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巫志龙,周成军,周新年,等.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3,26(5):609-615.
[2] 马 琳,梁 军,周国英,等.昆嵛山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9):50-51,54.
[3] 惠刚盈,李 丽,赵中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07,27(11):4717-4728.
[4] 惠刚盈,克劳斯·冯佳多.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惠刚盈,克劳斯·冯佳多,胡艳波,等.结构化森林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夏富才,赵秀海.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分空间结构[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16(4):529-534.
[7] 侯红亚,王立海.小兴安岭红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J].森林工程,2012,28(1):1-5.
[8] 赵中华,惠刚盈,胡艳波,等.基于大小比数的林分空间优势度表达方法及其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1):78-81.
[9] Moeur,M. Characterizing spatial patterns of trees using stem-mapped data[J].For Sci,1993,39(4):756-775.
[10] 汤孟平.森林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经营模型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3.
[11] 俞 平.杉木萌芽更新技术与调查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5):20-23.
[12] Hui G Y, v Gadow K. Das Winkelmass-Theoretische überlegungen zum optimalen Standardwinkel[J]. Allgemeine Forstu Jagdzeitung, 2002,173(9):173-177.
[13] 于政中.森林经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14] 惠刚盈,赵中华,胡艳波.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15] 安慧君.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M]//唐守正.东北天然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47-553.
[16] 郝云庆,王金锡,王启和,等.崇州林场柳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