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毛竹 PeCPD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单雪萌 王思宁 朱成磊 高志民

引用本文:
Citation:

毛竹 PeCPD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通讯作者: 高志民, gaozhimin@icbr.ac.cn
  • 基金项目: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毛竹核心种质重测序及竹壁发育关键基因研究” 201504106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任务“竹藤资源收集保存与优质基因资源筛选” 2015BAD04B0101

  • 中图分类号: S795.7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 Bamboo ( Phyllostachys edulis )

    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Zhi-min, gaozhimin@icbr.ac.cn
  • CLC number: S795.7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H.deLehaie) CPD 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为揭示 CPD 在参与毛竹笋生长调控、光诱导以及响应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毛竹基因组数据库(BambooGDB)中查找 CPD 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并克隆 PeCPD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 PeCPD 的基因结构、顺式调控元件、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进化关系以及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高度笋、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以及干旱、低温胁迫处理下叶片和根中的表达模式。 结果 获得了毛竹 CPD 同源基因 PeCPD (PH01003419G0030),cDNA全长为1 584 bp,包含5'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10 bp和64 bp,编码区为1 410 bp,对应的基因组长度为2 796 bp,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分别为6个和5个。克隆获得了 PeCPD 编码区,与BambooGDB中PH01003419G0030序列完全一致,编码一个470 aa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2.2 kDa,理论等电点为9.063。同时获得了 PeCPD 上游序列(1 999 bp),与数据库中序列完全一致,分析发现,其中除了启动子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多种与环境相关的作用元件,如参与低温应答的LTR、干旱响应的MBS和光响应元件AE-box、TCT-motif等。基于CPD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毛竹与水稻、玉米、谷子和二穗短柄草等单子叶植物聚类到一个大的分支,其中与二穗短柄草的亲缘关系最近。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热图分析发现, PeCPD 在毛竹7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20 cm笋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低。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随着笋的增高, PeCPD 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 PeCPD 表达量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上升,随着黑暗时间延长而下降;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 PeCPD 的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结论 从毛竹中获取得到了 CPD 同源基因 PeCPD ,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且随着笋的增高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可能通过参与BRs的生物合成对竹笋的生长起调控作用; PeCPD 在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昼夜节律变化,表明该基因可能会参与毛竹的光形态建成;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 PeCPD 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毛竹适应逆境胁迫的能力。
  • 图 1  PeCPD 基因结构

    Figure 1.  Gene structural diagram of PeCPD

    图 2  基于不同物种中 CPD 序列的比对分析

    Figure 2.  Alignment of CPD sequences in different plants

    图 3  基于CPD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Figure 3.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sequences of CPD

    图 4  PeCPD 基因共表达网络

    Figure 4.  Co-expression network of PeCPD

    图 5  PeCPD 基因在7个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Figure 5.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seven tissues of moso bamboo

    图 6  不同高度笋中 PeCPD 的表达分析

    Figure 6.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different height moso bamboo shoots

    图 7  昼夜节律光照下毛竹叶片中 PeCPD 的表达分析

    Figure 7.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 bamboo leaves under circadian light

    图 8  干旱胁迫条件下 PeCPD 在毛竹叶片(A)和根(B)中的表达分析

    Figure 8.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bamboo leaves (A) and roots (B) under drought stress

    图 9  低温胁迫条件下 PeCPD 在毛竹叶片(A)和根(B)中的表达分析

    Figure 9.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bamboo leaves (A) and roots (B) under cold stress

    表 1  PeCPD 启动子序列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PeCPD promoter

    调控元件
    Regulatory element
    序列(5′-3′)
    Sequence(5′-3′)
    功能
    Function
    数量/个
    Number
    所在链
    Strand
    位置
    Position
    CAAT-box CAAT 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常见的顺式作用元件
    Common cis-acting element in promoter and enhancer regions
    31 + - 23、109、116、147、175、183、248、367、392、394、450、596、621、842、944、946、958、1 130、1 149、1 150、1 152、1 163、1 197、1 285、1 339、1 342、1 480、1 599、1 695、1 938、1 940
    TATA-box TATA
    TATAA
    TATAAA
    TATACA
    TATAAT
    ATATAA
    ATATAT
    TATAAAT
    TATAAAA
    TACAAAA
    TAAAGATT
    ccTATAAAaa
    上游30 bp转录起始区的核心启动子元件
    Core promoter element around -30 bp of transcription start
    34 + - 149、1 728、1 639、1 852、217、1 793、1 605、1 958、411、412、413、414、415、496、497、522、523、524、695、696、991、992、1 369、1 371、1 415、1 430、1 431、1 432、1 433、1 446、1 448、1 547、1 603、1 604
    LTR CCGAAA 参与低温应答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involved in low-temperature responsiveness
    1 + 1 899
    MBS CAACTG 涉及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
    MYB binding site involved in drought- induction
    1 + 1 768
    TC-rich repeats AAC
    ATTCTCT
    参与防御和压力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involved in defense and stress responsiveness
    2 + 558、1 783
    ARE AAACCA 厌氧诱导必要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regulatory element essential for the anaerobic induction
    2 +, - 338、1 961
    GCN4-motif TGAGTCA 参与胚乳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regulatory element involved in endosperm expression
    1 - 1 068
    GARE-motif TCTGTTG 赤霉素应答元件
    Gibberellin-responsive element
    2 - 300、1 267
    P-box CCTTTTG 赤霉素应答元件
    Gibberellin-responsive element
    1 + 1 402
    AE-box AGAAACTT 光应答的组件
    Part of a module for light response
    3 +, - 44、1 521、719
    TCT-motif TCTTAC 部分光应答元件
    Part of a light responsive element
    2 + 797、1 700
        注+:正链;-:负链。Notes: +: Sense strand; -: Antisense strand.
    下载: 导出CSV
  • [1]

    Fujioka S, Yokota T.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of brassinosteroids[J].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10, 100(3):710-750.
    [2]

    Bajguz A. Metabolism of brassinosteroids in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2007, 45(2):95-107. doi: 10.1016/j.plaphy.2007.01.002
    [3]

    Mandava N B. Plant growth-promoting brassinosteroids[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88, 39(1):23-52. doi: 10.1146/annurev.pp.39.060188.000323
    [4]

    Szekeres M, Nemeth K, Konczkalman Z, et al . Brassinosteroids rescue the deficiency of CYP90, a cytochrome P450, controlling cell elongation and de-etiolation in Arabidopsis [J]. Cell, 1996, 85(2):171-182. doi: 10.1016/S0092-8674(00)81094-6
    [5]

    Krishna P. Brassinosteroid-mediated stress responses[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03, 22(4):289-297. doi: 10.1007/s00344-003-0058-z
    [6]

    Divi U K, Rahman T, Krishna P, et al . Brassinosteroid-mediated stress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shows interactions with abscisic acid, ethylene and salicylic acid pathways[J]. BMC Plant Biology, 2010, 10(1):151-160. doi: 10.1186/1471-2229-10-151
    [7]

    Nehert D W, Gonzalez F J. P450 genes:Structure, evolution, and regulation[J].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1987, 56(1):945-993. doi: 10.1146/annurev.bi.56.070187.004501
    [8]

    Mathur J, Molnár G, Fujioka S, et al . Transcription of the Arabidopsis CPD gene, encoding a steroidogenic cytochrome P450, is negatively controlled by brassinosteroids[J]. The Plant Journal, 1998, 14(5):593-602. doi: 10.1046/j.1365-313X.1998.00158.x
    [9]

    Ohnishi T, Godza B, Watanabe B, et al . CYP90A1/CPD , a 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tic cytochrome P450 of Arabidopsis , catalyzes C-3 oxidation[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2, 287(37):31551-31560. doi: 10.1074/jbc.M112.392720
    [10]

    Sakamoto T, Matsuoka M. Characterization of constitutive photomorphogenesis and dwarfism homolog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06, 25(3):245-251. doi: 10.1007/s00344-006-0041-6
    [11]

    Koka C V, Cerny R E, Gardner R G, et al . A putative role for the tomato genes DUMPY and CURL-3 in 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sis and response[J]. Plant Physiology, 2000, 122(1):85-98.
    [12]

    Bancos S, Szatmári A, Castle J, et al . Diurnal regulation of the brassinosteroid-biosynthetic CPD gene in Arabidopsis [J]. Plant Physiology, 2006, 141(1):299-309. doi: 10.1104/pp.106.079145
    [13] 江泽慧.世界竹藤[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10.

    [14] 徐丽君, 包刚, 刘清平, 等.曙箣竹自然降温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J].世界竹藤通讯, 2015, 13(4):5-9.

    [15] 裴晶晶, 施拥军.高温干旱下毛竹林受灾状况和自恢复能力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 2017, 15(3):31-36.

    [16] 胡尚连, 卢学琴, 陈其兵, 等.四川雅安地区2种大型丛生竹耐低温能力[J].竹子研究汇刊, 2011, 30(2):43-47. doi: 10.3969/j.issn.1000-6567.2011.02.009

    [17] 刘济明, 李鹏, 廖小锋, 等.干旱胁迫对小蓬竹生理化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9):153-157.

    [18]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等.干旱胁迫对毛竹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 2011, 30(2):262-266.

    [19]

    Gao Z M, Li X P, Li L B, et al .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otal RNA isolation from bamboo[J].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3):52-54.
    [20] 高志民, 范少辉, 高健, 等.基于CTAB法提取毛竹基因组DNA的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725-728. doi: 10.3321/j.issn:1001-1498.2006.06.009

    [21]

    Zhao H, Peng Z, Fei B, et al . BambooGDB:a bamboo genome database with functional annotation and an analysis platform[J]. Database(Oxford), 2014, 2014(10):bau006.
    [22]

    Peng Z H, Lu Y, Li L B, et al . The draft genome of the fast growing non-timber forest species mosobamboo (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J]. Nature Genetics, 2013, 45(4):456-461. doi: 10.1038/ng.2569
    [23]

    Fan C, Ma J, Guo Q, et al . Selec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in bamboo ( Phyllostachys edulis )[J]. PLoS One, 2013, 8(2):e56573.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6573
    [24]

    Livak K J, Schmittgen T D. Analysis of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data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e 2-△△CTmethod[J]. Methods, 2001, 25(4):402-408. doi: 10.1006/meth.2001.1262
    [25]

    Moore M J, Query C C, Sharp P A. Splicing of precursors to mRNA by the spliceosome[M]//Gesteland R F, Atkins J F.The RNA World.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93: 303-357.
    [26] 崔凯, 何彩云, 张建国, 等.毛竹茎秆组织速生的时空发育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4):425-431. doi: 10.3969/j.issn.1001-1498.2012.04.003

  • [1] 安静万友名马宏刘雄芳张秀姣曹毓蓉李正红 . 地涌金莲MlCYP734A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3): 37-4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3.004
    [2] 李泽华杜娟贺学娇赵树堂刘颖丽卢孟柱 . 杨树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DET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85-9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11
    [3] 王思宁孙化雨李利超杨意宏徐浩赵韩生高志民 . 毛竹PeDWF4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5): 50-5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5.007
    [4] 王江英范正琪殷恒福李辛雷吴斌李纪元 . 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4): 471-479.
    [5] 孙化雨娄永峰李利超赵韩生高志民 . 毛竹TIPs基因家族成员组织表达模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4): 521-528.
    [6] 史倩倩周琳李奎王雁 . 云南野生黄牡丹PlbHLH3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4): 488-496.
    [7] 徐浩杨克彬朱成磊李英高志民 . 毛竹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PeCCR功能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77-8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10
    [8] 易敏张守攻谢允慧孙晓梅 . 日本落叶松纤维素合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3): 303-310.
    [9] 范艳如兰倩韩素英齐力旺张立峰 . 日本落叶松LaSPL2LaSPL3在体细胞胚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79-8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05.009
    [10] 姜波高彩球王玉成于丽丽杨传平 . 刚毛柽柳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ThGRP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 256-262.
    [11] 余义勋张俊卫孙振元包满珠 .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3): 256-260.
    [12] 宣磊王芝权殷云龙华建峰 . 中山杉406ThSHR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4): 32-3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4.004
    [13] 陈东亮彭镇华高志民 . 毛竹PeAP2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初步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2): 200-206.
    [14] 刘英冠吴庆珂何关顺汪阳东杨素素陈益存高暝 . 山鸡椒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 DXR基因的克隆和SNP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1): 93-100.
    [15] 易敏张守攻谢允慧孙晓梅 . 日本落叶松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 LkCOMT的克隆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S1): 52-59.
    [16] . 毛竹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7] 金顺玉卢孟柱高 健 . 毛竹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C4H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319-325.
    [18] 袁婷婷朱成磊杨克彬宋新章高志民 . 毛竹硝态氮转运蛋白家族PeNPFs基因鉴定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3): 1-1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3.001
    [19] 王菁李爱王春国宋文芹陈成彬 . 日本落叶松 UDPGDH基因的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S1): 76-81.
    [20] 黄国文管天球赵雨云陈莫林刘宏辉 . 油茶转录因子基因CoSOC1-like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2): 129-13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2.015
  • 加载中
图(9)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6
  • PDF下载量:  6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0-16
  • 录用日期:  2019-06-26
  • 刊出日期:  2019-10-01

毛竹 PeCPD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通讯作者: 高志民, gaozhimin@icbr.ac.cn
  •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资源基因科学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102
基金项目: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毛竹核心种质重测序及竹壁发育关键基因研究” 201504106“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任务“竹藤资源收集保存与优质基因资源筛选” 2015BAD04B010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H.deLehaie) CPD 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为揭示 CPD 在参与毛竹笋生长调控、光诱导以及响应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毛竹基因组数据库(BambooGDB)中查找 CPD 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并克隆 PeCPD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 PeCPD 的基因结构、顺式调控元件、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进化关系以及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高度笋、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以及干旱、低温胁迫处理下叶片和根中的表达模式。 结果 获得了毛竹 CPD 同源基因 PeCPD (PH01003419G0030),cDNA全长为1 584 bp,包含5'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10 bp和64 bp,编码区为1 410 bp,对应的基因组长度为2 796 bp,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分别为6个和5个。克隆获得了 PeCPD 编码区,与BambooGDB中PH01003419G0030序列完全一致,编码一个470 aa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2.2 kDa,理论等电点为9.063。同时获得了 PeCPD 上游序列(1 999 bp),与数据库中序列完全一致,分析发现,其中除了启动子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多种与环境相关的作用元件,如参与低温应答的LTR、干旱响应的MBS和光响应元件AE-box、TCT-motif等。基于CPD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毛竹与水稻、玉米、谷子和二穗短柄草等单子叶植物聚类到一个大的分支,其中与二穗短柄草的亲缘关系最近。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热图分析发现, PeCPD 在毛竹7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20 cm笋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低。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随着笋的增高, PeCPD 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 PeCPD 表达量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上升,随着黑暗时间延长而下降;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 PeCPD 的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结论 从毛竹中获取得到了 CPD 同源基因 PeCPD ,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且随着笋的增高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可能通过参与BRs的生物合成对竹笋的生长起调控作用; PeCPD 在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昼夜节律变化,表明该基因可能会参与毛竹的光形态建成;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 PeCPD 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毛竹适应逆境胁迫的能力。

English Abstract

  • 油菜素内酯(BRs)是一类多羟基甾醇类化合物,是除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乙烯以外的第六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中已经鉴定出了70多种BR[1-2]。BR参与调节细胞伸长和分裂、花粉管发生、维管束分化、叶片发育、根系抑制、衰老、育性、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以及光形态发生等过程[3-6]。持续光形态建成与矮化基因( CPD )是BR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脯氨酸富集区域、氧和血红素结合区域和N端膜锚定区等细胞色素P450重要功能域[7],属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目前,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h.)[8-9]、水稻( Oryza sativa L.)[10]、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11]中的 CPD 基因功能与表达模式已有相关研究,拟南芥中 AtCPD 的表达会受到外界光照以及昼夜节律的影响[4, 12],但竹子中相关 CPD 基因的研究尚未报道。

    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竹材好、用途广等优点[13]。竹子主要分布在低纬度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生长会受到内源激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光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能够控制竹子基本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萌发、昼夜节律和开花等。另外,低温、高温均会影响竹子的快速生长[14-18],多种植物激素参与竹子的生长调节过程,同时也参与竹子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过程。本研究以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 H. deLehaie)为研究对象,从叶片中克隆 CPD 同源基因 PeCPD ,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另外,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 PeCPD 在竹笋发育不同阶段以及昼夜节律光照、干旱和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期为揭示 PeCPD 在毛竹中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 取毛竹种子(购买自广西桂林),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土壤条件为泥炭:蛭石=1:1,温度控制在25℃左右,光照约为150 μmol·m-2·s-1,用1/3 B5培养液培养。对1年生实生苗进行处理,用于进一步实验。

    • 选取生长良好、长势较一致的一年生毛竹实生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设定12 h光照(250~270 μmol·m-2·s-1)和12 h黑暗,培养1周后开始取样。分别在光照、黑暗10 min后取样,之后每隔6 h采集样品1次,光照和黑暗各采样3次。

    • 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进行浇灌,取处理1、3、6、12 h的叶片和根样本。

    • 将盆栽毛竹实生苗于4℃条件下处理,分别取1、3、6、12 h的叶片和根样本。

      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均选择未处理实生苗叶片和根(0 h)作为对照。每个处理至少有10株毛竹实生苗,且每个处理3次重复。取上述处理的叶片和根样本于液氮中迅速淬冻并存放于-80℃冰箱用于RNA提取。

      另外,采取江西南昌野外生长的毛竹样品,选取不同发育阶段的竹笋(0.2、1.0、3.0、6.7 m),取笋中部为样品,于液氮淬冻后用干冰运回实验室,存放于-80℃冰箱备用。

    • 通过Trizol方法[19]提取笋样品的总RNA,按照Promega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合成cDNA,存-20℃用于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20]提取笋样品的基因组DNA,用CDS对应的基因组序列扩增。

    • 在毛竹基因组数据库(BambooGDB) (http://www.bamboogdb.org/)[21]中查找 CPD 的同源序列以及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根据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分别设计扩增CDS序列的引物,PeCPD-F(5′-ATGGACGCGGACGCGGACGCGC-3′)和PeCPD-R(5′-GCAAATAGATTCCAATCGCTGCGTGATT-3′),以及扩增启动子序列的引物,PeCPD-pro-F(5′-TAAAGTGCATATGCTACTGGAG-3′)和PeCPD-pro-R(5′-GTGGCTGATAAAATAACGGA-3′),由上海生工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分别以毛竹笋cDNA扩增编码区,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对应的基因组序列。PCR反应体系(20.0 μL):2.0 μL 5×Primer STAR Buffer (Mg2+ plus),2.0 μL dNTP Mixture (2.5 mmol·L-1 each),0.5 μL上游引物(10 μmol·L-1),0.5 μL下游引物(10 μmol·L-1),1.0 μL cDNA (40 ng· mL-1),12.8 μL ddH2O,0.2 μL Prime STAR酶(5 U·μL-1),1.0 μL DMSO。反应程序:95℃预变性4 min;按下列循环参数进行扩增反应:95℃1 min,60℃ 4 min,72℃ 1.5 min(cDNA)/ 3.0 min (基因组DNA),经过35个循环后,72℃10 min,4℃保存。PCR产物电泳分析后,用试剂盒(BIOMIGA,中国)回收目的条带,进行加A反应,反应体系(10.0 μL):1.0 μL 10×PCR Buffer,1.0 μL dATP(2.5 mmol· L-1),7.9 μL胶回收产物,0.1 μL LATaq酶。反应程序:72℃ 30 min,4℃保存。反应结束后按照pGEM-T easy载体快速连接试剂盒操作流程,将回收的片段连接到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抗性筛选,挑取阳性克隆并经酶切图谱分析后,交由上海生工技术有限公司测序。

      借助GSDS(http://gsds.cbi.pku.edu.cn/)分析克隆获得基因序列的结构,使用在线软件Plant CARE (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plantcare/html/)分析目的基因上游序列中调控所含的作用元件,并用ProtParam (http://web.expasy.org/protparam/)分析目的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等理化性质,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同源序列的氨基酸比对,使用MEGA6.0软件的邻接法构建基于毛竹和其他植物CPD蛋白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毛竹共表达网络数据库(http://bioinformatics.cau.edu.cn/bamboo/)对 PeCPD 的共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 从NCBI的Short Read Archive (SRA)数据库中下载前期发表的毛竹不同组织(叶、鞭、根、20 cm笋、50 cm笋、早花期花序和晚花期花序)的转录组数据(SRX082501SRX082512)[22],利用毛竹 CPD 基因的RPKM值表示基因的表达丰度,利用Matrix 2 png绘制基因表达热图。

    • 根据 PeCPD 的CDS序列设计定量引物qCPD-F(5′-GTGGTGGACCTCGGTTGTG-3′)和qCPD-R(5′-ATTGACAGGGTATCCTTTGAGA-3′)。以毛竹PeNTB(PeNTB-F:5′-TCTTGTTTGACACCGAAGAGGAG-3′, PeNTB-R:5′-AATAGCTGTCCCTGGAGGAGTTT-3′)[23]作为内参基因,分别以不同高度毛竹笋、不同光照处理下毛竹叶片以及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下的叶片和根的cDNA为模板,对 PeCPD 进行定量分析。采用Roche Light Cycler RR 480 SYBR Green I Master试剂盒在耶拿公司QTower仪器上进行qRT-PCR实验,反应体系(10 μL)为:5.0 μL的2×SYBR Green I Mastermix,0.8 μL cDNA,qCPD-F和qCPD-R各0.2 μL(10 μmol·L-1),加ddH2O至反应总体积为10.0 μL。qPCR程序:95℃10 min;95℃ 10 s;60℃10 s;共40个循环。应用2-△△CT算法[24]分析实验结果。

    • 在毛竹数据库BambooGDB中查找得到毛竹同源基因(PH01003419G0030),cDNA全长为1 584 bp,包含5′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10 bp和64 bp,编码区为1 410 bp。扩增获得的CDS序列、上游启动子序列以及对应的基因组序列分别为1 410、1 999、2 796 bp,测序获得序列与数据库中完全一致,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图 1),内含子完全符合GT-AG剪接原则[25]

      图  1  PeCPD 基因结构

      Figure 1.  Gene structural diagram of PeCPD

      该基因编码469个氨基酸,氨基酸的相对分子量为52.2 kDa,理论等电点为9.063,属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家族成员,命名为 PeCPD 。利用PlantCARE在线网站分析 PeCPD 基因上游1 999 kb的启动子序列,结果表明:除了包含启动子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多种与环境相关的作用元件,如参与低温应答的LTR、干旱响应的MBS、赤霉素应答的元件(GARE-motif、P-box)以及光响应调控元件(AE-box、TCT-motif)等(表 1),推测 PeCPD 可能参与光响应以及非生物胁迫调控。

      表 1  PeCPD 启动子序列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PeCPD promoter

      调控元件
      Regulatory element
      序列(5′-3′)
      Sequence(5′-3′)
      功能
      Function
      数量/个
      Number
      所在链
      Strand
      位置
      Position
      CAAT-box CAAT 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常见的顺式作用元件
      Common cis-acting element in promoter and enhancer regions
      31 + - 23、109、116、147、175、183、248、367、392、394、450、596、621、842、944、946、958、1 130、1 149、1 150、1 152、1 163、1 197、1 285、1 339、1 342、1 480、1 599、1 695、1 938、1 940
      TATA-box TATA
      TATAA
      TATAAA
      TATACA
      TATAAT
      ATATAA
      ATATAT
      TATAAAT
      TATAAAA
      TACAAAA
      TAAAGATT
      ccTATAAAaa
      上游30 bp转录起始区的核心启动子元件
      Core promoter element around -30 bp of transcription start
      34 + - 149、1 728、1 639、1 852、217、1 793、1 605、1 958、411、412、413、414、415、496、497、522、523、524、695、696、991、992、1 369、1 371、1 415、1 430、1 431、1 432、1 433、1 446、1 448、1 547、1 603、1 604
      LTR CCGAAA 参与低温应答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involved in low-temperature responsiveness
      1 + 1 899
      MBS CAACTG 涉及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
      MYB binding site involved in drought- induction
      1 + 1 768
      TC-rich repeats AAC
      ATTCTCT
      参与防御和压力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involved in defense and stress responsiveness
      2 + 558、1 783
      ARE AAACCA 厌氧诱导必要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regulatory element essential for the anaerobic induction
      2 +, - 338、1 961
      GCN4-motif TGAGTCA 参与胚乳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
      Cis-regulatory element involved in endosperm expression
      1 - 1 068
      GARE-motif TCTGTTG 赤霉素应答元件
      Gibberellin-responsive element
      2 - 300、1 267
      P-box CCTTTTG 赤霉素应答元件
      Gibberellin-responsive element
      1 + 1 402
      AE-box AGAAACTT 光应答的组件
      Part of a module for light response
      3 +, - 44、1 521、719
      TCT-motif TCTTAC 部分光应答元件
      Part of a light responsive element
      2 + 797、1 700
          注+:正链;-:负链。Notes: +: Sense strand; -: Antisense strand.
    • 利用DNAMAN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eCPD与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 Zea mays L.)、谷子( Setaria italic (L.) Beauv.)、二穗短柄草( Brachypodium distachyon (L.) Roem et Schult.)具有相似结构功能域,均包含脯氨酸富集区域(Proline)、氧结合区(Domain A)、类固醇结合区(Domain B)和血红素结合区(HEME-Binding)(图 2),进而推测PeCPD编码的蛋白可能与其他单子叶植物中CPD具有类似的功能,通过影响BR的生物合成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保守域也进一步佐证了PeCPD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

      图  2  基于不同物种中 CPD 序列的比对分析

      Figure 2.  Alignment of CPD sequences in different plants

      构建基于不同物种 CPD 同源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进化树,结果表明:毛竹与二穗短柄草、水稻、玉米和谷子等单子叶植物聚类到一个大的分支,其中,毛竹与二穗短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双子叶植物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L.)、拟南芥、大豆( Glycine max (Linn.) Merr.)聚类到另一分支(图 3),这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进化分类关系相一致。

      图  3  基于CPD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Figure 3.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sequences of CPD

    • 对与 PeCPD 共表达的基因分析结果表明: PeCPD 与Myb结构域蛋白33(PH01000029G1950)、FAD/NAD(P)结合氧化还原酶家族蛋白(PH01003417G0090)、类LSD1转录因子(PH01001063G0080)、FAD/NAD(P)结合氧化还原酶家族蛋白(PH01003417G0070)、网状蛋白家族蛋白(PH01000581G0290)、NRAMP金属离子转运蛋白6(PH01006209G0030)、组蛋白超家族蛋白(PH01000016G1090)和PH01004334G0050等8个基因呈现正向共表达,与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1(PH01004456G0020)、甲基-CPG结合结构域9(PH01002436G0190)、DNA J热休克N末端结构域蛋白(PH01000002G3050)、海藻糖磷酸合成酶(PH01002176G013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PH01000799G0060)、推定的核酸内切酶或糖基水解酶(PH01003187G0090)和PH01002872G0260等7个基因呈现负向共表达,且能与MAP激酶4(PH01000059G0730)发生蛋白互作(图 4)。

      图  4  PeCPD 基因共表达网络

      Figure 4.  Co-expression network of PeCPD

    • 利用前期获得的毛竹转录组数据,对 PeCPD 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从基因的表达谱热图明显可以看出, PeCPD 在叶、鞭、根、20 cm笋、50 cm笋、早花期花序和晚花期花序等毛竹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丰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鞭、笋和早花期花序中的表达量较高,以20 cm笋中最高,而根中的表达量最低(图 5)。 PeCPD 在不同组织中和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差异,表明在毛竹的发育过程中 PeCPD 的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图  5  PeCPD 基因在7个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Figure 5.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seven tissues of moso bamboo

    •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 PeCPD 在笋中的表达量最高,因此,以不同高度笋为材料,应用qRT-PCR方法对 PeCPD 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毛竹笋高度的增加, PeCPD 的表达量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笋高度从1.0 m增加到3.0 m的区间基因表达量变化最大,在3.0 m高笋中 PeCPD 的表达量约为1.0 m高笋中的2倍,而表达量在0.2 m到1.0 m之间以及3.0 m到6.7 m之间的升高趋势不明显(图 6)。

      图  6  不同高度笋中 PeCPD 的表达分析

      Figure 6.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different height moso bamboo shoots

      在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毛竹叶片中 PeCPD 的表达模式呈现节律变化,总体表现为光照条件下(1、2、3)的表达量高于黑暗(4、5、6)条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 PeCPD 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约在光照12 h后达到最大值,约为光照开始时(10 min)的4.5倍;随着黑暗条件的开始, PeCPD 的表达量急剧下降,并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并约在12 h后达到最小值,约为黑暗开始(10 min)的35%(图 7)。

      图  7  昼夜节律光照下毛竹叶片中 PeCPD 的表达分析

      Figure 7.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 bamboo leaves under circadian light

      干旱胁迫条件下, PeCPD 在毛竹叶片和根中的表达模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3 h和1 h达到最大值,分别约为对照的3倍和14倍。在最大值之后,叶片中 PeCPD 的相对表达量迅速下降,6 h时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的20%,但至12 h时与6 h时的表达量几乎没有变化;而根中 PeCPD 的相对表达量则逐渐下降,但至12 h时 PeCPD 的相对表达量仍为对照的2倍(图 8)。

      图  8  干旱胁迫条件下 PeCPD 在毛竹叶片(A)和根(B)中的表达分析

      Figure 8.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bamboo leaves (A) and roots (B) under drought stress

      低温胁迫条件下, PeCPD 在毛竹叶片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中的上升比叶片中更快,1 h时叶片和根中 PeCPD 的相对表达量分别约为对照的1.2倍和2.5倍;但都在3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约为对照的5倍和4倍;之后逐渐下降,至12 h时叶片中 PeCPD 的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的2倍,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的基本持平(图 9)。

      图  9  低温胁迫条件下 PeCPD 在毛竹叶片(A)和根(B)中的表达分析

      Figure 9.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eCPD in mosobamboo leaves (A) and roots (B) under cold stress

    • 作为限速酶基因, CPD 的表达量变化直接影响BRs的含量,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从毛竹中同源克隆得到了一个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基因 PeCPD ,氨基酸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 PeCPD 编码蛋白与单子叶植物中的同源基因编码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85.5%),功能结构域保守;进化上与二穗短柄草的亲缘关系最近,说明 PeCPD 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基因的表达是反应其在体内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PeCPD 基因在毛竹的不同组织中具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在20 cm笋中的表达量最高,早期花序和鞭中表达也很高,而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表明 PeCPD 在毛竹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同时,本研究发现,随着笋高度的增加, PeCPD 表达量呈上升的趋势,这一期间也是笋伸长的关键时期[26],该基因的表达趋势变化与笋的高度变化一致,说明其在调节笋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昼夜节律光照条件下, PeCPD 表达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而随之进入黑暗表达量迅速下降,且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仍然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说明 PeCPD 的表达明显受到昼夜节律光照的影响,这与拟南芥光周期调控下 CPD 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相一致[12]。在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的 PeCPD 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在处理初期毛竹通过提高 PeCPD 的表达量来响应胁迫,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通过调节自身的代谢来适应胁迫的环境,但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和根中 PeCPD 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表明, PeCPD 对干旱胁迫更敏感。BRs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涉及BRs的合成与信号转导。 PeCPD 是BRs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基因,其功能的发挥除受到环境的影响外,内在的调控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PeCPD 与多种类型的基因呈现正向和负向共表达,进一步说明 PeCPD 是和其它基因一起共同发挥着生物学功能,但具体情况和之间的作用机制均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 本研究从毛竹中获得了1个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成员 PeCPD ,该基因是BRs合成通路基因,在毛竹中呈组成型表达模式,其在笋中的表达变化、随昼夜节律光照的变化以及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毛竹的光形态建成,并在适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