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华南三地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陆俊锟 康丽华 陈俊 吕成群 黄宝灵 江业根

引用本文:
Citation:

华南三地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树林PGPR与植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30671668) ”部分研究内容

Research on Soil Microbe and the Relativity between Microbe and Soil Chemical Factor of Mangrove Forest in South China

  • 摘要: 研究了广东深圳、福建龙海和海南海口3个地点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解磷菌在红树植物根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3个地点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深圳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数量在3个地点中最高,其中丝状真菌数量与其余两地差异显著( P < 0. 05) ;微生物总数、细菌数与土壤全N、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 01) ,真菌数与全P呈显著正相关(P < 0. 05)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微生物总数与细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N,影响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P;从根际不同部位筛选出31株解磷菌株,细菌占多数;三地红树林解磷菌在根际的分布均以土壤中含量最多。
  • [1] 林 鹏. 红树林研究论文集(第一集) [C].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0

    [2] 赵 萌,方 晰,田大伦. 第2代衫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07, 43 (6) : 7 - 12

    [3] 胡海波,张金池,高智慧,等. 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J].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5(1) : 88 - 95

    [4] 张瑜斌,庄铁诚,杨志伟,等.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初探[J]. 生态学杂志, 2001, 20 (1) : 63 - 64

    [5] 庄铁诚,林 鹏. 红树林凋落物叶自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动态[J].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3, 32 ( 3 ) : 365- 370

    [6] 薛 立,赖日石,陈红跃,等. 深圳宝安区生态风景林典型造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2) : 242 - 246

    [7] 焦如珍,杨承栋. 不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 (1) : 13 - 18

    [8] 王岳坤,洪 葵. 红树林土壤细菌群落16Sr DNA 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05, 45 (2) : 201 - 204

    [9]

    Wu R Y. Studies on the microbial ecology of Tansui Estuary[J].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n Sinica, 1993, 34 (1) : 13 - 30
    [10]

    Bashan Y, Holguin G.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a potentialtool for arid mangrove reforestion[J]. Trees, 2002, 16: 159 - 166
    [11] 陈廷伟. 微生物对不溶性无机磷化合物的分解能力及其接种效果[J]. 微生物, 1995, 2 (5) : 210 - 215

    [12] 林 凡,王正芳,宋 末,等. 联合固氮菌的应用效益与增产机理[J]. 中国农学通报, 1998, 14 (3) : 32 - 34

    [13] 尚军红,康丽华,罗玉萍,等. 相思根瘤菌和解磷菌培养基优化及解磷能力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 (2) : 177 - 182

    [14] 沈 萍,范秀容,李广武. 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14

    [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16]

    Vazquez P, Holguin G, PuenteM E, et al. 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rhizosphere ofmangroves in a semiarid coast lagoon[J]. Biology Fertility of Soils, 1999, 8: 125 - 146
    [17] 张瑜斌,林 鹏,庄铁诚.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时空分布[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6 (4) : 587 - 592

    [18]

    Boto K G,Wellington J T.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status ina Northern Australian mangrove forest[J]. Estuaries, 1984, 7 ( 1) :61 - 69
  • [1] . 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1): -.
    [2] 孟京辉陆元昌刘刚王懿祥 . 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天然林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91-795.
    [3] 万璐康丽华廖宝文马海宾江业根 .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磷能力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1): 89-94.
    [4] 郭菊兰秦英英朱耀军郭志华武高洁 . 清澜港红树植物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2): 149-157.
    [5] 高倩倩杨孜奕潘芳莹黄彩凤周垂帆 . 生物炭施用下亚热带红壤铁还原及磷形态转化关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5): 149-15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543
    [6] 廖宝文郑德璋郑松发 .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次生灌丛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测定*.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680-685.
    [7] 何斌卢万鹏唐光卫吴显军廖倩苑李远航舒凡刘俊 . 桂西北秃杉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1): 88-92.
    [8] . 不同年龄毛竹营养器官主要养分元素分布及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52-258.
    [9] 朱可峰廖宝文章家恩 . 广州市南沙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木榄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531-536.
    [10] 李玫廖宝文康丽华郑松发陈玉军 . 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109-113.
    [11] 陈文沛郑松发黎锐成陈玉军郑德璋 . 番禺地区引种种植红树林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3): 307-314.
    [12] 陈玉军郑德璋廖宝文郑松发昝启杰宋湘豫 . 台风对红树林损害及预防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5): 524-529.
    [13] 郑松发郑德璋廖宝文李云 . 广东省潮间带污染与红树林造林.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6): 639-646.
    [14] 郑德璋廖宝文郑松发许达桂韩智 .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垂直结构与演变动态规律*.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2): 152-158.
    [15] 张怀清赵峰崔丽娟 . 红树林湿地恢复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Z1): 32-36.
    [16] 刘文爱薛云红王广军范航清 . 红树林顶级杀手—有孔团水虱的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3): 164-17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3.021
    [17] 郑德璋廖宝文 . 海南岛清澜港和东寨港红树林及其生境的调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5): 432-441.
    [18] 侯荣轩赵烨田彦挺佀化玙张华新李娟纪清巨杨庆山孙宇涵李云 . 实验田4年生转基因毛白杨嫁接苗和自根苗安全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2): 56-6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2.007
    [19] 郑德璋廖宝文郑松发许达桂韩智 .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树种适应生境能力与水平分布*.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1): 67-72.
    [20] 廖宝文陈玉军郑松发郑德璋昝启杰王勇军 . 深圳湾红树植物木榄种源筛选早期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660-66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78
  • HTML全文浏览量:  202
  • PDF下载量:  138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12-12

华南三地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520
  • 2.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树林PGPR与植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30671668) ”部分研究内容

摘要: 研究了广东深圳、福建龙海和海南海口3个地点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解磷菌在红树植物根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3个地点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深圳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数量在3个地点中最高,其中丝状真菌数量与其余两地差异显著( P < 0. 05) ;微生物总数、细菌数与土壤全N、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 01) ,真菌数与全P呈显著正相关(P < 0. 05)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微生物总数与细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N,影响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P;从根际不同部位筛选出31株解磷菌株,细菌占多数;三地红树林解磷菌在根际的分布均以土壤中含量最多。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