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爱云, 陈 钦, 雷日平, 等. 锥栗栽培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差异的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01, 19(4):5-7.
[2] 吴连海, 龚榜初, 赖俊声, 等.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07, 29(1):33-37.
[3] 马海泉, 江锡兵, 龚榜初, 等. 我国锥栗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J]. 浙江林业科技, 2013, 33(1):62-67.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13.01.014
[4] 陈学森, 王 楠, 张宗营, 等. 关于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若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55(17):3395-3410.
[5] 林 萍, 王开良, 姚小华, 等. 普通油茶杂交子代幼林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 37(12):31-38.
[6] 谢 欢, 王中堂, 李明玥, 等. 枣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22, 40(2):125-134.
[7] 韩 飞, 赵婷婷, 刘小莉, 等. 山梨猕猴桃与中华猕猴桃种间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4):505-512.
[8] 郑瑞杰. 中日杂交栗“高见甘”选育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16(2):12-14.
[9] 王德永, 李喜运, 曲 晖, 等. 辽栗10号、辽栗15号、辽栗23号选育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03(2):6-7 + 16.
[10] 张树航, 李 颖, 王广鹏, 等. 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 2016, 20(4):55-56.
[11] LY/T 1851-200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板栗[S].
[12] NY/T 2328-2013,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板栗[S].
[13] 赖俊声, 吴连海, 周仙根, 等. 锥栗果实经济性状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06, 24(4):46-49. doi: 10.3969/j.issn.1003-8981.2006.04.009
[14] 苏欣欣, 肖 洋, 胡晓航, 等.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糖用甜菜品种的适应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39-4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269
[15] 黄宏文. 从世界栗属植物研究的现状看中国栗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16(2):171-176.
[16] WESTBROOK J W, JAMES J B, SISCO P H,et al.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cinnamomi in American chestnut (Castanea dentata) backcross populations that descended from two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sources of resistance[J]. Plant disease, 2019, 103(7): 1631-1641. doi: 10.1094/PDIS-11-18-1976-RE
[17] CRADDOCK J H, PERKINS M T. Chestnut (Castanea spp. Miller) Breeding[M]//Advances in Plant Breeding Strategies: Nut and Beverage Crops. Springer, Cham, 2019: 105-156.
[18] 时兴春, 童本群, 王德永, 等. 抗虫、丰产、早实板栗新品种——中日一号[J]. 落叶果树, 1996, 28(4):24-25.
[19] 明桂冬, 柳美忠, 沈广宁, 等.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推广的板栗良种与栽培技术要点[C]. 干果研究进展(3). 2003: 105-109.
[20] 郭 燕, 张树航, 李 颖, 等. 早实高产板栗新品种‘冀栗1号’的选育[J]. 果树学报, 2017, 34(8):1065-1068.
[21] 李 颖, 王广鹏, 张树航, 等. 板栗新品种‘明丰2号’[J]. 林业科学, 2015, 51(11):145.
[22] 李艳民, 袁德义, 肖诗鑫, 等. 不同锥栗优系亲本特性及杂交子代生长效应[J]. 经济林研究, 2019, 37(2):156-162.
[23] 章平生, 江锡兵, 龚榜初, 等. 板栗与锥栗杂交F1代叶片表型变异及杂种优势研究[J]. 植物研究, 2021, 41(2):281-293.
[24] 龚榜初, 谢碧霞, 吴连海, 等. 锥栗种内表型性状变异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8(5):706-712.
[25] 李颖林, 董蒙蒙, 陈 辉, 等.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 38(3):36-43.
[26] 武晓红, 陈雪峰, 景晨娟, 等. 杏杂交后代果实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31(10):45-51.
[27] 邓聚龙. 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39-74.
[28] 崔博文, 乔 光, 范付华, 等. 不同种源马尾松种质耐低磷的主成分与灰色关联度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8):49-56.
[29] 杨 璐, 卢晓丽, 程 平, 等.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桑葚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54(5):862-870.
[30] 江锡兵, 滕国新, 范金根, 等. 长江中下游区板栗主栽品种果实表型和品质综合评价[J].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1):70-8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