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华北沙地小黑杨林生物量及其与树冠关系的研究

范少辉 刘广路 张 群 冯慧想 宗亦尘 任海青

引用本文:
Citation:

华北沙地小黑杨林生物量及其与树冠关系的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30230420)

A Study on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Populus × xiaohei Plantation on Sandy Land in North China

  • 摘要: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典型样方调查法对华北沙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树冠与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1 000株· hm-2、500株· hm-2、250株· hm-2的小黑杨林分(27年生)的生物量分别为85.31 t·hm-2、102.60 t·hm-2、86.74 t·hm-2;生产力分别为3.16 t·hm-2·a-1、3.80 t·hm-2·a-1、3.21 t·hm-2·a-1,密度500株· hm-2为华北沙地小黑杨的合理密度。不同密度小黑杨不同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明显,地上部分生物量在83% - 86%之间,其中干57% - 62%,枝11% - 16%,叶2% - 3%,皮8% - 10%;地下部分生物量在14% - 17%之间。对不同年龄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表明,27年生的比23年生的分别高59.74%和36.20%。同时,23年生小黑杨的根、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27年生的根、叶比例,但是干生物量所占比例低于27年生小黑杨,反映了23年生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处在快速生长期,小黑杨的轮伐期应在27年以后。小黑杨生物量与树冠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树干生物量与树冠指数之间可以用线性模型y=ax+b描述,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反映小黑杨林树干生物量,为进一步利用遥感预测小黑杨木材材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 [1] 范少辉, 冯慧想, 张 群,等.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J]. 林业科学, 2008, 44(3):29-33

    [2] 江泽慧, 范少辉, 冯慧想,等.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J]. 林业科学, 2007,43(11):15-20

    [3] 刘广路, 范少辉, 张 群,等.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4):542-547

    [4] 张 群, 范少辉, 刘广路,等.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4):542-547

    [5] 崔浪军, 梁宗锁, 韩蕊莲,等. 沙棘-杨树混交林生物量、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根系分布特征研究[J]. 林业科学, 2003,39(6):1-7

    [6]

    Makinen H. Effect of intertree competion on branch characteristics of Pinus sylvesteis famili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1996, 11:129-136
    [7]

    Romain Monclus, Erwin Dreyer. Impact of drought on productiv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29 genotypes of 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J]. New Phytologist, 2006, 169:765-777
    [8]

    Ward J K. Elevated CO2 Stud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Tree Physiology, 1999, 19:211-220
    [9]

    Norby R J, Gunderson C A, Johnson D W, et al. Tree responses to rising CO2 in field experiment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forest[J].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1999, 22:683-714
    [10] 周腊虎. 河西走廊气候因子对杨树防护林生长量影响的差异性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7(4):447-451

    [11] 吴泽民, 孙启祥,陈美工. 安徽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积累[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6):806-810

    [12] 孙启祥,彭镇华. 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1998(3):4-6

    [13]

    Kellomaki S. A model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ch number and biomass in Pins sylvetris crowns and the effect of crown shape and stand density on branch and stem biomass[J]. Scandinavian Jo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1986, 1:455-472
    [14] 唐万鹏, 王月容, 郑兰英.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 2004(S1):43-47

    [15]

    Tschaplinski T J, Gunderson C A. Water-stress tolerance of black cottonwood and eastern cottonwood clones and four of their gybid progenyⅠ.Growth, water relations and gas exchange[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1994, 24:364-371
    [16]

    Ceulenans R, Steenachkers V. Genetic variation in aspects of leaf growth of Populus clones,using the leaf plastochron index[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1988, 18:1068-1077
  • [1] . 华北沙地不同密度小黑杨林生长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88-292.
    [2] 刘杏娥王小青任海青费本华 . 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4): 490-494.
    [3] 王小青刘杏娥任海青 . 树冠特征对小黑杨木材性质和生长量的影响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6): 801-806.
    [4] 惠刚盈童书振刘景芳罗云伍 . 杉木造林密度试验研究Ⅰ.密度对幼林生物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4): 413-417.
    [5] 郭光智段爱国张建国 . 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4): 19-2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4.003
    [6] 李善淇 .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林分生产力的探讨.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3): 301-308.
    [7] 牛进松刘小粉SeMyungKwon潘磊磊时忠杰杨晓晖张晓张日升 .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41-15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6
    [8] 段爱国张建国何彩云童书振 .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2): 125-132.
    [9] 李炎香谭天泳黄镜光冯益谦 . 米老排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2): 206-212.
    [10] 王丽丽 . 不同密度杉木林内辐射与叶面积垂直分布对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6): 589-594.
    [11] 郑海水曾杰翁启杰何克军杨曾奖 . Nelder试验:大叶相思生长与密度、年龄的相关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2): 158-164.
    [12] 段爱国张建国童书振保尔江何彩云 . 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密度效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2): 178-184.
    [13] 郑世锴刘奉觉徐宏远卢永农杜佃桓吴衍德 . 山东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密度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2): 166-171.
    [14] 陈少雄李志辉李天会周国福吴志华周群英 . 不同初植密度的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1): 1-6.
    [15] 余林范少辉苏文会刘蔚漪封焕英 . 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3): 355-359.
    [16] 韩辉张学利党宏忠徐贵军张柏习尤国春 . 基于树干液流通量的沙地樟子松合理林分密度的确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6): 797-803.
    [17] 索慧英郑密卢晗曲冠证李莹 . 杨树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建立.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128-13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16
    [18] 刘杏娥江泽慧费本华李增元庞勇范少辉 . 利用遥感技术预测人工林木材性质及其产品价值的初探.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25-429.
    [19] 谌红辉温恒辉 . 马尾松母树林营建技术及结实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6): 612-617.
    [20] 罗达史彦江宋锋惠吴正保马合木提·阿不来提李嘉诚张晋 . 平欧杂种榛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1): 81-8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02
  • HTML全文浏览量:  212
  • PDF下载量:  157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华北沙地小黑杨林生物量及其与树冠关系的研究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
  • 2.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北京 100102
  •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30230420)

摘要: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典型样方调查法对华北沙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树冠与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1 000株· hm-2、500株· hm-2、250株· hm-2的小黑杨林分(27年生)的生物量分别为85.31 t·hm-2、102.60 t·hm-2、86.74 t·hm-2;生产力分别为3.16 t·hm-2·a-1、3.80 t·hm-2·a-1、3.21 t·hm-2·a-1,密度500株· hm-2为华北沙地小黑杨的合理密度。不同密度小黑杨不同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明显,地上部分生物量在83% - 86%之间,其中干57% - 62%,枝11% - 16%,叶2% - 3%,皮8% - 10%;地下部分生物量在14% - 17%之间。对不同年龄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表明,27年生的比23年生的分别高59.74%和36.20%。同时,23年生小黑杨的根、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27年生的根、叶比例,但是干生物量所占比例低于27年生小黑杨,反映了23年生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处在快速生长期,小黑杨的轮伐期应在27年以后。小黑杨生物量与树冠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树干生物量与树冠指数之间可以用线性模型y=ax+b描述,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反映小黑杨林树干生物量,为进一步利用遥感预测小黑杨木材材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