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的时空变化规律

段爱国 张建国 张俊佩 王军辉

引用本文:
Citation: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的时空变化规律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西南困难立地抗逆性优良乔灌木树种选择及快繁技术试验示范”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Water Poten tia l of theMa in Tree Spec iesfor Vegeta tion Restora tion in the Dry-hot Va lleys of the Jin sha River

  • 摘要: 2005年和200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选择不同季节的典型晴天测定了18个试验树种的叶水势,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曲线均有一个明显的高峰,绝大多数呈单峰状分布,高峰值大多数出现在下午14: 00;干热生境中的树种具有丰富的叶水势多样性。(2)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树种的叶水势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所有树种均表现为3月份叶水势大于5月份叶水势以及5月份叶水势小于10月份水势, 5月干热胁迫的加深加剧了树种间水势的进一步分化,而雨季后干热胁迫的解除能降低分化的程度;各树种叶水势日变化在干热的5月份变动幅度最小。(3)各树种叶水势与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分别呈负、正、负相关,相关性可由线性方程予以恰当描述。(4)不同海拔区域所引起的环境因子与物候的差异能影响到某些树种水势的日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规律;以坡位而言,相对低的坡位有利于各树种叶水势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印楝在3种混交模式中叶水势高低依次为:印楝与大叶相思>印楝与银合欢>印楝与久树,这种排序与印楝所受到的竞争强烈程度紧密相关,极度的干热环境降低了不同混交模式对植物水势的影响程度;灌溉有利于缓解或解除5月极度干热所形成的水分胁迫。
  • [1] 张荣祖.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2] 吴征镒. 云南植被[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503~509

    [3] 刘刚才,刘淑珍.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土地荒漠化程度的土壤评判指标确定[J]. 土壤学报, 1999, 36 (4) : 559~563

    [4] 周蛟,马焕成,胥辉. 元谋干热河谷引种造林试验及树种选择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 20 (2) : 78~84

    [5] 张信宝,杨忠,张建平,等. 元谋干热河谷坡地岩土类型与植被恢复分区[J]. 林业科学, 2003, 39 (4) : 16~22

    [6] 杨再强,谢以萍.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技术模式的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 2003 (4) : 28~29

    [7] 李昆,张春华,崔永忠,等.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 (5) : 555~563

    [8] 袁远亮,孙辉.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黑荆树引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 (4) : 99~100

    [9] 高洁. 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作用光抑制的防御机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10 (3) : 286~291

    [10] 张建国,李吉跃,沈国舫. 树木耐旱特性及其机理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11] 汤章城.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植物对干旱的反应和适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7 (4) : 1~7

    [12] 赵平.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 (11) : 2031~2036

    [13]

    TurnerN C. Drought resistance and adap tation to water deficits incrop p lants[A]. In: Harry M. Stress Physiology in Crop Plants[C]. New York: JohnWiley and Sons, 1979: 343~372
    [14] 郭连生,田有亮. 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 生态学报, 1992, 12 (1) : 47~52

    [15] 沈允钢,施教耐,许大全. 动态光合作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 [1] .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树种盆栽苗蒸腾耗水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2] 杨振寅苏建荣罗栋李正红陈晓鸣 .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4): 563-568.
    [3] 李江刘仁林叶晓燕朱艳 . 冶铅区植被变化及残留植物耐铅性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1): 64-68.
    [4] 陈天程瑞梅肖文发沈雅飞曾立雄王丽君孙鹏飞张萌 . 三峡库区秭归段消落带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5): 22-3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5.003
    [5] 罗明没毛姣艳师睿李玮胡斌冯德枫 . 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土壤颗粒态有机碳氮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1): 40-4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1.005
    [6] 孙翠玲苏铁成郭玉文 . 矿山矸石台地植被恢复栽培模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3): 356-361.
    [7] 李少华王学全高琪包岩峰尹书乐 . 植被恢复对高寒沙区土壤性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4): 553-559.
    [8] 董茜王根柱庞丹波董亮张梅刘玉国万龙周金星 . 喀斯特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69-17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9
    [9] 张留恩廖宝文管伟 . 淇澳岛寒害致死海桑林迹地恢复早期植被特征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33-38.
    [10] 王冰张金钰孟勐张秋良 . 基于EVI的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2): 32-4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2.004
    [11] 彭镇华董林水张旭东周金星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策略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71-478.
    [12] . 水分胁迫下2种沙枣的抗旱性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3] 张春华李昆崔永忠谢正伦杨文生施永泽 . 川楝苗木失水处理对其活力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70-74.
    [14] 李荣生许煌灿尹光天杨锦昌李双忠 .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3): 366-371.
    [15] 李昆孙永玉张春华崔永忠 .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8个造林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488-494.
    [16] 张炜银陶建平 .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自然封育灌丛群落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4): 515-519.
    [17] 王景燕胡庭兴龚伟宫渊波 . 川南坡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微生物和酶活性对退耕模式的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50-755.
    [18] 李昆曾觉民 .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蒸腾作用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3): 244-250.
    [19] 李昆张春华崔永忠赵一鹤施永泽 .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555-563.
    [20] 李昆曾觉民赵虹 .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树种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1): 103-1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15
  • HTML全文浏览量:  231
  • PDF下载量:  11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8-02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的时空变化规律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西南困难立地抗逆性优良乔灌木树种选择及快繁技术试验示范”

摘要: 2005年和200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选择不同季节的典型晴天测定了18个试验树种的叶水势,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曲线均有一个明显的高峰,绝大多数呈单峰状分布,高峰值大多数出现在下午14: 00;干热生境中的树种具有丰富的叶水势多样性。(2)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树种的叶水势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所有树种均表现为3月份叶水势大于5月份叶水势以及5月份叶水势小于10月份水势, 5月干热胁迫的加深加剧了树种间水势的进一步分化,而雨季后干热胁迫的解除能降低分化的程度;各树种叶水势日变化在干热的5月份变动幅度最小。(3)各树种叶水势与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分别呈负、正、负相关,相关性可由线性方程予以恰当描述。(4)不同海拔区域所引起的环境因子与物候的差异能影响到某些树种水势的日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规律;以坡位而言,相对低的坡位有利于各树种叶水势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印楝在3种混交模式中叶水势高低依次为:印楝与大叶相思>印楝与银合欢>印楝与久树,这种排序与印楝所受到的竞争强烈程度紧密相关,极度的干热环境降低了不同混交模式对植物水势的影响程度;灌溉有利于缓解或解除5月极度干热所形成的水分胁迫。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