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及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

李好 方学智 钟海雁 费学谦 罗凡

引用本文:
Citation:

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及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

  •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B1B03)

  • 中图分类号: S794.4

Vari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Oil-tea Camellia Seeds during Riping

  • CLC number: S794.4

  • 摘要: 通过油茶籽主要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转化及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鲜籽含水率持续下降,鲜出籽率变化不大,鲜籽出仁率小幅上升,干出籽率和含油率不断上升。油茶籽油中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酸相对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8和-0.957。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积累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r=-0.289),与可溶性淀粉(r=0.836)和可溶性蛋白(r=0.703)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α-生育酚含量变化基本上是先增加,在9月28日达到最大值0.153 mg·g-1后基本维持稳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随着油茶籽的成熟先增加后下降。
  • [1] 聂 明, 杨水平, 姚小华, 等.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165-169

    [2]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340-343

    [3] 黎章矩, 华家其, 曾燕如.油茶果实含油率影响因子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6):935-940

    [4]

    Ma J, Ye H, Rui Y, et al.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oil[J].Journal fÜr Verbraucherschutz und Lebensittelsicherheit, 2012, 6(1): 9-12
    [5] 张文微, 李玉香, 魏明山.普通油茶油脂形成规律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83, 3(2): 157-161

    [6] 陈永忠, 肖志红, 彭邵锋, 等.油茶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含量变化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9-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SN/T 0803.10-1999 进出口油料 出仁率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530-2005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538-2005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12] 马春梅, 郭海龙, 龚振平, 等.不同基因型大豆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Ⅰ)——可溶性总糖含量积累规律的研究[J].作物杂志, 2010(4):65-68

    [13] 邹 琦.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253-259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7376-2008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15] 毛多斌, 贾春晓, 孙晓丽, 等.几种功能性植物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 E 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 2007, 22(2): 79-81

    [16] 鲍忠定, 许荣年, 张颂红.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油中植物甾醇和胆固醇[J].分析化学, 2002, 30(12): 1490-1493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 的测定[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18] 凌宏有, 郑德勇.油茶籽成熟过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2, 32(1): 89-92

    [19] 王小艺, 曹一博, 张凌云, 等.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成分的测定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3):76-80

    [20] 罗 凡, 费学谦, 方学智, 等.油茶籽采摘时间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1): 87-92

    [21] 钟昌勇.橄榄油化学组成及应用综述[J].林产化工通讯, 2005, 39(6):34-37

    [22]

    Baccouri O, Guerfel M, Baccouri B,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Tunisian monovarietal virgin olive oils with regard to fruit ripening[J].Food Chemistry, 2008, 109(4):743-754
  • [1] . 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165-169.
    [2] 方学智王开良姚小华王亚萍 . 油茶籽仁中油脂的水酶法提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78-781.
    [3] 杨楠罗凡费学谦钟海雁 . 油茶籽中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及其含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3): 135-14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3.018
    [4] 李长根曹成亮秦盛缪倩孙勇蒋继宏 . 银杏内生细菌XZNUM033的鉴定及其抗杨树变色真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708-712.
    [5] 袁东强何钊孙龙赵敏冯颖 . 丝光绿蝇油脂的性质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6): 830-835.
    [6] 宋国彬郑华冯颖张雯雯李坤徐涓涂行浩张弘 . 温度和处理方式对余甘子果理化性质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514-520.
    [7] 武妍妍史文石石新如陈荣荣赵悦赵佳冰江泽平王志伟史胜青 . 板栗坚果营养物质和抗氧化成分综合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6): 12-2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6.002
    [8] 郭丽刘福王越孔祥波张苏芳李如华张真 . 杨小舟蛾产卵行为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叶片的营养物质及抗性物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2): 9-1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2
    [9] 罗凡费学谦车运舒吴东顺辛成莲李康雄 . 香叶树挥发油、油脂等主要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2): 284-288.
    [10] 徐嫚嫚于雪丹郑勇奇张涛夏新合付其迪张川红 . 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营养物质与药用成分探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154-16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19
    [11] 耿青伟吴开云吴小芹李纪元刘明靖平秀敏 . 利用深黄被孢霉发酵生产油脂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336-341.
    [12] 郝德君谈家金陈凤毛杨剑霞戴华国 . 黑松和马尾松苗受松材线虫侵染后部分化学物质的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2): 218-222.
    [13] . 喷施营养液和NaHSO3对'蓝星'高山桧扦插生根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308-312.
    [14] 李海佳郑淑霞单笑笑马玉林宋铮任飞 . 西宁周边山地主要造林树种防火性能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111-11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05.013
    [15] 陈天程瑞梅肖文发沈雅飞曾立雄王丽君孙鹏飞张萌 . 三峡库区秭归段消落带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5): 22-3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5.003
    [16] 裴东奚声珂董凤祥 . 核桃砧穗生理状态对微枝嫁接成活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2): 119-123.
    [17] 朱丽华曹庆昌李明亮 . 多效唑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5): 531-535.
    [18] 郭子武江志标陈双林许波叶生月李明良 . 高节竹与毛竹鞭笋品质和适口性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3): 447-450.
    [19] 曹小艳叶晓琴阿地力·沙塔尔 . 核桃果皮对苹果蠹蛾为害的防御响应.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6): 126-133.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12
    [20] 是雨霏卢赐鼎陈祯鸿梁运林建辉李渊顺叶秀素吴木花林清兰梁光红 . 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enry幼树树皮形态及内含物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危害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4): 134-14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4.0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26
  • HTML全文浏览量:  186
  • PDF下载量:  140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5-27

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及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 富阳 311400
  •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B1B03)

摘要: 通过油茶籽主要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转化及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鲜籽含水率持续下降,鲜出籽率变化不大,鲜籽出仁率小幅上升,干出籽率和含油率不断上升。油茶籽油中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酸相对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8和-0.957。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积累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r=-0.289),与可溶性淀粉(r=0.836)和可溶性蛋白(r=0.703)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α-生育酚含量变化基本上是先增加,在9月28日达到最大值0.153 mg·g-1后基本维持稳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随着油茶籽的成熟先增加后下降。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