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inillos V,Cuevas J.Standardization of the fluorochromatic reaction test to assess pollen viability[J].Biotech Histochem,2008,83(1):15-21
[2] 朱惜晨,王 静,静 恒,等.芍药花粉生活力测定与杂交亲本选择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21-123
[3] 张 颖,罗凤霞,年玉欣,等.矮牵牛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J].种子,2005,24(8):26-28
[4] 王旭军,吴际友,程 勇,等.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初探[J].浙江林业科技,2007,27(5):51-53
[5] 王兵益,王 伟,丁开宇.滇牡丹花粉贮藏方法的探索[J].云南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植物学专辑):109-110
[6] 贾文庆,刘 宇,李占明,等.牡丹花粉生活力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94-4296
[7] 张亚利,曾宪宝,晏晓兰,等.梅花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和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05(6):84-86
[8] 年玉欣,罗凤霞,张 颖,等.测定百合花粉生活力的液体培养基研究[J].园艺学报,2005,32(5):922-925
[9] 李宗艳,万晓敏,唐 岱,等.黄牡丹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3):285-289
[10] 韩 丽,张秀新,王新建,等.牡丹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379-382
[11] 沈海龙.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7
[12] 王 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8,396-398,402
[13] 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植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