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沙土温度的变化特征

崔向慧 王兵 高志海 纪永福

引用本文:
Citation: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沙土温度的变化特征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荒漠化发生机制与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研究"(39990490)

  • 中图分类号: P423.3

Research 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Soil Temperature at the Transitional Zone of Oasis-desert in Minqin

  • CLC number: P423.3

  • 摘要: 根据在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连续实测资料,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地区沙土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样带上,红柳沙包、白刺沙包和流动沙丘上的土温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动态以及垂直变化规律;与红柳和白刺沙包相比,流动沙丘地表层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日较差达30.4℃,而且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变化也非常快;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层内温度的昼夜变化与地表温度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最大和最小温度来临时间上的延迟以及土温变化幅度的大小上,在5cm土层土温的昼夜变化相对剧烈,温波振幅大,而到80cm处,沙土温度的昼夜变化幅度接近于0;影响沙土温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植被盖度、气象因子及沙土本身的热状况和水分条件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气温和日照与沙土表层温度的关联度最好,分别是0.833和0.726,说明辐射热能对土温影响很大。
  • [1] 姚爱冬车腾腾姜丽娜冯益明 . 甘肃民勤县荒漠化区未利用地的遥感分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2): 195-200.
    [2] 王鸣远姚云峰王林和 . 额济纳荒漠绿洲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6): 673-678.
    [3] 程致力高尚武王志刚 . 人工绿洲防护林体系对沙尘控制作用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5): 483-488.
    [4] 王葆芳赵英铭王志刚江泽平杨晓晖 . 干旱区人工绿洲不同农田防护林模式防护效应及相关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707-712.
    [5] 黄寿波周子康傅懋毅傅金和 . 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土温变化特征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2): 147-151.
    [6] 周士威 . 恢复胡杨、梭梭和柽柳荒漠林创新路.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3): 249-249.
    [7] 吴波 . 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2): 195-202.
    [8] 吴波苏志珠杨晓晖刘文鞠洪波刘燕 .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90-496.
    [9] 李慧卿赵秀莲张景波李慧勇江泽平张洪江 .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不同灌溉模式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2): 158-162.
    [10] 王兵崔向慧白秀兰马全林 . 荒漠化地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动态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2): 143-149.
    [11] 李建法宋湛谦 . 荒漠化治理中应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479-483.
    [12] 孙荣华刘玉山刘志和宋维嘉牛月英 . 沙质荒漠化土地生物沙障结构与配置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125-128.
    [13] 张玉贵F.R.Beernaert刘华 . TM影像的计算机屏幕解译和荒漠化监测.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6): 599-606.
    [14] 李晓松吴波范文义王刚杨洪晓王妍 . 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荒漠化信息提取———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2): 192-198.
    [15] 王学全卢琦 . 青海共和盆地虚拟水消费及其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46-450.
    [16] 綦艳林朱雅娟贾志清史军辉 . 荒漠河岸林2种典型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3): 327-333.
    [17] 朱雅娟贾子毅吴波卢琦姚斌 . 模拟增雨对荒漠灌木白刺枝叶生长的促进作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626-631.
    [18] 任昱吴波卢琦何季刘明虎姚斌 . 荒漠植物白刺叶片气孔性状对模拟增雨的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6): 865-870.
    [19] 陈婕高德强徐庆郝玉光马迎宾张蓓蓓 . 西鄂尔多斯荒漠夏季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6): 911-918.
    [20] 李耀斌张远东顾峰雪刘世荣 . 中国温带草原和荒漠区域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敏感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1-1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4.00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85
  • HTML全文浏览量:  204
  • PDF下载量:  126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6-30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沙土温度的变化特征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
  • 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 武威 73300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荒漠化发生机制与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研究"(39990490)

摘要: 根据在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连续实测资料,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地区沙土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样带上,红柳沙包、白刺沙包和流动沙丘上的土温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动态以及垂直变化规律;与红柳和白刺沙包相比,流动沙丘地表层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日较差达30.4℃,而且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变化也非常快;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层内温度的昼夜变化与地表温度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最大和最小温度来临时间上的延迟以及土温变化幅度的大小上,在5cm土层土温的昼夜变化相对剧烈,温波振幅大,而到80cm处,沙土温度的昼夜变化幅度接近于0;影响沙土温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植被盖度、气象因子及沙土本身的热状况和水分条件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气温和日照与沙土表层温度的关联度最好,分别是0.833和0.726,说明辐射热能对土温影响很大。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