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2个山茶属植物花的挥发性物质研究

邱建生 张彦雄 陈菊艳 田茂娟 谢正华 陈晓鸣

引用本文:
Citation:

12个山茶属植物花的挥发性物质研究

  •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油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重大专项字6004.

  • 中图分类号: S718.43

Study on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in Flowers of 12 Camellia Species

  • CLC number: S718.43

  • 摘要: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对贵州、云南两省12种山茶属植物物种及类型花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37种挥发性化合物, 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的99.58%。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萜烯类、烷烃类、酸类及其他类等8类化合物。以怒江山茶花的挥发物种类最多(88种), 离蕊金花茶最少(41种)。有51种化合物为12个物种及类型中的多数植物所共有。其中, 100%共有的5种;90%共有的8种;80%共有的10种;70%共有的10种;50%共有的18种;50%以下共有的100种。有86种化合物为各物种所独有。归类分析表明, 醇类比例最高, 达29.87%;萜烯类次之, 为27.79%;再次为酯类, 为22.48%。化合物中相对含量第1为L-芳樟醇, 相对含量达75.94%;第2为(Z)-3-己烯酯, 为42.48%;第3为庚烷-2-酮, 为31.67%;第4为(Z)-3-己烯-1-醇和(S)-2-庚醇, 分别达23.79%和20.95%。
  • [1] 张雯雯, 郑华, 张弘. 蝴蝶蜜源与非蜜源植物挥发物的差异[J]. 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0(3):302-306.

    [2]

    Cesar Rodriguez-Saona, Leonardo Parra, Andrés Quiroz, et al. Variation in highbush blueberry floral volatile profiles as a function of pollination status, cultivar, time of day and flower part: implications for flower visitation by bees[J]. Ann Bot, 2011, 107(8):1377-90.
    [3]

    Andrews ES, Theis N, Adler LS. Pollinator and herbivore attraction to Cucurbitafloral volatile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7, 33(9):1682-1691.
    [4]

    Pat G. Willmer, Clive V. Nuttman, Henson, et al. Knudsen. Floral volatiles controlling ant behavior[J].Functional Ecology, 2009, 23(5), 888-900.
    [5]

    Kelsey J. R. P. Byers, H. D. Bradshaw Jr and Jeffrey A. et al. Three floral volatiles contribute to differential pollinator attraction in monkeyflowers(Mimulus)[J]. J. ExpBiol, 217(4), 614-623.
    [6]

    Pichersky E., Gershenzon J. The 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plant volatiles: Perfumes for pollinator attraction and defense. Curr. Opin. [J]. Plant Biol, 2002, 5(3):237-243.
    [7]

    Dunkel M, Schmidt U, Struck S, et al. SuperScent—a database of flavors and scent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9, 37:291-294.
    [8] 李莹莹. 花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挥发物[J].北方园艺, 2012, (6):184-187.

    [9] 宋晓虹, 彭力, 石祥刚. 戴盛桃, 叶创兴,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毛药红山茶花香气成分[J]. 广西植物, 2009, 29(4):561-563.

    [10] 顾亚萍, 钱和. 茶树花香气成分研究及其香精的制备[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29(1):187-189.

    [11] 甘秀海, 梁志远, 王道平, 等. 3种山茶属花香气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J].《食品科学》, 2013, 34(6): 204-207.

    [12] 范正琪, 李纪元, 田敏, 等. 三个山茶花种(品种)香气成分初探[J].园艺学报, 2006, 33 (3) : 592-596.

    [13] 黄永林, 陈月圆, 文勇新, 等. 金花茶的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 食品科技, 2009, 34(8):257-259.

    [14] 李辛雷, 孙振元, 李纪元, 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杜鹃红山茶挥发性成分[J] . 食品科学, 2012, 33(16):130-136.

    [15] 樊荣辉, 黄敏玲, 钟淮钦, 等. 花香的生物合成调控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1, 33(9): 1028-1036.

    [16] 余国辉, 程萍, 张文庆, 等. 美洲斑潜蝇蛹期化学环境对成虫嗅觉定位的影响[J].昆虫学报, 2005, 48(1):68-73.

    [17] 陈友铃, 方丽娜, 吴文洲.信息化合物对荔榕小蜂选择行为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 30(11):2949-2957.

    [18] 路常宽, 王晓勤, 张巨山, 等. 苹毛丽金龟对植物挥发物挥发性成分的触角电位反应, 昆虫学报[J], 2009, 52(12):1379-1384.

    [19] 罗长维. 麻疯树传粉昆虫组成及主要传粉者行为生态学研究[D] . 中国林科院, 2012.

    [20] 李林庶, 董坤, 王友文. 意大利蜜蜂为腾冲红花油茶授粉效果研究[J], 中国蜂业, 2012, 63 (Z2):18-21.

  • [1] 庄瑞林董汝湘黄爱珠邱金兴匡元玉曾庆南王德斌陈永忠蔡肖群邓晓安苏明媚 .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及基因库的建立利用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2): 178-184.
    [2] . 4种山茶花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含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 298-301.
    [3] 姜丽娜李纪元范正琪童冉莫润宏李志辉蒋昌杰 . 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内多酚组分含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4): 117-12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4.015
    [4] 郑施雯魏远顾红波朱建林李小明江泽平 . 铬污染地区植物重金属含量特征与耐性植物筛选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 205-211.
    [5] 喻锦秀何振李密邬颖彭邵锋钟杰高必达 . 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P-14的拮抗物质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1): 118-12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16
    [6] 赵治芬王雅琴黄少甫 . 植物染色体计数(五).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5): 503-508.
    [7] 崔丽娟张曼胤 . 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重金属含量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3): 307-310.
    [8] 刘建民贾波曹帮华张秀秀王超 . 山东主栽光皮木瓜品种香气成分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4): 597-601.
    [9] 卓盼刘金娟李晓储王琦祺李长根蒋继宏 . 圆柏枝叶对小鼠自发行为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1): 140-144.
    [10] 茹广欣袁金玲明军郝邵菊王豁然 . 泡桐杂种花的形态变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1): 41-46.
    [11] 雷世康徐刚 . 麻疯树BRI1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的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5): 121-129.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5.016
    [12] 刘志红解庆 . 腥臭卫矛花发育过程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6): 131-1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6.016
    [13] 陈敏李永和王晓佳 . 华山松树皮挥发性诱虫活性物质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3): 428-432.
    [14] 李云飞李世明金鑫程书王松波侯军亮刘家劲段肖霞马宏马永鹏张耕耘 . 基于RAD高通量测序探讨中国85种杜鹃花属植物的分类.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3): 1-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3.001
    [15] 骆琴娅漆龙霖方晰杨志林 . 山茶属植物五个物种光合作用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3): 311-316.
    [16] 朱映黄志嘉蓝来娇张锦坤高庆远王琳李拥虎温秀军马涛 . 天牛科昆虫信息化合物研究现状.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168-18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21
    [17] 刘莹耿显胜俞文仙李纪元 . 山茶种质资源的花腐病抗性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4): 157-164.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382
    [18] 邵立波郑文德何艳贞 .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4): 400-402.
    [19] 朱诚棋陈家颖马涛牟静秦文权温秀军 . 松墨天牛信息化合物在不同缓释载体上的释放速率.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2): 315-32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2.018
    [20] 程立超迟德富 . 10种杨属植物树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67-27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87
  • HTML全文浏览量:  292
  • PDF下载量:  77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1-25

12个山茶属植物花的挥发性物质研究

  • 1.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224
  • 2.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阳 550011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油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重大专项字6004.

摘要: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对贵州、云南两省12种山茶属植物物种及类型花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37种挥发性化合物, 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的99.58%。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萜烯类、烷烃类、酸类及其他类等8类化合物。以怒江山茶花的挥发物种类最多(88种), 离蕊金花茶最少(41种)。有51种化合物为12个物种及类型中的多数植物所共有。其中, 100%共有的5种;90%共有的8种;80%共有的10种;70%共有的10种;50%共有的18种;50%以下共有的100种。有86种化合物为各物种所独有。归类分析表明, 醇类比例最高, 达29.87%;萜烯类次之, 为27.79%;再次为酯类, 为22.48%。化合物中相对含量第1为L-芳樟醇, 相对含量达75.94%;第2为(Z)-3-己烯酯, 为42.48%;第3为庚烷-2-酮, 为31.67%;第4为(Z)-3-己烯-1-醇和(S)-2-庚醇, 分别达23.79%和20.95%。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