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11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对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突破口和途径的探讨
江泽慧
1998, 11(1): 1-6.
摘要: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在世纪之交,如何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肩负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实现林业建设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把林业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我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指示,扎扎实实地进行一次林业新科技革命,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希望所在。只有把林业新科技革命作为推动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大幅度提高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充分地显示林业在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本文侧重就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突破口和实现途径,谈几点探讨性意见。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尹光天, 许煌灿, 曾炳山, 周再知, 冯昌林
1998, 11(1): 7-15.
摘要: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其最适栽培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22℃,年降雨量>1500mm,≥15℃年积温>7000℃,最冷月均温>14℃,干旱月数少,几乎全年无霜冻;要求土层较深厚、肥沃和较湿润的土壤条件;采种处理后的种子可沙床播种催芽,亦可将种子置于低温高湿条件贮藏至翌年3月播种,湿砂层积催芽,安全可靠、发芽整齐、费用低廉,为生产上育苗的最佳催芽方法;适宜的光照、供水和施肥将促进单叶省藤苗高、叶数和叶面积的增长,提高苗木光合作用能力,加速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人工造林宜用营养杯苗实行林藤间种,种植密度为1200~1500丛/hm2,丛植3~4株,石梓、火力楠、木麻黄、马尾松等是实施间种的较佳上层树种;在25年经营期内,藤茎总产量11349.0kg/hm2,净收入42939.86元/hm2,内部收益率21.2%,收益成本比2.13,投资收回期10.3a,经营藤林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水分和温度对挪威云杉林枯枝落叶层浸提液pH值的影响
王彦辉, Peter Rademacher, Horst Fölster
1998, 11(1): 16-23.
摘要: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含水量和温度对富含NH4+的严重酸化挪威云杉林枯枝落叶层物质饱和浸提液pH值的影响,包括未分解层OL、半分解层OF和已分解层OH,在为期1a的实验期间内没有元素的输入、淋失和根系吸收,但可相对自由地进行气体交换。实验分4个水分处理(从几乎风干到各种被分解物的饱和含水量)和3个温度处理(年均温度分别为11.6、12.3、14.5℃).干旱使枯枝落叶浸提液pH值明显下降,极端干旱条件下H+饱和浸提量为初始值的2.2~2.7倍。为避免pH值急剧下降,枯枝落叶层的含水饱和度应维持在60%~80%。如果OL的含水饱和度小于30%,OF和OH小于50%,则浸提液pH值低于初始值。干旱条件下,富含NH4+的酸化枯枝落叶也会发生氨挥发,并且在pH值下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温度范围内,温度差别对pH值变化的影响很小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春季猛禽迁徙规律与气象关系的研究
侯韵秋, 李重和, 刘岱基, 范强东, 王黎, 裴晓鸣
1998, 11(1): 24-29.
摘要:
1987~1992年的春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地——山东省长岛、青岛,辽宁省老铁山地区,通过对几种主要猛禽的迁徙规律等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环志研究表明:春季猛禽迁徙发生在3月初至6月底,高峰时间出现在3月底至5月上旬。利用天气系统分析和气候统计方法,对部分猛禽迁徙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春季有利于猛禽迁徙的天气条件为风力3~5级偏南风的晴朗天气(南、西南、东南风共占87%)。早春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低温降雨天气,对在该地区越冬的猛禽或向北方迁徙至此的猛禽会造成一定伤亡。
桃综合贮藏保鲜技术研究Ⅰ.采收成熟度及采前处理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王贵禧, 宗亦臣, 梁丽松, 汪沂, 蒙盛华, 唐景云
1998, 11(1): 30-33.
摘要:
桃的采收成熟度与果实的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7~8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经贮藏后果面新鲜,果实硬而脆,褐变和腐烂少;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容易褐变和腐烂。采前1个月用100mg/kgGA3处理有利于提高桃果实的耐藏性,贮藏后处理果的硬度比对照高1倍;采前1~2d用500mg/kg朴海因处理大久保、京玉和燕红桃,贮藏好果率分别增加22.8%,22.9%和18.3%;采前用混合液(GA350mg/kg,2,4-D50mg/kg,多菌灵2000倍)处理可减慢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生理代谢,并能较好地保持品质,腐烂和褐变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7.7%和4.0%。
白蜡虫泌蜡研究Ⅰ.不同地理种源泌蜡比较
陈晓鸣, 陈勇, 周朝鸿, 王自力, 叶寿德, 王绍云
1998, 11(1): 34-38.
摘要:
本文对云南昆明、昭通和四川金口河三个不同地理种源白蜡虫的泌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虫泌蜡历时最长,泌蜡量最高,昭通虫泌蜡历时和泌蜡量次之,金口河虫泌蜡历时短,泌蜡量低。在泌蜡周期中,白蜡虫泌蜡有高峰期,昆明虫泌蜡高峰期在泌蜡后50d,昭通虫在泌蜡后30d,金口河虫在泌蜡后20d。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白蜡虫种群已产生了分化,昆明种虫与昭通种虫分化较小,昆明种虫和昭通种虫与金口河种虫的分化较大。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引种的初步研究
李云, 郑德璋, 陈焕雄, 廖宝文, 郑松发, 陈相如
1998, 11(1): 39-44.
摘要:
在海南、深圳红树林区引种孟加拉国优良速生树种无瓣海桑,均已开花结果。种子千粒重为14.41~14.88g,发芽率为90%~96%,1年生苗高为1.5m左右。海南无瓣海桑5年生平均高为9.2m,平均胸径为12.9cm,分别高出本地优势种海桑39.4%和26.5%,差异极显着。深圳2.5年生留圃幼树平均高为5.3m,优势树高为6.2m,平均胸径为4.7cm。种植1年后的幼林平均高为2.1m,平均地径6.3cm。对土壤、潮带及海水盐度适应性同海桑相似,抗寒性明显优于海桑属乡土种类,具有显着的引种潜力和利用前景。
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丝栗栲次生林类型与树种多样性研究
张建国, 叶芬, 盛炜彤, 詹有生, 童书振
1998, 11(1): 45-51.
摘要: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状态下,理论上3个优势树种丝栗栲、罗浮栲和木荷竞争的最终格局是:罗浮栲由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竞争能力差之故,首先衰退,其次是木荷,最终本区将形成丝栗栲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3)丝栗栲林在16a以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提高,当林龄在23a时达到最大,当林龄为36a时,多样性指标又随之下降;(4)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为:丝栗栲、罗浮栲、虎皮楠、红楠、木荷、山杜英、钩栲、野漆、刺毛杜鹃、野茉莉。这一排序结果反映了各树种在利用以光为主导因子的生态资源上的能力及其适应性幅度的大小。
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芽发生动态、施肥效应及其管理
何贵平, 陈益泰, 封剑文, 张新法, 关志山, 杜建辉
1998, 11(1): 52-57.
摘要:
在福建邵武地区杉木无性系采穗圃中,对4~6年生的采穗母株进行了连续3a的定株观测,以了解不同处理下母株萌芽、生长规律,并进行了采穗圃施肥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穗母株萌芽发生有较强的规律性,8月下旬全面清条后,9月为孕芽期,10月为芽条速生期,11月为芽条生长缓慢期,直至停止生长。母株全年萌生能力最强为4~5月,其次为8~9月;而萌条生长速度较快在6~7月,9月次之,且与月均温相关密切。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与施复合肥均比对照显着增产,且两肥种的增产效应无显着差异;以3月初和8月底两次施肥效果最好,全年四次产条量总的增产率为54.0%~56.9%,每次施用量以每公顷187.5~225kg的尿素或复合肥为宜。根据采穗母株的萌生规律,以及已有的树体管理、土肥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年三采三插三管”的采穗圃管理制度。
树干平均密度的估计方法研究
张会儒, 唐守正, 胥辉
1998, 11(1): 58-62.
摘要:
估计密度的一般统计模型为:y=bx+e,其中y为干重,x为体积,b为待估系数,即密度,e为误差。式中b值的估计,依据y的方差与x的关系的不同,有三种方法:(1)y的方差与x无关;(2)y的方差正比于x,即δyx2=xδ2;(3)y的标准差正比于x,即δyx=xδ。本文对这三种平均密度估计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用哑变量方法对树干不同部位、不同龄组之间密度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方法(1)能较理想地描述树干材及树皮的体积和干重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较小的误差估计;树干不同部位间密度总体上无显着差异,个别树种个别部位间有显着差异。不同龄组间密度无显着差异。据此,在利用材积密度法估计树干干重时,相同树种不同个体可以采用统一的平均密度值。
宁镇丘陵主要森林类型林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初步研究
曾曙才, 俞元春
1998, 11(1): 63-69.
摘要:
对宁镇丘陵区几种主要森林类型林下土壤中Fe、Mn、Cu、Zn、Mo、B等6种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以及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如土壤全N、速效P、速效K、有机质、pH和土壤颗粒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宁镇丘陵森林土壤中B、Zn、Mn等微量元素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属低B区;Fe、Mo、Cu全量较为丰富。除全Cu外,各元素全量在土层中的分布因元素种类和森林类型而异。该地区有效态B、Mo、Cu含量很低,均处于临界含量水平以下,有效Zn含量稍高,有效Fe、Mn特别丰富。Fe/Mn比例严重失调。各微量营养元素有效量主要受全量、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等因子影响。不同森林类型林下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异。
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产果力变异与选择研究
钟伟华, 黄少伟, 何昭珩, 周达, 胡斯林, 王金棒
1998, 11(1): 70-77.
摘要:
对英德火炬松种子园227个无性系产果量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株间以及年度间产果量变异很大,差异显着;产果量性状与高、径、材积生长性状呈弱相关,前后年度间以及与3年平均产量间则高度相关。产果量重复力在0.6以上,3~4年球果观察资料可以判断无性系产果能力,从25%~30%高产优系中再选择建立改良代种子园,与受选群体均值比,能提高产量64%~145%,甚至更高。
广西大青山实验基地森林立地评价与适地适树研究
汪炳根, 卢立华
1998, 11(1): 78-85.
摘要:
广西大青山实验基地森林立地划分是以地貌、土层厚度和林木生长状况为依据,把实验基地范围内的土壤划分成34个立地类型;森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是把所调查200个标准地的土壤水分、养分分级,结合基地20年生马尾松、杉木相应地位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评价立地类型质量优劣的指标;据此,将基地的森林立地质量分为5个等级。基地范围造林树种的选择则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质量优劣来确定,从而实现适地适树和地尽其力;这对于南方人工林,特别是营造多树种和集约经营作业的人工林,较为直观、实用。
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一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徐志宏, 何俊华
1998, 11(1): 86-88.
摘要:
本文报道产自湖北,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一新种,即短跗皂莫跳小蜂,新种Zaommoen-cyrtus brachytarsus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新种及我国已知另两种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桑天牛澳洲跳小蜂和云斑天牛卵跳小蜂的检索表,附新种特征图。
叉角厉蝽生物学特性研究
林长春, 王浩杰, 任华东, 洪长福
1998, 11(1): 89-93.
摘要:
叉角厉蝽是黑荆树林中害虫的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在福建省长泰县一年多代,饲养为不完整的3代,以第二代成虫于枯落叶下越冬,第三代若虫未完成发育。卵期平均9.06d;若虫5龄,平均历期21.3d,1龄植食,2~5龄及成虫捕食,仍观察到植食。饲养第一代成虫平均寿命29.5d。该虫捕食范围广泛,取食黑荆林中采集到的所有鳞翅目幼虫及部分虫种的蛹。
华北落叶松铜、钼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姚延梼, 张淑改, 许茂红
1998, 11(1): 94-98.
摘要:
对华北落叶松Cu、Mo元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各器官Cu、Mo元素含量差异较大,Cu元素含量以吸收根(10mm)最低,为4.95u/g;地上部分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排序依次为梢头、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干、多年生枝。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蔡飞, 陈爱丽, 陈启瑺
1998, 11(1): 99-106.
摘要:
青冈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主要的类型之一。本文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建德山区青冈林中主要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该区青冈林中的优势种青冈、石栎的种群结构呈现不规则的倒J字型,为间歇型种群。青冈种群的分布格局随着年龄增长从集群分布变化到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机制。本文还详细分析了群落中不同层次主要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原因,还对无性系青冈种群数量结构及其动态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林业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王冬梅, 孙保平, 刘敬军
1998, 11(1): 107-110.
摘要:
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物生存的源泉。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由于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证明,林业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始终是变生态、经济条件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也是发展山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措施,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小流域内的光、热、水、土资源生产潜力,创造更高的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已成为小流域治理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杉木DNA的简便提取方法
尤勇, 洪菊生
1998, 11(1): 111-113.
摘要: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较少,其近缘种的研究也较少。为了开展杉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应解决杉木DNA的提取。
香榧花芽分化与核酸的关系研究初报
苏梦云, 周国璋
1998, 11(1): 114-117.
摘要:
香榧(Toreya grandis Fort.exLindl.)是我国着名的珍稀干果,雌雄异株,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授粉。由于香榧童期较长(大约需20a左右才开花),如何促进提早开花结实已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必须先研究香榧花芽分化及成花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