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罗正均 张力 杨德敏 陈松 游林 申菲菲 杜戈

引用本文:
Citation:

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 基金项目:

    重庆市科技攻关课题“马尾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序号: 56) ,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Study on Larva l Bio-ecology and ControlMethod of Cepha lc ia pin ivora( Hymenoptera: Pamphiliidae)

  • 摘要: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 1 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 3月中旬开始羽化, 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 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 4%、80%、75. 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96. 9%、85. 8%。
  • [1] 萧刚柔,曾垂惠. 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扁叶蜂科)[J].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 (5) : 48 - 490

    [2] 萧刚柔. 中国扁叶蜂(第一版)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 萧刚柔. 中国扁叶蜂订正名录(膜翅目:扁叶蜂科) [J]. 森林病虫通讯, 2000 (6) : 3 - 5

    [4] 萧刚柔,赵常胜. 危害红松的阿扁叶蜂属中国一新纪录种(膜翅目,扁叶蜂科) [J]. 中国森林病虫, 2005, 24 (1) : 13 - 14

    [5] 萧刚柔,张 友. 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 松叶蜂科)[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 (6) : 663 - 665

    [6] 萧刚柔. 两种危害松类的新叶蜂(膜翅目,广腰亚目,松叶蜂科)[J].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 (3) : 193 - 195

    [7] 萧刚柔. 中国叶蜂四新种(膜翅目,广腰亚目: 扁叶蜂科、叶蜂科)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 (6) : 548 - 552

    [8] 萧刚柔,陈天林. 中国纽扁叶蜂属一新纪录种(膜翅目,扁叶蜂科)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 (1) : 84 - 85

    [9] 萧刚柔. 中国腮扁叶蜂亚科四新种(膜翅目:扁叶蜂科) [J]. 林业科学, 1987, (昆虫专辑) : 1 - 4

    [10] 萧刚柔,黄孝运,周淑芷,等. 中国经济叶蜂志( 1) [M]. 陕西杨陵:天则出版社, 1992, 23 - 24

    [11] 杨 隽,黄孝运,周淑芷,等. 昆嵛山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01 (3) : 41 - 44

    [12] 王传珍,王京刚,杨 隽,等. 昆嵛山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 2000 (4) : 20 - 22

    [13] 杨德敏,曾垂惠,林 静,等. 马尾松腮扁叶蜂危害损失研究[J]. 重庆林业科技, 2004 (2) : 13 - 14

    [14] 杨德敏,游 林,陈 松. 马尾松腮扁叶蜂发生与环境关系的调查[J]. 重庆林业科技, 2004 (2) : 71 - 72

    [15] 杨德敏,张 宏,罗正均,等. 马尾松腮扁叶蜂老熟幼虫在地表层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J]. 重庆林业科技, 2004 (2) : 20 - 21

    [16] 罗正均,杨德敏,张 宏,等. 马尾松腮扁叶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J]. 重庆林业科技, 2004 (2) : 29 - 30

    [17] 杨德敏,曾垂惠,游 林,等. 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食叶量观测及防治指标的初探[J]. 重庆林业科技, 2004 (2) : 10 - 12

    [18] 杨德敏, 李远翔, 陈 松, 等. 马尾松腮扁叶蜂生物学研究[C] / /李典谟.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892 - 893

  • [1] 萧康琳 . 红黄半皮丝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6): 584-588.
    [2] 戴建昌赵锦年张国贤陈行知吾中良鲍丽芳 . 松墨天牛化学防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4): 412-416.
    [3] 余德才华正媛胡建军翁素红邵宏军 . 家扁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70-373.
    [4] 崔相富陶华齐王于荣郑永祥 . 鞭角华扇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3): 321-327.
    [5] 李宗顺刘玉生彭金福沈光普廖小平赵修协 .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2): 198-202.
    [6] 宋建英 . 松小蛎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4): 503-505.
    [7] 胡国良郑晓林周鹤 . 摹螳秦蜢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5): 594-596.
    [8] 赵锦年陈胜 . 苹梢鹰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341-345.
    [9] 孙继美汤宗斌蒋德骥范立芳 . 杀螟·噻嗪酮乳油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6): 688-691.
    [10] 周宗瑞 . 棕榈弄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6): 701-704.
    [11] 王常禄吴坚萧刚柔 . 日本弓背蚁生物学特性及捕食马尾松毛虫作用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4): 405-408.
    [12] 吕若清徐天森 . 竹尖胸沫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6): 687-692.
    [13] 陈顺立童文钢李友恭 . 钩翅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1): 101-105.
    [14] 王福维牛延章侯丽伟皮忠庆王景辉陈域横 . 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3): 325-329.
    [15] 胡国良俞彩珠楼君芳吴继来蔡晓虹徐炳潮 . 竹后粗腿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 646-650.
    [16] 林庆源蔡国贵林际朗戴沿海 . 黑翅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4): 431-436.
    [17] 李奕震郑柱龙谢治芳赵鸿杰 . 背沟彩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86-390.
    [18] 景耀孙丹萍 . 湿地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1): 72-74.
    [19] 顾茂彬陈佩珍 . 桉小卷蛾化学防治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3): 299-300.
    [20] 赵锦年何玉友李国松丰忠平俞文仙 . 马尾松花粉仓贮害虫印度谷螟的生物学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3): 366-37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54
  • HTML全文浏览量:  261
  • PDF下载量:  141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8-07

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 1. 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重庆 400015
  • 2. 重庆市涪陵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重庆 408000
  • 3. 重庆市永川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重庆永川 402160
  • 4. 河南省西峡县森林病虫防治站,河南西峡 474500
基金项目:  重庆市科技攻关课题“马尾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序号: 56) ,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摘要: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 1 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 3月中旬开始羽化, 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 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 4%、80%、75. 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96. 9%、85. 8%。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