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光肩星天牛幼虫排粪规律调查

牛艳玲 魏建荣 杨忠岐 丁保福

引用本文:
Citation:

光肩星天牛幼虫排粪规律调查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73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RIF200703)和"十一五"科技支撑(2006BAD08A12)

Study on Frass Extruded by Larvae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摘要: 天牛幼虫排出的虫粪在指示天敌寻找寄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光肩星天牛幼虫发生期定期收集幼虫虫粪的方法,首次研究了林间天牛幼虫排粪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前,排粪总量呈现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单个排粪孔的日平均排粪量为(0.030 2±0.002 1)g,单排粪孔的日最大排粪量可以达到0.319 4 g。同时研究了幼虫排粪量与寄主树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水量和排粪孔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无论是各个排粪孔的排粪总量还是日均最大排粪量,均与排粪孔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与其他几个因子无关。通过在树干上缠绑胶带形成的微栖境,采集到了光肩星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成虫,表明花绒寄甲的发生与寄主天牛的发生紧密相关。
  • [1] 骆有庆, 李建光.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现状[J]. 植物检疫, 1999, 13(1): 5-7

    [2]

    Dubois T, Li Z Z, Hu J F, et al. Efficacy of fiber bands impregnated with Beauveria brongniartii cultures against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ripennis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J]. Biological Control, 2004, 31: 320-328
    [3] 高瑞桐, 李国宏. 我国光肩星天牛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J]. 昆虫知识, 2001, 38(4): 252-258

    [4]

    Poland T M, Haack R A, Petrice T R, et al. Field evaluations of systemic insecticides for control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Coleoptera:Cerambycidae) in China[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06, 99(2): 383-392
    [5] 唐光辉, 何 军, 江志利, 等. 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治柳树天牛技术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5(1): 116-120

    [6] 王 涛, 温俊宝, 许志春, 等. 新疆杨不同混交模式对天牛危害和林木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4): 504-508

    [7] 王志刚, 黄大庄, 阎浚杰, 等. 东北地区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动态[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33(6): 91-92

    [8] 骆有庆, 刘荣光, 许志春, 等.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4(5/6): 160-164

    [9] 王卫东, 刘益宁, 宝 山, 等. 宁夏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21(4):90-93

    [10] 王希蒙, 任国栋, 马 峰. 花绒穴甲的分类地位及应用前景[J]. 西北农业学报, 1996, 5(2): 75-78

    [11] 杨忠岐.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20(4): 221-227

    [12] 秦锡祥, 高瑞桐. 花绒寄甲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 昆虫知识, 1988, 25(2): 109-112

    [13] 李孟楼, 王培新, 马 峰, 等. 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效果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5(6): 152-156, 162

    [14] 韩宝瑜, 陈宗懋, 张钟宁. 不同生境异色瓢虫对茶梢互利素和蚜虫利它素EAG和行为反应[J]. 生态学报, 2001, 21(12): 2131-2135

    [15] 魏建荣, 杨忠岐, 杜家纬. 天敌昆虫利用信息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或猎物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7, 27(6): 2563-2573

    [16] 魏建荣, 杨忠岐, 戴建青, 等. 树木-蛀干昆虫-天敌昆虫间的三级营养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5): 1125-1131

    [17]

    Wei J R, Yang Z Q, Hao H L, et al. (R)-(+)-limonene, kairomone for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a natural enemy of longhorned beetles[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 2008, 10: 323-330
    [18] 温俊宝, 叶 刚, 李镇宇, 等. 杨树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与树皮厚度的关系[J]. 河北林果研究, 1998. 13(2): 136-140

    [19] 萧刚柔. 中国森林昆虫[M]. 第2版.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455-457

    [20] 雷 琼, 李孟楼, 杨忠岐.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1(2): 62-66

    [21] 魏建荣, 杨忠岐, 唐 桦, 等. 花绒寄甲成虫的行为观察[J]. 林业科学, 2008, 44(7): 50-55

  • [1] 魏可张翌楠杨忠岐王小艺韩玉英刘毅瞿明青 . 花绒寄甲在甘肃地区越冬情况和耐寒能力调查.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4): 588-592.
    [2] 陈钧林高祖训陈健祝才松周冬英 . 蛀干害虫专用药剂防治柳树光肩星天牛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1): 95-97.
    [3] 王丽娜唐艳龙蔡洪广钱正敏 . 花绒寄甲卵储存时长对其幼虫发育和成虫数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4): 19-2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4.003
    [4] 梁成杰李国宏李广武高瑞桐 . 十种农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药效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3): 325-327.
    [5] 张冰玉苏晓华李义良张永安曲良建王玉珠田颖川 . 转双价抗蛀干害虫基因杨树的获得及其抗虫性鉴定.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3): 364-368.
    [6] 高瑞桐秦锡祥陈德钧陈维培 . 光肩星天牛危害对杨树损失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2): 189-193.
    [7] 高瑞桐李国宏王克东孙金钟 .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6): 619-623.
    [8] 邵鹏鹏杨兵军苏智孙佐翔王卓刘宇婷魏建荣 . 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新疆杨的偏好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4): 122-12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595
    [9] 陈敏卢孟柱王敏杰张志毅 . 具有光肩星天牛内切聚葡糖酶结合活性短肽的筛选.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3): 267-271.
    [10] 秦锡祥高瑞桐李吉震曹桂洪陈维培 . 以杨树抗虫品种为主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2): 202-205.
    [11] 孙福在邢炜张永祥高瑞桐 . 冰核细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促冻杀虫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1): 96-99.
    [12] 梁成杰李国宏李广武高瑞桐赵忠懿孙金钟 . 诱饵树施内吸和菊酯类农药防治两种天牛成虫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2): 189-193.
    [13] 王涛温俊宝许志春骆有庆宗世祥曹川健宝山 . 新疆杨不同混交模式对天牛危害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4): 504-508.
    [14] . 昆明金殿林区云南松次生林健康状况与\n土壤相关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6): 865-871.
    [15] 秦锡祥高瑞桐杨怀文张刚应 .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天牛和木蠹蛾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2): 179-185.
    [16] 胡建军赵自成苗世龙高瑞桐藤本吉幸韩一凡 . 杨树人工接虫方法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6): 574-580.
    [17] 李国宏高瑞桐MichaelT.Smith孔令才 . 光肩星天牛种群扩散规律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678-684.
    [18] 韩潇段彦丽李秀芬王志勇张翌楠乔鲁芹 . 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感器的超微结构.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2): 180-18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2.020
    [19] 林茂 . 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6): 738-738.
    [20] 徐起 . 木麻黄害虫星天牛生活习性及防治.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5): 551-55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44
  • HTML全文浏览量:  378
  • PDF下载量:  155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光肩星天牛幼虫排粪规律调查

  • 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果林管理站, 陕西 西安 710016
  •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73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RIF200703)和"十一五"科技支撑(2006BAD08A12)

摘要: 天牛幼虫排出的虫粪在指示天敌寻找寄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光肩星天牛幼虫发生期定期收集幼虫虫粪的方法,首次研究了林间天牛幼虫排粪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前,排粪总量呈现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单个排粪孔的日平均排粪量为(0.030 2±0.002 1)g,单排粪孔的日最大排粪量可以达到0.319 4 g。同时研究了幼虫排粪量与寄主树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水量和排粪孔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无论是各个排粪孔的排粪总量还是日均最大排粪量,均与排粪孔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与其他几个因子无关。通过在树干上缠绑胶带形成的微栖境,采集到了光肩星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成虫,表明花绒寄甲的发生与寄主天牛的发生紧密相关。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