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竹林养分循环Ⅰ.毛竹纯林的叶凋落物及其分解

傅懋毅 方敏瑜 谢锦忠 陈艳芳 王惠雄

引用本文:
Citation:

竹林养分循环Ⅰ.毛竹纯林的叶凋落物及其分解

NUTRIENT CYCLING IN BAMBOO STANDS Ⅰ. LEAF LITTER AND ITS DECOMPOSITION IN PURE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STANDS

  • 摘要: 在我国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主要产区的四片试验地上,随机布置了21个区组90个集叶斗,持续观察3a,以研究林内叶凋落物的动态。在相同立地上,又用同样方法布置20个区组400个落叶分解袋,通过林地潜育定期采集潜育样和样袋中残留物养分含量分析等方法,研究凋落物分解时的失重速率和N、P、K、Ca、Mg等养分元素的反馈。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叶凋落物量在其年变化周期中有两个高峰期,峰值的出现时间由于立地条件的不同迟早不一。第一高峰值所代表的叶凋落物量因林分的生长特性不同其占全年总量的百分数变动于17-56%之间。竹叶凋落物在分解时其失重速率在初始期变化较快,但经20周林地潜育后渐趋稳定;养分的反馈情况因元素的不同而异,一些大量元素在其向土壤释放前于凋落物分解后的残留物中先有一个累积阶段。
  • [1] 张清海叶功富林益明 . 滨海沙地木麻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的动态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55-549.
    [2] 任立宁刘世荣王一蔡春菊栾军伟陈琛 . 毛竹和林下植被芒箕凋落物分解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5): 91-9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5.012
    [3] 王健敏陈晓鸣刘娟杨子祥段兆尧和玉华陈飞 . 松墨天牛对云南松的分解作用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6): 756-760.
    [4] . 闽北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功能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59-265.
    [5] 余林范少辉苏文会刘蔚漪封焕英 . 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3): 355-359.
    [6] 曹永慧周本智葛晓改倪霞王小明 . 毛竹比叶质量时空变化及对截雨干旱的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6): 31-3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6.005
    [7] 曹群根傅懋毅李正才 . 毛竹林凋落叶分解失重及养分累积归还模式.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3): 303-308.
    [8] 陈瑶汪来发朴春根朱天辉申相澈郑荣镇 . 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松树伐桩木腐菌的筛选.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4): 548-554.
    [9] 施建敏郭起荣杨光耀 . 毛竹光合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5): 551-555.
    [10] 施建敏郭起荣杨光耀 . 毛竹蒸腾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1): 101-104.
    [11] 洪顺山胡炳堂江业根 . 毛竹营养诊断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1): 15-24.
    [12] 胡炳堂洪顺山 . 毛竹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4): 368-374.
    [13] 陈金林张献义叶长青梁文焰张碧松李启鹏 . 毛竹林高产施肥技术探讨.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323-327.
    [14] 单雪萌王思宁朱成磊高志民 . 毛竹 PeCPD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5): 58-6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5.008
    [15] 李雁群 . 毛竹活立竹竹杆创口的伤流.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1): 108-110.
    [16] 汪奎宏裘福庚蔡纫秋 . 毛竹主要营林措施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1): 30-37.
    [17] 李正才傅懋毅姜景民杨校生肖基浒 . 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654-659.
    [18] 崔凯何彩云张建国廖声熙 . 毛竹茎秆组织速生的时空发育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4): 425-431.
    [19] 彭镇华刘贯水李潞滨 . 磁珠富集法开发毛竹SSR标记引物.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6): 743-748.
    [20] 齐飞艳彭镇华胡陶高健 . 毛竹花期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332-33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82
  • HTML全文浏览量:  341
  • PDF下载量:  110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8-10-28
  • 刊出日期:  2012-12-04

竹林养分循环Ⅰ.毛竹纯林的叶凋落物及其分解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摘要: 在我国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主要产区的四片试验地上,随机布置了21个区组90个集叶斗,持续观察3a,以研究林内叶凋落物的动态。在相同立地上,又用同样方法布置20个区组400个落叶分解袋,通过林地潜育定期采集潜育样和样袋中残留物养分含量分析等方法,研究凋落物分解时的失重速率和N、P、K、Ca、Mg等养分元素的反馈。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叶凋落物量在其年变化周期中有两个高峰期,峰值的出现时间由于立地条件的不同迟早不一。第一高峰值所代表的叶凋落物量因林分的生长特性不同其占全年总量的百分数变动于17-56%之间。竹叶凋落物在分解时其失重速率在初始期变化较快,但经20周林地潜育后渐趋稳定;养分的反馈情况因元素的不同而异,一些大量元素在其向土壤释放前于凋落物分解后的残留物中先有一个累积阶段。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