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3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泡桐生物量的研究*
陆新育, 陈绍信, 李淼泉, 常显明
1990, 3(5): 422-426.
摘要:
本文通过对1~8年生兰考泡桐生物量的研究,揭示了各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变化规律:泡桐各器官生物量与(D1.32H)有密切相关关系;树干生物量向上呈递减趋势;在中、幼龄阶段,细枝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为中枝、大枝,6~7年以后大枝最重,其次为中枝、小枝;在树根生物量中,根桩所占的比例最大(40%~60%),各级根系生物量随树龄而异,树龄增加,较粗的根占的比例增大,而直径4cm以下的根呈减小趋势;全株各器官生物量3年生前顺序为:根干叶枝;3年生后为:干枝根叶花果.
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
叶文虎, 马小明, 李天生, 陈昌洁, 吴坚, 周健生
1990, 3(5): 427-433.
摘要: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总结有关马尾松毛虫的科研成果和实际经验,建立了反映马尾松毛虫、松林、自然条件与环境状况、人类社会行为之间本质关系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影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因子的分析、提炼及数量化表示,建立了马尾松毛虫时间域及空间域种群动态模型.两者结合可以对松毛虫种群动态进行系统模拟,预测松毛虫的发生量、发生面积及分布状况.以安徽省潜山县黄铺试验区调查数据验证此模型,与松毛虫实际发生规律吻合.
整地施肥对I-69杨人工林生长效应的研究*
李贻铨, 陈道东, 徐清彦, 蒋建屏, 张道引, 姬立春, 光吉成
1990, 3(5): 434-440.
摘要:
在淮北平原宿县,通过大穴整地、施肥改良砂姜黑土、营造Ⅰ-69杨的五年试验证明,大穴整地当年效应明显(径、高增长19.8%、91.8%);头二年肥效不显;第三年起N肥、有机肥、N×有机肥交互作用效应极显著(材积增加77%),施P+K肥效应较差,N+K肥和N+P肥经济效益较高,投入/产出为1/6.22和1/3.78;材积增加60%和58%.整地加施肥综合效益明显,有效施肥占综合效益85.1%~88.8%.
马尾松胚胎发育的观察研究
王培蒂, 泰国峰
1990, 3(5): 441-445.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马尾松成熟花粉粒发育需6个月,授粉有效期在珠鳞展开的头5天.授粉后雌配子体游离核时期持续12个月,从游离核到细胞化约需7天.颈卵器2~3个,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第13个月.原胚期约30天,幼胚期约40天,成熟胚期约60天;从球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约需24个月.在形态发育的观察中,发现低温冻害会引起花粉在发育各阶段的形态异常及大量败育.
石梓栽培技术的研究
李炎香, 谭天泳, 魏素梅, 黄镜光
1990, 3(5): 446-453.
摘要:
本文报道了石梓栽培技术研究结果:23°N以南为石梓适生地区,其年均温20.5~24.5℃,极端低温-1.5℃,年降雨量1200~2000mm,年平均风速2.5m/s.适宜立地为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表土层含有机质2%,全氮0.1%,速效磷0.25mg/100g土,pH 4.5~6.9,土壤含水率10%~24%.种子贮存以干燥器最好,贮存一年发芽率87.4%.催芽用浸晒和浸沤处理,比不处理提前10天发芽,发芽率提高9%~12%;不同子叶类型的芽苗分别移植,较混合移植的苗木合格率提高20.6%;评定了种子主要质量指标和效果良好的育苗、造林方法.技术综合指标:材积年均生长量12m3/ha.
加勒比松变种及种源选择的研究*
吕鹏信, 潘志刚, 向胜国, 杨民权, 曾育田, 李昌明, 程候才, 周新
1990, 3(5): 454-460.
摘要:
两次多点试验表明,加勒比松种内变种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生长差异;变种与环境之间里明显的交互作用.在雷州半岛,巴哈马变种和古巴变种生长快,抗逆性强,而洪都拉斯变种易受松梢螟及叶枯病危害,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海南岛,巴哈马变种和洪都拉斯变种生长较快,古巴变种的生长速度则明显降低.在变种内,巴哈马变种以巴哈马Abaco岛的天然种源和澳大利亚昆士兰Byfield的次生种源生长最好,我国湛江的次生种源和巴哈马Andros岛的天然种源生长最差.洪都拉斯变种除了Los Limones和Santa Clara的种源外,其它均生长较好.古巴变种内种源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差异.
毛竹实生苗生物量及光合速率的研究
杨迪蝶, 黄启民
1990, 3(5): 461-465.
摘要:
本文研究了毛竹实生苗在圃地条件下相关因子与其生物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取得以下进展:①条件好的圃地上栽培的实生苗,其生物量比差圃地的高.经过施肥处理的实生苗,其生物量是对照的4倍以上.②据毛竹实生苗单叶光—光强曲线的测定,其饱和点和补偿点都比成年毛竹低.在正常的光量子流密度(Q)条件下,单叶光合速率(Pn)早、晚低,10时左右最高,13时左右曲线上出现小的凹陷;在低光量子流密度下,当其他因子变动较小时,其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光量子流密度的影响(Q值升高,Pn值增加,反之,Pn值减少).
用黄酒滤渣生产苏云金杆菌的研究*
王学聘, 戴莲韵
1990, 3(5): 466-469.
摘要:
研究表明,利用生产黄酒的滤渣代替苏云金杆菌制剂生产中的部份原料,如酵母粉、淀粉等,取得了较好效果.用黄酒滤渣配方生产的苏云金杆菌,杀虫活性不低于原生产配方,并且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林木遗传及统计研讨班在广州举行
郑勇奇
1990, 3(5): 469-469.
摘要:
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合作项目8848的实施计划,澳大利亚遗传学家Colin Matheson博士和统计学家Emlyin Williams博士,于1990年5月13~26日,在广州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举办了林木遗传及统计研讨班.来自林业所,亚林所及热林所的2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
杨树溃疡病引致幼树生长量损失模型研究及其对生物学规律的解释*
张淑娟, 曾大鹏, 戴玉成, 刘春静
1990, 3(5): 470-475.
摘要:
在研究杨树溃疡病导致幼树生长量损失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用的回归模型.经数学检验,回归曲线形状合理,各项指标均较好.此外,使用此模型能从数学上精确地描述生长量变化的生物学规律,这对生产部门预测病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掌握防治指标及估算防治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向林业干部推荐一本好书——介绍《干部必读——现代林业知识》
凌云
1990, 3(5): 475-475.
摘要: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林业生产,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向广大群众普及林业知识,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已成为促进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林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及时邀集全国几十位专家学者编写了《干部必读——现代林业知识》一书,以应形势的需要,达到传播知识,绿化祖国,振兴林业,发展经济的目的.
三种新型微胶囊防治桑天牛成虫的试验研究
朱正昌, 闵水法
1990, 3(5): 476-482.
摘要:
桑天牛是杨树黑杨派无性系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成虫必须在桑、构树上进行补充营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研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杀螟松等三种微胶囊剂在成虫羽化期喷洒于桑、构树上毒杀成虫,雨季残效均在15天以上;无雨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微胶囊长达30天以上,杀螟松微胶囊可达15天,均比相应的乳油要好.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的分离、培养和回接*
康丽华, 曹月华, 吴英标
1990, 3(5): 483-486.
摘要:
从福建、广东、海南岛的木麻黄根瘤中分离到16株内生菌,它们都具有Frankia菌的典型形态特征.回接鉴定表明,除4株不侵染原寄主植物外,其余12株均具有侵染能力.但各菌株的侵染能力不同,这些菌株在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实验菌株在BAP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Jan Blom、Qmod等培养基上生长较差.
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朱湘渝, 王瑞玲, 佟永昌, 黄东森
1990, 3(5): 487-490.
摘要:
为了检验已培育出的适于我国华北地区生长的一批欧美杨新品种(以鲁克斯杨P.deltoides cv‘Lux'(ex.I-69/55)简称69杨为母本,欧洲黑杨及其变种为父本[1,2]的抗寒性,进行了2年(1988~1989年)的抗寒实验.实验用自然低温冷冻、人工低温冷冻、苗木失水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四种方法,对欧美杨新品种及对照I-69杨和I-214杨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是欧美杨新品种抗寒性极显著地高于母本I-69杨,接近或稍高于我国黄河流域广为栽培的I-214杨,遗传了父本欧洲黑杨的抗寒能力.实验为欧美杨新品种的栽培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测算树木蒸腾速率的初步探讨
刘奉觉
1990, 3(5): 491-494.
摘要:
蒸腾速率是树木重要的水分生理指标,它携带着耗水信息[1].到目前为止,测定蒸腾的方法已有很多,如大棚法、蒸渗仪法、树干液流法、微气候法和气孔计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不是耗资太高,就是不适用于自然条件下的耗水估算.快速称重法简便易行,已延用数十年.我们最近发现,杨树叶离体后蒸腾速率偏离原先水平,在不同水分状态下,偏离方式与程度各异.
桉苗水培营养配方和pH值的选择
杨曾奖
1990, 3(5): 495-498.
摘要: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虽有一套成功的造林经验,但对桉树的营养需求研究尚少[1].所以,对广为种植的桉树进行苗期矿质营养研究,对培育壮苗和幼林的合理施肥都有一定的意义.本试验选用水培法探讨适于桉苗生长的营养配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液浓度及pH值对桉苗生长影响的试验,以选出最佳的营养液配方,适宜的浓度和pH值,为进一步研究桉树矿质营养打下基础.
胡杨叶片基态渗透值的研究*
王君厚, 周士威, 刘奉觉
1990, 3(5): 499-502.
摘要: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渍化土地上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十年来,我国有些学者通过野外调查、田间试验等方法,对胡杨独特的抗盐性进行了广泛研究[1,2],但有关胡杨抗盐性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为了探讨胡杨的抗盐性机理,我们在1989年采用初始质壁分离法[3],对胡杨叶片的基态渗透值进行了研究.
植物染色体计数(五)
赵治芬, 王雅琴, 黄少甫
1990, 3(5): 503-508.
摘要:
自1988年至1989年,我们对14科20属的20种植物进行了体细胞的染色体计数工作,其中4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属首次报道.
竹卵圆蝽危害竹的养分变化
费学谦, 徐天森, 黎戊贤
1990, 3(5): 509-513.
摘要:
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是毛竹主要害虫之一[1],它的发生往往给竹林带来毁灭性的危害.毛竹受其危害后从下轮枝梢开始落叶,最后整株落叶枯死.为了解毛竹受害后体内的生化变化,探讨被害竹死亡原因,对受害程度不同的植株的碳、氮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
香樟树上的地衣状况对杭州市空气污染梯度的指示
DavidLHawksworth, 翁月霞
1990, 3(5): 514-517.
摘要:
在过去的25年,树木上的地衣已被广泛地用作空气污染状况的指示物,并已有大量的报道[1-5]主要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地区使用这一技术,在其他地区(包括香港)也可广泛应用[6].1987年5月11日至17日,英中双方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举办了“应用真菌学教程”培训班.在此期间,安排了这一实验.
世界林业科学研究的热点——参加国际林联第19次世界大会浅见
王豁然
1990, 3(5): 517-517.
摘要:
在国际林联第19次世界大会上,本人主要参加了学部专业和技术会议中第二学部的学术交流活动.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按树人工林的树种与种源选择》,摘要被收入论文集.
落叶松两种叶蜂的研究
张时敏, 黄孝运, 周淑芷
1990, 3(5): 518-523.
摘要:
1984~1985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带岭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和种子园内,发现有两种叶蜂幼虫混合危害,幼虫体均为绿色,很难区别.为弄清其种类,进行了室内群体和个体饲养观察.经鉴定为魏氏锉叶蜂和落叶松锉叶蜂,系国内新记录[1-3].现将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区别记述如下.
马尾松毛虫幼虫低密度种群空间分布型与落粪分布的研究
张旭, 周国法
1990, 3(5): 524-528.
摘要:
虫情监测是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直接观测虫情,常因树木高大而难以实现.对我国林业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已有较理想的模型[1],通过对林间落粪的调查来估计幼虫数.由于低密度虫情监测尤为困难,而用落粪作间接观测的价值就随之增加,林间一定时段内的落粪是幼虫种群在该时段内活动的结果,其分布则是该时段内种群分布的综合反映.可以设想,落粪分布与种群分布间存在一定关系.对落粪的调查取样,应建立在了解其分布特征的基础_L.为此,研究了低密度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及落粪分布的规律.
几种农药对细皮夜蛾毒杀试验初报
伍建芬, 黄增和
1990, 3(5): 529-532.
摘要:
细皮夜蛾(Selepa celtis Moore)近年来在广州地区发生严重,如八宝树(Duabangagranoliflora Roxb.ex DC.)每株树上常可达数千头.细皮夜蛾除危害八宝树外,还危害茶、板栗、梨、番石榴、人面子(Dracontomelon dao(Blanco)Merr.et Rolfe)、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Pers.)等.国内过去曾将枇杷黄毛虫(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Hampson)的学名误写为本种学名,致使两种害虫记述发生混乱.实际上,有关细皮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国内很少报道.为此,我们于1980~1982年在广州石牌,对此虫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红皮云杉叶锈病病原菌的研究
郭廷举, 杜亚琴, 郭思琪, 陈文颜, 银静华
1990, 3(5): 533-535.
摘要:
红皮云杉叶锈病发生在小兴安岭林区,该林区的地理位置是48°~48°43'N,12°23'~130°19'E,总面积 51.8万 ha(包括东风、新青林业局).此病害过去仅危害过伐林下层的幼龄林木,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近年来已扩展到5~10年生的人工林木及林间苗圃的苗木上,严重地影响云杉人工林的生长量和苗木产量,给林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图版Ⅰ-1).为此从1984~1986年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有关病原菌接种试验和生活史部分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中林院林业研究所开展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和优秀科研助手活动
程新娥
1990, 3(5): 536-536.
摘要:
为了推动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和鼓励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尽快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从1987年开始,每年进行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和优秀科研助手的学术活动.我所青年科技工作者踊跃申报,经研究室推荐,所评委会预选、答辩和评审,对获奖者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对其业务指导人颁发伯乐奖奖状.现将三年评选结果予以报道.
国际林联第19届世界大会简况
1990, 3(5): 537-537.
摘要:
1990年8月6~1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国际林联第19届世界大会,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名代表参加.我国经林业部批准出席大会的代表团成员共20人,由所在国选派参加的中国留学生13人,共33人,是历届林联大会我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中国林科院出席8名,他们是刘于鹤(团长)、洪菊生、蒋有绪、王豁然、朱石麟、朱焕明、傅懋毅、许煌灿、吴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