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同培, 石军义, 马丽莎, 等. 中国竹类图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2] 林树燕, 邵丽娟, 李 洁, 等. 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26(3):68-74.
[3] 李 洁. 孝顺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4] 王雨珺, 罗 剑, 陈楠楠, 等. 绵竹花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4):492-49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7.04.002
[5] 唐国建, 杨金梅, 丁雨龙, 等. 青丝黄竹花形态与结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40(2):71-75.
[6] 林树燕, 赵 荣, 王曙光, 等. 异叶苦竹花粉管生长及双受精过程(英文)[J].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35(11):2197-2203.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15.11.2197
[7] 朱 勇. 绿竹花器的结构与形态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13, 32(3):19-22.
[8] 孙立方, 郭起荣, 王 青, 等. 毛竹花器官的形态与结构[J]. 林业科学, 2012, 48(11):124-129. doi: 10.11707/j.1001-7488.20121120
[9] 林树燕, 丁雨龙. 鹅毛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5):907-914. doi: 10.3969/j.issn.1000-4025.2012.05.010
[10] 王曙光, 普晓兰, 丁雨龙. 巨龙竹生殖器官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J]. 植物研究, 2006, 26(3):270-274. doi: 10.3969/j.issn.1673-5102.2006.03.006
[11] 何奇江, 汪奎宏, 华锡奇, 等. 雷竹花穗和花器的观察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03, 23(2):10-11.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03.02.003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13] 周益权, 顾小平, 李本祥, 等. 川南地区3种丛生竹竹秆特性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 30(1):45-50.
[14] 刘广路, 范少辉, 苏文会. 丛生竹生长特性及管理技术研究进展[J]. 竹子研究汇刊, 2011, 30(3):43-48. doi: 10.3969/j.issn.1000-6567.2011.03.009
[15] 钟章成, 苏智先. 缙云山慈竹种群生物量结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1991, 15(3):240-251.
[16] 沈晓君, 刘明勇. 慈竹、西风竹、硬头黄竹整杆带兜埋杆育苗试验[J]. 竹子研究汇刊, 1997, 16(4):37-39.
[17] 夏载深, 李秋枫. 硬头黄竹生长规律观察研究[J]. 重庆林业科技, 1991(2):12-18.
[18] 张汉尧, 刘小珍, 孙茂胜, 等. 云南部分竹种形态标记数量分类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5, 32(2):31-33.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05.02.008
[19] 贾举庆, 胡尚连, 孙 霞, 等. 四川2种丛生竹木质素和纤维含量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1):197-200. doi: 10.3321/j.issn:1000-4025.2007.01.035
[20] 胡尚连, 陈其兵, 蒋 瑶, 等. 四川不同地区3种丛生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 2008, 35(3):185-188.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08.03.043
[21] 胡尚连, 郭晓艺, 曹 颖, 等. 四川慈竹和硬头黄木质素含量及G与S比值的研究[J]. 林业科技, 2008, 33(4):17-19. doi: 10.3969/j.issn.1673-3290.2008.04.007
[22] 胡尚连, 蒋 瑶, 陈其兵, 等. 四川不同地区硬头黄竹RAPD和ISSR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1):23-26.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09.01.007
[23] 胡尚连, 蒋 瑶, 陈其兵. 四川4个地区硬头黄竹维管束和纤维特性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10, 37(2):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10.02.025
[24] 樊汝汶, 尤录祥. 北美鹅掌楸和中国鹅掌楸种间杂交胚胎学[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6, 20(1):1-5.
[25] 杜 凡, 薛嘉榕, 杨宇明, 等. 15年来云南竹子的开花现象及其类型研究[J]. 林业科学, 2000, 36(6):51-68.
[26] McClure F A, 洪效训. 竹子的生殖相(上)[J]. 竹子研究汇刊, 1982(2):104-116.
[27] 耿伯介. 试论竹类的花序及其演变[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6, 4(4):323-336.
[28] 林树燕, 万雅雯, 傅华君, 等. 竹类植物花序建成及花序类型修正[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 42(6):1-6.
[29] 林树燕.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0] 庞延军, 喻富根, 胡成华, 等. 爬竹雄蕊发育异常的初步观察[J]. 竹子研究汇刊, 1994, 10(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