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能力的地理种源变异

引用本文:
Citation:

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能力的地理种源变异

  •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Geographical Provenance Variation of Field Cold Resistance of Zenia insignis at the Seedling Stage

  • 摘要: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贵州兴义>湖南通道>广东英德>广西靖西>湖南江华>广西桂林>广东翁源>广西忻城>云南河口>广西平果,与实验室测定的半致死温度和过冷点温度基本一致.湖南通道种源连续3年的田间育苗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寒害,2007年抗寒力指标为1.04,抗寒力等级为Ⅰ,综合实验室测定结果认为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在浙西南地区可以选择合适的立地试验发展.
  • [1] 廖声熙张春华李立李文良赵培仙 .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2): 172-177.
    [2] 柳新红何小勇袁德义王军峰葛永金 . 翅荚木地理种源苗期遗传性状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814-819.
    [3] 王军辉顾万春夏良放李斌郭文英 .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4): 362-368.
    [4] 王剑周志春饶龙兵金国庆李建民 . 马褂木种源磷效率特性差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2): 211-215.
    [5] 张萍周志春金国庆王月生王晖 . 木荷种源苗高生长参数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61-65.
    [6] 王明怀陈建新殷祚云叶亲柏王建民黄俊悟 . 五种木麻黄的种源引种初报.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751-755.
    [7] 杨志成岳水林 . 引种幼林成效的数量化综合评价初探.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3): 281-285.
    [8] 张蕊王艺金国庆周志春陈爱明储德裕 . 氮沉降模拟对不同种源木荷幼苗叶片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2): 207-213.
    [9] 荣文琛秦国峰吴天林王明庚骆启斌 . 马尾松种源苗期抗寒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5): 534-538.
    [10] 廖宝文陈玉军郑松发郑德璋昝启杰王勇军 . 深圳湾红树植物木榄种源筛选早期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6): 660-665.
    [11] 张萍周志春金国庆吴云生范辉华 . 木荷种源鲜叶抑燃和助燃性化学组分的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1): 80-83.
    [12] 余琳张萍周志春金国庆 . 木荷种源苗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1): 91-94.
    [13] 王剑周志春饶龙兵金国庆李建民 . 不同磷效率马褂木种源对磷胁迫的生理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4): 527-531.
    [14] 姚甲宝楚秀丽周志春徐红兵郑新建 . 3个与杉木混植木荷种源幼苗对光照响应的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6): 144-15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6.020
    [15] . 不同种源黄连木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6] 杜鹏珍孙冰陈勇廖绍波 . 班克木种子形态及发芽特征在种内与种间的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4): 433-437.
    [17] 杨自湘王守宗韩玉兰 . 不同产地青杨抗寒性变异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5): 475-480.
    [18] 李运兴唐行 .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3): 304-309.
    [19] 杨民权曾育田 . 马占相思种源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2(2): 113-118.
    [20] 周文龙梁坤南 . 尾叶桉种源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2): 172-17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02
  • HTML全文浏览量:  210
  • PDF下载量:  163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能力的地理种源变异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摘要: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贵州兴义>湖南通道>广东英德>广西靖西>湖南江华>广西桂林>广东翁源>广西忻城>云南河口>广西平果,与实验室测定的半致死温度和过冷点温度基本一致.湖南通道种源连续3年的田间育苗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寒害,2007年抗寒力指标为1.04,抗寒力等级为Ⅰ,综合实验室测定结果认为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在浙西南地区可以选择合适的立地试验发展.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