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青海云杉林昆虫群落垂直结构研究

汪有奎 杨全生 倪自银 蒋志成 刘勋才 王零

引用本文:
Citation:

青海云杉林昆虫群落垂直结构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科技支撑项目(编号:林计发[1999]241号)

Investigation of Vertical Structure of Insect Community in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 摘要: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在青海云杉寄生或取食的昆虫多数种类为单食性或寡食性,少数种类为多食性,取食或寄生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昆虫大多数为多食性,少数种类为寡食性,较少为单食性。多数种类的取食部位较为固定,但也有许多种类可以在几个部位取食。
  • [R]. 张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996: 1~122

    [2] 李德成. 森林昆虫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108~109

    [3] 萧刚柔. 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 [M].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54~59

    [R]. 武威: 武威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1992: 3~35

    [5] 宋永昌. 植被生态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90~142

    [6] Coulson R N,Witter J A. 森林昆虫学[M]. 黄竞芳,张执中,陈树椿,译.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427~462

    [7] 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85~394

    [8] 汪有奎,李晓明,白志强.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鼠普查成果汇编

    [9] 尹承陇,汪有奎,张耀荣,等.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2000: 5~8

    [10] 余吉河,何长年,韩登俊,等. 青海云杉嫩梢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技术报告

    [11] 刘兴聪. 青海云杉[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2: 350~387

    [12] 汪有奎,傅辉恩,胥明肃,等. 云杉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19 (2) : 74~78

    [13] 北京林学院. 土壤学(上册)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5:75~79

    [14] 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1~204

    [15] 汪有奎,袁虹. 祁连山森林健康的保护与恢复策略技术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4 (2) : 159~165

    [16] 汪有奎,尹承陇,白志强,等1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保护利用[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 (4) : 416~422

  • [1] 周繇郭元涛曲再春丁云瑞仇程萍袁永孝于俊林 . 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树木多样性及经济价值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5): 601-608.
    [2] 宋东辉宋淑梅张作刚贺运春王建明李玉社 . 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及杀虫活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6): 628-632.
    [3] .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4] 杨海龙李迪强朵海瑞马 剑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与黔金丝猴生境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393-398.
    [5] 党宏忠周泽福赵雨森杨洪学 .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39-44.
    [6] 石金莲李俊清李绍泉王碧春 .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6): 720-725.
    [7] 于德江郑依国孙晨辉赵琛靳英华张立军李金功刘丽杰 .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致灾状况调查与致灾因子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03-11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2
    [8] 张文泉刁松锋孙晓薇罗国涛徐睿苏胜荣 .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种棉革菌外生菌根形态描述和分子鉴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5): 176-18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5.024
    [9] 周繇 . 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590-597.
    [10] 周繇 . 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6): 731-740.
    [11] 宋爱云刘世荣史作民董林水刘京涛 . 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67-772.
    [12] 何友均崔国发邹大林郑杰董建生李永波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41-245.
    [13] . 重庆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地表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2): -.
    [14] 曹基武刘春林刘昭息 .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74-378.
    [15] .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河岸林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157-164.
    [16] 陈晓熹李群黄久香黄清华陈流保杨新东王发国许涵 .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5): 77-8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5.010
    [17] 朱学灵崔向慧刘晓静 .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林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林群落幼苗库动态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5): 572-578.
    [18] 许伊敏龚粤宁习丹李炯旷远文王发国 . 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中11种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6): 759-765.
    [19] .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20] .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45
  • HTML全文浏览量:  239
  • PDF下载量:  160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12-06

青海云杉林昆虫群落垂直结构研究

  • 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张掖 734000
  • 2. 甘肃省甘州区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甘肃张掖 734000
  • 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保护站, 甘肃天祝 733200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科技支撑项目(编号:林计发[1999]241号)

摘要: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在青海云杉寄生或取食的昆虫多数种类为单食性或寡食性,少数种类为多食性,取食或寄生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昆虫大多数为多食性,少数种类为寡食性,较少为单食性。多数种类的取食部位较为固定,但也有许多种类可以在几个部位取食。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