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木根系营养元素的特征分析

辛学兵 孔庆云 方江平

引用本文:
Citation: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木根系营养元素的特征分析

  • 基金项目:

    国家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资助项目

Ana lysis on Nutr ient Character istics in the Root System ofAbies georgei var. sm ith ii in Mount Sejila of Tibet

  • 摘要: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根系的养分总含量在不同方向的大小顺序为:南>西>东>北,其中N、K、Fe、Mn等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粗度级的根系,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养分总含量大小顺序为细根>中根>粗根,细根的总养分含量是粗根的1. 46倍,其中N、Mg、Fe、Mn元素的规律性较强;随根系长度的增加,养分总含量也在增加,特别是在细根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单株林木根系养分贮量受生物量的大小和养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养分贮量的分布顺序是中根>粗根>细根,各元素在根系中的贮量大小依次为: N > K >Mg > Ca >Mn > P > Cu >Na > Fe > Zn,贮量范围在1. 13~165. 21 g之间。单位面积冷杉林木根系中大量元素贮量与华山松、锐齿栎和油松相比,只有N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Mg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和油松,其它元素均低于这些树种。
  • [1] 马钦彦. 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A]. 见:周晓峰.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4: 500~508

    [2] 单建平,陶大立,王淼,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细根周转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4 (3) : 241~245

    [3] 张硕新,雷瑞德,刘广全.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营养循环[J].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6, 11 (增) : 115~120

    [4] 叶功富,黄宝龙. 木麻黄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22 (1) : 5~8

    [5] 刘茜,项文化,蔡宝玉,等. 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J]. 林业科学, 1998, 34 (3) : 11~17

    [6] 刘增文,李雅素. 黄土丘陵区柠条林地养分状况及其循环规律[J]. 生态学杂志, 1997, 16 (6) : 27~29

    [7] 刘增文,李玉山,刘秉正,等. 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与动态模拟[J].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8, 13 ( 2) :34~40

    [8] 陈辉. 经济林木生物量与养分循环规律和营养研究概述[J]. 经济林研究, 1999, 17 (3) : 47~49

    [9] 李志辉,李跃林,谢耀坚. 巨尾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分布和循环的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 20 (3) : 11~19

    [10]

    Edward A G, Pamela A M. Net p rimary p roductivity and nutrientcycling across a mesic to wet p recip itation gradient in Hawaiianmontane forest[J]. Oecologia, 2001, 128: 431~442
    [11]

    Attiwill PM , Guthrie H B,Leuning R. Nutrient cycling in a Eucalyptus obliqua forest I. litter p roduction and nutrient return [J].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1978, 26 (1) : 79~91
    [12]

    Sayer1 E J, Tanner1 E V J, Cheesman A W. Increased litterfallchanges fine root distribution in a moist trop ical forest [J]. Plantand Soil, 2006, 281 (1 - 2) : 5~13
    [13] 林德喜,刘开汉,罗永发. 尾叶桉营养元素动态和循环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8 (2) : 148~153

    [14] 肖祥希. 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特性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0, 27 (4) : 14~18

    [15] 张金文. 尾叶桉养分循环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 20(1) : 3~7

    [16] 林开敏,洪伟,俞新妥,等.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21 (1) : 28~31

  • [1] 孔庆云辛学兵黄界 .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树冠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807-813.
    [2] 罗大庆郭泉水薛会英边巴多吉潘刚 .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原始林林隙更新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5): 564-569.
    [3] 辛学兵翟明普 .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6): 668-676.
    [4] 辛学兵王景生翟明普 .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的淋溶输出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1): 6-11.
    [5] 康丽华 . 木麻黄苗期接种弗兰克氏菌效应及其与营养元素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2): 129-132.
    [6] 蒋艾平刘军姜景民 . 檫木叶片秋季衰老时叶色、色素和营养元素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3): 362-368.
    [7] 张小泉孟永庆刘命荣张复兴 . 五台青杨天然林净生产力与营养元素积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3): 291-296.
    [8] 聂道平 . 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4): 435-440.
    [9] 张萍杨光滢李柏忠 . 大气污染条件下马尾松针叶营养元素变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4): 462-465.
    [10] 尹光天许煌灿周再知曾炳山陈康泰陈土王 . 不同类型林藤混交林地上生物产量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4): 358-367.
    [11] 张超黄清麟朱雪林普布顿珠旦增 . 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21-27.
    [12] 张毅萍吴国英 . 文冠果根系调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5): 564-568.
    [13] 方江平 . 西藏南伊沟林芝云杉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582-589.
    [14] 郎学东苏建荣张志钧张炜银罗建王素丽 .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种子植物花卉资源现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27-732.
    [15] 马和平郭其强刘合满钱登锋 .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表层土壤碳氮变化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2): 240-246.
    [16] 张鹏兰再平马可 . 窄冠刺槐根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4): 516-522.
    [17] 康 乐杨水平姚小华王开良洪友君王 毅 . 不同品种油茶嫁接苗根系生长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67-471.
    [18] . 不同年龄毛竹营养器官主要养分元素分布及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52-258.
    [19] 张金池胡海波张新中郑在彬赵宝华 .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6): 620-624.
    [20] 毕建琦杜峰梁宗锁冉隆贵 .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根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2): 225-23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59
  • HTML全文浏览量:  192
  • PDF下载量:  146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5-23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木根系营养元素的特征分析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北京 102300
  • 2.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林芝 860000
基金项目:  国家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资助项目

摘要: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根系的养分总含量在不同方向的大小顺序为:南>西>东>北,其中N、K、Fe、Mn等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粗度级的根系,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养分总含量大小顺序为细根>中根>粗根,细根的总养分含量是粗根的1. 46倍,其中N、Mg、Fe、Mn元素的规律性较强;随根系长度的增加,养分总含量也在增加,特别是在细根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单株林木根系养分贮量受生物量的大小和养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养分贮量的分布顺序是中根>粗根>细根,各元素在根系中的贮量大小依次为: N > K >Mg > Ca >Mn > P > Cu >Na > Fe > Zn,贮量范围在1. 13~165. 21 g之间。单位面积冷杉林木根系中大量元素贮量与华山松、锐齿栎和油松相比,只有N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Mg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和油松,其它元素均低于这些树种。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