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哀牢山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柴勇 朱华 孟广涛 施济普 杨国平

引用本文:
Citation:

云南哀牢山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071040); 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KF08); "西部之光"博士计划项目(09xB051k01)

  • 中图分类号: S718.54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ominant

  • CLC number: S718.54

  • 摘要: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排名第一,木果石栎重要值排名第二,但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度。该群落应为以普洱茶、木果石栎等为优势树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目前处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10个优势树种中,木果石栎、红花木莲、腾冲栲3个树种幼苗、幼树较少,大树较多,属衰退型种群,分布格局在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增加。普洱茶、硬斗石栎和针齿铁仔3个树种中树、幼树较多,大树较少,属稳定型种群。红河木姜子、毛尖树、多果新木姜子、西南红山茶4个树种幼苗、幼树多,大树较少,属增长型种群。这7个树种分布格局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降低。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各树种相互间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和群落演替趋势。
  • [1] 黄桂枢. 世界茶王-云南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J]. 农业考古, 1997(2): 202-203

    [2] 余世孝. 数学生态学导论[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

    [3] 郑师章, 吴千红, 王海波, 等. 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运用[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4] 张金屯.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点格局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4): 344-349

    [5] 付必谦. 生态学实验原理与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6]

    Greig-Smith P. Quantitative Plant Ecoloty[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7] 石胜友,尚 进,田海燕,等. 缙云山风灾迹地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和动态[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4): 321-326

    [8] 张金屯. 数量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9] 兰国玉, 雷瑞德.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方法概述[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18(2): 17-21

    [10] 李海涛.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概况[J]. 植物学通报, 1995, 12(2): 19-26

    [11] 覃 林. 统计生态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12]

    Füldner K. Zur Strukturbeschreibung in Mischbestnden[J]. Forstarehiv, 1995,66: 235-240
    [13] 戴小华,余世孝,练琚蕍.海南岛霸王岭热带雨林的种间分离[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3): 380-387

    [14]

    Ripley B D. Modeling spatial pattern[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stical Society, Series B, 1977, 39: 178-212
    [15]

    Hanus M, Hann D W, Marshall D D. Reconstruct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rees from routine stand examination measurements[J]. Forest Science, 1998, 44(1): 125-133
    [16] 汤孟平, 唐守正,雷相东,等. Ripley's K(d) 函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边缘校正[J]. 生态学报, 2003, 23(8): 1533-1538

    [17]

    Deevey E. Life tables for natural populations of animals[J]. Quart Rev Biol,1947,22:283-314
    [18] 吴承桢, 洪 伟, 谢金寿, 等.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生命表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3): 333 - 336

    [19]

    Gittins R. Canonnica Analysis, A Review with Applications in Ecology [M]. Berlin: Sprinter Verlag, 1985
    [20] 王伯荪, 李鸣光, 彭少麟. 植物种群学[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1] 彭少麟.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

    [22] 张文辉. 裂叶沙参种群生态学研究[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23]

    Smith C C, Reichman O J. The evolution of food caching by birds and mammals [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84, 15: 329-351
    [24]

    Vander Wall S B. Effects of seed size of wind-dispersed pines (Pinus) on secondary seed dispersal and the caching behavior of rodents [J]. Oikos, 2003, 100: 25-34
    [25] 肖治术, 张知彬. 都江堰林区小型兽类取食林木种子的调查[J]. 兽类学报, 2004,24(2): 121-124

    [26] 杨洪晓, 张金屯, 吴 波, 等. 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点格局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4): 563-570

    [27] 吴征镒, 朱彦丞. 云南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28]

    Stoyan D, Penttinen A. Recent applications of point process methods in forestry statistics[J]. Statistical Science, 2000, 15: 61-78
    [29]

    Dale M R T, Dixon P, Fortin M J, et al. Conceptual and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methods for spatial analysis[J]. Ecography, 2002, 25: 558-577
    [30] 王丽君, 梁士楚, 李 峰, 等. 桂林岩溶石山桂林白蜡种群点格局分析[J]. 广西植物, 2008, 28(5): 633-635

    [31] 曹晏宁, 史利莎, 韩 烁, 等.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中差不嘎蒿种群不同龄级个体的点格局分析[J]. 植物学通报, 2008, 25(4): 437-442

    [32] 李文良, 张小平, 郝朝运, 等. 湘鄂皖连香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点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 2009, 29(6): 3321-3330

    [33] 岳永杰, 余新晓, 秦富仓, 等. 北京雾灵山保护区蒙椴空间点格局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2): 49-54

    [34] 苏爱玲, 徐广平, 段吉闯, 等. 祁连山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结构及主要种群的点格局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30(6): 1231-1239

  • [1] 黄小波李帅锋苏建荣刘万德郎学东 . 云龙天池云南松自然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4): 47-5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4.007
    [2] 张玉双段文标杜珊段文靖王安娜 . 阔叶红松林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3): 395-401.
    [3] 郝朝运刘鹏邬周伟 . 浙江中部七子花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 778-784.
    [4] 范繁荣潘标志马祥庆沈琼桃谢荣樟 . 白桂木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176-181.
    [5] 罗 文许涵李意德骆土寿林明献陈德祥 . 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87-790.
    [6] 胡尔查王晓江刘永宏海龙张胜利张雷 .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3): 363-369.
    [7] 郑松发郑德璋廖宝文 . 海莲群落和木榄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2): 149-157.
    [8] 玉 宝乌吉斯古楞王百田王立明达布希拉图 .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林分结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特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1): 83-88.
    [9] 汪国海潘扬覃国乐谭卫宁鲁长虎 . 喀斯特生境中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3): 81-8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3.009
    [10] 王萌陈建设杜凡 . 狭域特有种元江蚬木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4): 1-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4.001
    [11] 杨文云崔永忠罗香李昆 . 滇中高原雕林山云南松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19-726.
    [12] 陈超熊忠平徐正会刘霞钱昱含祁彪钱怡顺郭宁妍 . 青藏高原东北坡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31-14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5
    [13] 玉宝张秋良王立明 .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枯立木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1): 81-87.
    [14] 周金星董林水陈浩张旭东许炯心 . 晋西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木本植物垂直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72-277.
    [15] 吴春生刘苑秋魏晓华李晓东刘亮英欧阳勋志郭晓敏张文元莫其锋 . 中亚热带典型森林倒木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3): 307-316.
    [16] 骆秀琼何吉安李远发 . 喀斯特栎类老龄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4, 37(2): 104-114.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213
    [17] .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粉叶柿群落的结构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8] 蔡飞陈爱丽陈启瑺 .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1): 99-106.
    [19] 赵杰军王自力王绍云叶寿德陈勇陈晓鸣 . 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寄生蜂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6): 746-750.
    [20] 王国严罗建徐阿生庄颖梅 .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与动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3): 292-29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65
  • HTML全文浏览量:  316
  • PDF下载量:  17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12-06

云南哀牢山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 昆明 650223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3.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071040); 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KF08); "西部之光"博士计划项目(09xB051k01)

摘要: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排名第一,木果石栎重要值排名第二,但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度。该群落应为以普洱茶、木果石栎等为优势树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目前处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10个优势树种中,木果石栎、红花木莲、腾冲栲3个树种幼苗、幼树较少,大树较多,属衰退型种群,分布格局在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增加。普洱茶、硬斗石栎和针齿铁仔3个树种中树、幼树较多,大树较少,属稳定型种群。红河木姜子、毛尖树、多果新木姜子、西南红山茶4个树种幼苗、幼树多,大树较少,属增长型种群。这7个树种分布格局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降低。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各树种相互间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和群落演替趋势。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3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