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杉木无性系选择与生长潜力分析

许忠坤

引用本文:
Citation:

杉木无性系选择与生长潜力分析

  •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杉木三代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01B0201)”资助

  • 中图分类号: S791.27

Selection and Growth Potential Analysis of Chinese Fir Clones

  • CLC number: S791.27

  • 摘要: 在湖南会同县、绥宁县以33个杉木无性系和2个对照分别于1983年、1986年及1997年营造了单株、行状和块状3种造林形式的区组设计无性系试验林。研究发现参试无性系间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差异在幼林期(4—7年)、中林期(13—16年)和成林期(28—31年)始终显著存在。不同无性系生长规律不同,有的无性系幼林期生长不是特别突出,但在中林期生长加快,到中林期后趋于稳定。优良无性系y18、y15在28或31年生时仍能保持前期所具有的生长优势,且在16 m立地指数和18 m立地指数条件下,生长同样突出,排名均为1、2名,表明这2个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稳定性。在块状造林条件下,优良无性系13年生时树高、胸径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大于生产种20.1%~26.6%、27%~31.1%、78.7%~92.8%,表明发展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 [1] 吴中伦. 杉木[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2] 黔东南州杉木遗传改良协作组.杉木无性系测定初步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 1999,27(4): 14-17.

    [3] 张建国. "九五"国家攻关专题杉木建筑材树种遗传改良及大中径材培育技术研究报告[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

    [4] 广东省杉木无性系选育协作组.广东省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3,19(3):1-5.

    [5] 张贵云,王 欣.贵州省杉木无性系材性选择技术研究[J].种子,2008,27(2):72-74.

    [6] 肖复明,刘祥凤.灰色系统理论在杉木无性系综合选择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8(2):6-8.

    [7] 赖银华.闽南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4):35-36.

    [8] 来 端.杉木无性系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对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0(10):7.

    [9] 杨修立.杉木无性系不同选择时间的效果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 2002,29(2):80-81.

    [10] 肖石海.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4): 349-351.

    [11] 林 敏.杉木无性系测定与选择[J].林业科技开发,1998(5):12-13.

    [12] 游水林.杉木无性系的遗传变异及优良无性系选择[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2):60-64.

    [13] 黄开勇,陈代喜.杉木无性系对比测定与选择[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28(6):25-29.

    [14] 周天相.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1997(2):11-14.

    [15] 陈端吕.杉木无性系家系造林早期选优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4,23(1):23-24.

    [16] 江祖森.杉木无性系林选择效果分析[J].广东林业科技,1996,12(3):14-17.

    [17] 张文峤.杉木无性系区域化试验的初步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1996,25(4):202-205.

    [18] 张金文.杉木无性系区域造林试验初报[J]. 华东森林经理,1996(10):50-54.

    [19] 张孟德.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J].湖南林业科技, 2010,37(3):6-8.

    [20] 胡德活.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5):24-26.

    [21] 许忠坤.杉木无性系木材尺寸稳定性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20-21.

    [22]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树木育种组.杉木早期选种初步研究[J].遗传学报,1976,3(2):128-136.

    [23] 叶培忠,陈岳武.杉木早期选择的研究[J].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1(1):106-115.

    [24] 张全仁,许忠坤.杉木速生性早期预测的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83,3(2):113-121.

    [25] 马常耕.杉木无性系生长的遗传控制和早期选择初探[J]. 林业科学,2000,36(1):62-69.

  • [1] 何贵平陈益泰刘化桐蔡宏明 . 施肥对杉木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5): 535-538.
    [2] 何贵平陈益泰关志山封剑文蔡宏明伊加生 .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5): 556-559.
    [3] 段爱国张雄清张建国钟建德 .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与遗传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5): 672-676.
    [4] 许忠坤徐清乾 . 杉木纸浆材无性系选择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6): 711-716.
    [5] 方乐金施季森胡德活 . 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球果分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4): 425-429.
    [6] 齐明何贵平曹高铨程亚平罗修宝翁春媚 . 杉木耐贫瘠优良无性系苗期初选.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379-383.
    [7] 胡德活阮梓材陈仲韦战庄县喜梁建国 .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结实遗传与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5): 606-610.
    [8] 骆秀琴管宁张寿槐陈益泰支济伟李恭学 . 32个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和力学性质的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3): 259-262.
    [9] 胡德活伍伯良阮梓材李建林姚邦杰朱报著 . 杉木无性系生长与材性测定的适宜无性系株数与小区株数.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2): 212-218.
    [10] 王 瑞陈永忠王湘南彭邵锋杨小胡王玉娟杨 杨 . 油茶无性系新梢生长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05-410.
    [11] 施翔陈益泰王树凤王小雪李霞潘红伟孙海菁 . 旱柳无性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3): 317-324.
    [12] 陈琳曾冀庞圣江赵志刚贾宏炎 . 氮素施肥对西南桦无性系早期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3): 70-75.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3.009
    [13] 凌娟娟肖遥杨桂娟马建伟赵秋玲贠慧玲王军辉麻文俊 . 灰楸无性系生长和形质性状变异与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5): 149-15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5.020
    [14] 甘四明李梅李发根吴坤明吴菊英卢国桓白嘉雨 . 尾叶桉×细叶桉杂种无性系扦插生根和生长性状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2): 135-140.
    [15] 黄安瀛陈铭秋林彦卢万鸿王楚彪燕青罗建中 . 不同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组培生根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6): 69-77.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61
    [16] 李晓储黄利斌周玉山李锡鹏顾炳贤王生华 . 秃杉引种潜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256-264.
    [17] 麻文俊张守攻王军辉张建国赵鲲 . 1年生楸树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657-663.
    [18] 顾万春 . 刺槐无性系G×E互作的研究——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的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6): 623-628.
    [19] 周小红周艳威张元莉施季森郑仁华陈金慧 . 杉木成年优良无性系的不定芽增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299-304.
    [20] 唐效蓉李宇珂夏合新曾令文伍新云张翼王晓锋唐黎周国瑾 . 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物候观测.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3): 436-44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47
  • HTML全文浏览量:  211
  • PDF下载量:  117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10-20

杉木无性系选择与生长潜力分析

  •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杉木三代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01B0201)”资助

摘要: 在湖南会同县、绥宁县以33个杉木无性系和2个对照分别于1983年、1986年及1997年营造了单株、行状和块状3种造林形式的区组设计无性系试验林。研究发现参试无性系间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差异在幼林期(4—7年)、中林期(13—16年)和成林期(28—31年)始终显著存在。不同无性系生长规律不同,有的无性系幼林期生长不是特别突出,但在中林期生长加快,到中林期后趋于稳定。优良无性系y18、y15在28或31年生时仍能保持前期所具有的生长优势,且在16 m立地指数和18 m立地指数条件下,生长同样突出,排名均为1、2名,表明这2个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稳定性。在块状造林条件下,优良无性系13年生时树高、胸径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大于生产种20.1%~26.6%、27%~31.1%、78.7%~92.8%,表明发展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