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Gustafson E J, Parker G R.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cover p roportion and indices of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J]. Landscape Ecology, 1992, 7: 101 - 110
[3] Turner M G.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 rocess[J]. Annu Rev Ecol Syst, 1989, 20: 171 - 197
[4] 李哈滨, Franklin J F. 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的新概念构架[J]. 生态学进展, 1988, 5 (1) : 23 - 33
[5] 伍业钢,李哈滨.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M] / /当代生态学博论.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30 - 39
[6] 陆元昌,陈敬忠,洪玲霞,等.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在森林景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 (1) : 31 - 35
[7] 孙晓娟,范文义,蔡体久. 基于GIS平台的公别拉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景观格局与功能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 ( 2) : 257- 262
[8] 洪玲霞,陆元昌,雷相东. 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分类及景观变化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 (6) : 717 - 725
[9] 郭 明,肖笃宁,李 新. 黑河流域酒泉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 2006, 26 (2) : 457 - 466
[10] 李正国,王仰麟,张小飞,等. 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动态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11) : 2066 - 2070
[11] 丁圣彦,张明亮. 1988—2002 年开封市景观动态变化[J]. 地理研究, 2005, 24 (1) : 28 - 37
[12] 宋艳暾,余世孝,李 楠. 深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类型转化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4) : 788 - 794
[13] 国家林业局.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14] 傅伯杰.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 1995,15 (2) : 113 - 120
[15] 刘彦随. 基于景观类型格局的退化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 干旱区地理, 1998, 21 (4) : 28 - 33
[16] 任志远. 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试验研究[J]. 干旱区地理, 1999, 22 (3) : 64 - 69
[17] 王教育.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景观空间格局遥感分析[J]. 干旱环境监测, 1997, 11 (4) : 203 - 205
[18] 张 明. 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00, 19 (1) : 30 - 36
[19] 赵景柱.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J]. 生态学报,1990, 10 (2) : 182 - 186
[20]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4 - 48
[21] 肖笃宁. 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