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王国严 罗建 徐阿生 鲁闯

引用本文:
Citation: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47,30860026)和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项目资助.

  • 中图分类号: S718.54

Patter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of Quercus aquifolioides Community in Southeast Tibet, China

  • CLC number: S718.54

  • 摘要: 通过样方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DCCA排序方法,并结合种间联结、种间协变和系统聚类分析,对藏东南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数(丰富度)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即中度干扰)、较大的林分郁闭度和较矮的林冠层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另外干旱河谷现象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也有影响。2)群落各层次间物种多样性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征。3)群落种间较高的正负关联比理论上说明川滇高山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生态习性和分布差异造就了种间的联结和协变格局。海拔梯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各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4)结合种-环境DCCA排序结果、种间关系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川滇高山栎群落中除川滇高山栎之外的48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
  • [1]

    Donoghue M J. A phylogenetic perspectiv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diversit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8, 105 (Supplement 1): 11549-11555
    [2]

    Currie D J. Energy and large-scale patterns of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richness[J]. American Naturalist, 1991, 137: 27-49
    [3]

    Sastre P, Lobo J M. Taxonomist survey biases and the unveiling of biodiversity patterns[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9, 142(2): 462-467
    [4] 马钦彦,刘兴良,史作民, 等. 山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产力海拔梯度变化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5(4): 27-34

    [5] 唐志尧,方精云.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J]. 生物多样性,2004(1): 20-28

    [6] 苗莉云,王孝安,王志高. 太白红杉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2004(10): 1888-1894

    [7] 管中天. 森林生态研究与应用[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650-660

    [8]

    Li J Q, Guo Y S, Francois R.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and population variability of sclerophyllous oaks (Quercus Sec. suber) in east Himalayan region[J].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0, 2(1): 1-15
    [9] 贺金生, 陈伟烈, 王金亭. 我国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它们的影响[C]// 钱迎倩, 甄仁德.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03-317

    [10] 周浙昆,普春霞,陈文允. 青藏高原隆起和高山栎组 (壳斗科) 分布的关系[J]. 地球科学进展,2003, 18(6): 884-890

    [11] 杨钦周.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硬叶栎林的特点与分类[J]. 植物生态学报,1990, 14(3): 43-48

    [12] 李俊清,郭玉实,李 青, 等. 西藏高山栎类生活史多样性调查报告[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 18(1): 94-98

    [13] 李 进,陈可咏,李渤生. 不同海拔高度川滇高山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变化[J]. 植物学报,1998, 40(8): 761-767

    [14] 王国严, 徐阿生. 川滇高山栎研究综述[J]. 四川林业科技,2008(2): 23-29

    [15] 徐凤翔.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1-41

    [16] 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科学考察队. 西藏气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112-202

    [17] 王国严,罗 建,徐阿生, 等.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与动态[J]. 林业科学研究,2011,24(3): 292-299

    [18] 胡志伟,沈泽昊,吕 楠, 等. 地形对森林群落年龄及其空间格局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5): 814-824

    [19] 林大仪. 土壤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425-460

    [20] 鲁振宇,杨太保,郭万钦. 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黄河源区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2006(4): 11-14

    [21] 于顺利,马克平,徐存宝, 等. 环境梯度下蒙古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J]. 生态学报, 2004, 24(12): 2932-2939

    [22]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 等.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 生态学报,1995(3): 268-277

    [23] 李军玲, 张金屯, 袁建英.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群落和草甸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系[J]. 草地学报,2004, 12(2): 114-119

    [24] 王伯荪, 彭少麟.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间联结测定技术研究——Ⅰ.种间联结测式的探讨与修正[J]. 植物生态学报,1985(4): 274-285

    [25] 符婵娟,刘艳红,赵本元. 神农架巴山冷杉群落更新特点及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2009, 29(8): 4179-4186

    [26] 周先叶,王伯荪,李鸣光, 等.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主要种的种间协变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4, 15(3): 367-371

    [27]

    Ludwig J A, Reynolds J F. Statistical Ecology: A Primer on Methods and Computing[M]. Canada: Wiley-Interscience, 1988:1
    [28]

    Kim J H, Kuen K H. Analysis of inter-species association and covariation in a natural deciduous forest[J]. Journal of Korean Forestry Society, 1991, 80(4):360-368
    [29] 张 璐, 苏志尧, 陈北光. 中国特有植物——华南五针松群落的种间关系[J]. 生态学报, 2006, 26(4): 1063-1072

    [30] 唐启义,冯明光. DPS 统计分析系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31] 孙 勃, 张金屯. 天龙山木本群落种间关系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 24(8): 1457-1461

    [32] 赵常明,陈伟烈,黄汉东, 等. 三峡库区移民区和淹没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J]. 生物多样性,2007(5): 510-522

    [33] 张 峰, 张金屯, 韩广平. 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树种种间关系及环境解释[J]. 植物生态学报,2002, 26(增刊): 52-56

    [34] 张桂萍, 张 峰, 茹文明. 山西绵山植被木本植物优势种群种间关联[J]. 生态学杂志,2006, 25(3): 295-298

    [35] 周先叶, 王伯荪. 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2000, 24(3): 332-339

    [36]

    Garcia-Abad J J, Malpica J A, Alonso M C. Detecting plant spatial patterns, using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cluster analysis, in rural landscapes in Central Iberian Peninsul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0, 95(3): 138-150
    [37] 王翠红,张金屯. 汾河太原段水体浮游藻类群落DCCA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6): 1588-1593

    [38]

    Wischnewski J, Mackay A W, Appleby P G, et al. Modest diatom responses to regional warming on the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two centuries[J].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2011, 46: 1-13
    [39] 朱登强,王军辉,张守攻, 等.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急尖长苞冷杉林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布格局[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5): 1-6

    [40] 左家哺,彭代文,朱 巽, 等. 南岳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Ⅴ)上封寺森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测定[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3): 53-61

    [41] 张忠义,韩艳英,段绍光, 等. 宝天曼栎类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分布研究[J]. 河南科学,2005(6): 819-822

  • [1] 李鸿博马莉黄耀华康定旭伍建榕马焕成陈诗 . 横断山脉亚高山高山栎根系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6): 118-12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6.013
    [2] 王国严罗建徐阿生庄颖梅 .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与动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3): 292-299.
    [3] 刘霞徐正会周雪英于娜娜张成林 . 藏东南德姆拉山西坡及波密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458-463.
    [4] 刘霞徐正会于娜娜张成林周雪英 . 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1): 34-4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1.005
    [5] 刘创民李昌哲苏云良张满屯焦桐林金铃 . 北京九龙山灌丛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2): 143-148.
    [6] 周本智傅懋毅李正才谢锦忠Manuel Ruiz PerezBrian Belcher杨校生吴明 .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06-411.
    [7] 张刚华萧江华聂洁珠陈双林郭子武 . 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5): 615-621.
    [8] 杨振寅苏建荣王云李正红 . 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200-205.
    [9] 刘斌张参参汪金松李张敏欧阳园丽陈维陈伏生卜文圣 . 江西九连山不同恢复模式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4): 42-5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4.006
    [10] 向钦郭秋菊艾训儒姚兰朱江薛卫星周云赵奂敦吴举扬 . 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随空间尺度变化的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3): 151-16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3.017
    [11] 何友均崔国发邹大林郑杰董建生李永波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41-245.
    [12] 杨彦承张炜银林瑞昌杨秀森 . 海南霸王岭陆均松类热带山地雨林伐后林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1): 37-43.
    [13] 孙冬婧温远光罗应华李晓琼张万幸明安刚 .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2): 202-208.
    [14] 任奕炜钟小瑛衣华鹏常耀 . 不同林分类型对叶功能性状、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2): 161-16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492
    [15] 卢琦赵体顺罗天祥金烈谊阴三军 . 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3): 273-277.
    [16] 司彬姚小华任华东李生何丙辉 . 黔中喀斯特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5): 669-674.
    [17] 刘云侯世全李明辉潘存德 . 天山云杉林林冠干扰前后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4): 430-435.
    [18] 孟力猛张克斌刘建陈明 . 封育区不同干扰程度对植被特征值及多样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6): 872-876.
    [19] . 广东省尾巨桉和马占相思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2): -.
    [20] 周秀斌徐玉华刘敏罗超潘雯李生 . 千岛湖区马尾松林改造后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24, 37(): 1-11.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34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14
  • HTML全文浏览量:  299
  • PDF下载量:  130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12-15
  • 刊出日期:  2012-12-13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 1.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 2.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 林芝 86000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47,30860026)和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项目资助.

摘要: 通过样方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DCCA排序方法,并结合种间联结、种间协变和系统聚类分析,对藏东南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数(丰富度)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即中度干扰)、较大的林分郁闭度和较矮的林冠层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另外干旱河谷现象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也有影响。2)群落各层次间物种多样性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征。3)群落种间较高的正负关联比理论上说明川滇高山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生态习性和分布差异造就了种间的联结和协变格局。海拔梯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各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4)结合种-环境DCCA排序结果、种间关系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川滇高山栎群落中除川滇高山栎之外的48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4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