2·s-1)>BL207(19.54 μmol·m-2·s-1)>BL63(18.64 μmol·m-2·s-1)。饱和Par和Ca条件下,无性系BL206瞬时Pn最大,达30.15 μmol·m-2·s-1,无性系BL63最小,只有20.34 μmol·m-2·s-1。5个毛白杨无性系光补偿点(lcp)和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差异显著,lcp变化范围为33.08 81.17 μmol·m-2·s-1,ccp变化范围74.03 93.35 μmol·mol-1。30个毛白杨无性系间瞬时光合指标Pn、Gs、Ci和Tr的差异均显著(Sig<0.000),各光合指标变异系数为8.94% 23.22%,遗传变异系数为8.78% 22.79%,重复力高,遗传因素在表型变异中起主要作用;毛白杨光合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最高相关系数达0.731。
芍药‘种生粉’离体芽培养及玻璃化苗复壮研究
郑黎文, 吴红娟, 于晓南, 蔡京艳
2011, 24(3): 379-384.
摘要:
以芍药品种‘种生粉’地下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IAA浓度、取材时间对启动培养的影响,不同6-BA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不同生长素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以及继代过程中玻璃化苗的复壮。结果表明:有利于地下芽的启动培养基为:1/2 MS(Ca2+加倍)+6-BA 1.0 mg· L-1 + GA3 0.5 mg· L-1 + IAA 0.1 mg· L-1,在该培养基上地下芽的萌动率、侧芽萌发数和高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2.80%、2.13个、4.22 cm。地下芽春季取材好于冬季,春季3月取材,萌动率高达100%,展叶率达92.60%。冬季1月取材萌动率为96.70%,展叶率仅为61.50%。丛生芽诱导阶段选择2.0 mg· L-1的6-BA较为适宜,主芽分化芽数达到最大值5.67个,枯死率最低为6.67%。丛生芽增殖过程中,不适宜添加生长素。当组培苗发生玻璃化时,不宜采用6-BA;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完全除去培养基中的硝酸铵、以三角瓶作为培养容器和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封口膜、增加钙离子含量至2倍都可以改善组培苗的玻璃化现象,逆转为正常组培苗的比例为20.06% 34.37%。
西南桦花序生长和开花物候特征
赵志刚, 程伟, 郭俊杰, 曾杰, 赖家业
2011, 24(3): 385-389.
摘要:
从花序、单株、林分水平上对广西靖西县的一个土石山生态交错区内不同立地条件下西南桦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西南桦雌、雄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2 3 d,同一植株相同部位的雌花序较雄花序晚开花约14 d;其单株开花持续时间为4 28 d,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160 0.259,绝大多数植株的冠层开花顺序依次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土山和石山立地间单株开花持续时间和开花同步性均差异不显著 (P>0.05);在林分水平上,西南桦开花持续时间为40 58 d,两种立地间差异不显著。
晋西刺槐和油松人工林的耗水量特征
玉宝, 王百田
2011, 24(3): 390-394.
摘要: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的刺槐和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了其耗水量。结果表明:(1)人工林耗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达一定林龄后将超过降水量。这个林龄对于位于阳坡的方山县刺槐林为15年;位于半阳坡的吉县刺槐林和油松林分别为5年和23年。(2)在现降水条件下,人工林耗水量达不到需水量,存在着水分不足的胁迫。研究区生长季各月份按耗水量从高至低的排序为:7月,6月,8月,5月,9月,10月,现降水条件限制了人工林需水量及其在生长季内的合理分配。因此,有必要根据现降水条件结合经营目标调控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密度。
文冠果果实性状相关性研究
侯元凯, 黄琳, 周忠惠
2011, 24(3): 395-398.
摘要:
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分配规律研究
薛丽佳, 高人, 杨玉盛, 尹云锋, 马红亮, 刘燕萍
2011, 24(3): 399-403.
摘要:
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陈进, 史欣, 李汉强
2011, 24(3): 404-409.
摘要: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usuNPV)生物学与检测技术研究
陈川,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林思诚, 柯沛强
2011, 24(3): 410-41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