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差异性分析

魏艳秀 刘攀峰 杜庆鑫 杜红岩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差异性分析

  •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合约(2012BAD21B0502)

  • 中图分类号: S794

Comparison in Contents of Polyphenol and Flavonoid in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Germplasm

  • CLC number: S794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及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合理评价与利用杜仲种质资源。[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105份杜仲种质叶中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种质叶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33 mg·g-1,变异系数最大,为 42.42%;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5.92 mg·g-1,变异系数最小,为19.35%;异槲皮苷、多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42.74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34.42%、23.72%。杜仲雌株和雄株叶中的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含量差异不著性。多酚及黄酮类物质在不同来源间均差异极显著(P[结论] 杜仲种质叶片中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且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有很大的选择和改良潜力,可为叶用杜仲资源的选育提供基础原材料。
  • [1] 杜红岩,胡文臻,俞 锐.杜仲产业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杜红岩,赵 戈.论我国杜仲产业化与培育技术的发展[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5):554-561

    [3] 黄海燕, 杜红岩, 乌云塔娜,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杜仲遗传多样性体系建立[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6):795-799.

    [4] 杜红岩. 杜仲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的新进展[J]. 经济林研究, 2004, 21(2):58-61.

    [5] 王 璐, 杜兰英, 杜红岩. 杜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2014 (19):29-31.

    [6] 艾伦强, 李婷婷, 何银生,等. 杜仲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0(10):163-165.

    [7] 董尚胜, 翁 蔚, 查森俊,等. 杜仲茶风味化学的研究 Ⅲ.复火对杜仲红茶品质成分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1):93-96.

    [8] 冯 晗,周宏灏,欧阳冬生.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2015,20(6):713-720.

    [9]

    Danielle R, Paul P, Michael A. Applications of mass spectrometry to plant phenols [J]. Tr 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9,18(5):362-372.
    [10] 刘 迪, 尚 华, 宋晓宇. 杜仲叶多酚体内和体外抗氧化活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9):5-8.

    [11] 赵子龙,薛培凤,倪佩东,等.天然药物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6):512-516.

    [12] 孙兰萍, 马 龙, 张 斌,等. 杜仲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3):359-363.

    [13] 李 欣, 刘 严, 朱文学,等. 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10):378-382.

    [14] 王艳芳, 王新华, 朱宇同. 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 15(2):171-173.

    [15] 袁 超. 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谱特征、抗氧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 2010.

    [16] 张琳杰, 彭 胜, 张昌伟,等. 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8):228-232.

    [17]

    Kwan C Y, Chen Changxun, DEYAMA Takeshi, et al.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relaxant effects of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the Eucommia ulmoides Oliv. leaf and bark: implications on their antihy-pertensive action [J].Vascular Pharmacology, 2003,40 (5): 229-235.
    [18]

    Kim H Y, Moon B H, Lee H J, et al. Flavonol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 with glycation inhibitory activity[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4, 93(2-3):227-230.
    [19]

    Xican L, Xiaoting W, Ling H.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phenolic contents of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Danggui).[J]. Molecules, 2009, 14(12):5349-5361.
    [20]

    Stankovic M S, Niciforovic N, Topuzovic M, et al.Total phenolic content,flavonoid concentration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whole plant and parts extracts Teucrium montanum L. var. Montanum, F. Supinum (L.) Reichenb[J]. 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2011, 25(25):2222-2227.
    [21] 徐兰波,张 峰,丁艳霞,等.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叶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4(8):1422-1425.

    [22]

    Zhang L, Ravipati A S, Koyyalamudi S R, et al.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selected medicinal plants containing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mpound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23): 12361-12367.
    [23] 欧阳玉祝,吴道宏,李 勇.几种药用植物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2):20-23.

    [24] 仲凤维,王 迎,万 晓,等.6个银杏新品种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测定[J].山东林业科技,2013(5):20-22.

    [25] 贾冬冬, 李淑芬, 杨鸿玲. RP-HPLC法测定桑叶中的芦丁和异槲皮苷含量[J]. 食品科学, 2008, 29(8):499-501.

    [26] 李 奇, 张月婵, 宋建平,等. 不同产地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分析[J]. 中药材, 2009, 32(9):1359-1362.

    [27] 周 浓, 杨 敏, 王 胤,等. 商品川楝子的品质评价[J]. 中药材, 2012, 35(7):1065-1070.

    [28] 马丽媛, 齐国辉, 李保国,等. 黄连木雌、雄株叶片几种保护酶活性及主要内含物含量的比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5(2):48-52.

    [29] 辜夕容.不同种源无患子的种子品质差异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51-54.

    [30] 孙 建,刘红艳,赵应忠,等.芝麻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的多样性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5-9.

  • [1] 邓疆王有琼石雷 . 印度黄檀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6): 161-167.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6.022
    [2] 杜红岩李钦赫锦锦刘昌勇刘攀峰 .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 230-233.
    [3] 姜丽娜李纪元范正琪童冉莫润宏李志辉蒋昌杰 . 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内多酚组分含量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4): 117-12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4.015
    [4] 费学谦周立红龚榜初 . 不同柿种柿叶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的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5): 616-622.
    [5] 冯颖陈晓鸣何钊郭宝华马艳 . 白蜡虫抗突变实验与主要功效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3): 284-288.
    [6] 应震李纪元殷恒福范正琪倪穗吴斌吕焘 . 红叶山茶品种花青素苷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代谢产物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6): 1034-104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6.022
    [7] 苏建荣罗香杨文云邓疆 . 元宝枫叶内黄酮、绿原酸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4): 496-499.
    [8] 房建军阙国宁韩一凡 . 银杏细胞培养中影响黄酮积累量的几个因素.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51-53.
    [9] 李晓庆刘永强薛静茹李俊鹏韩有志王林 . 干旱和遮荫对中国沙棘水碳平衡和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3): 129-137.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464
    [10] 张建国罗红梅黄铨单金友王春艳 . 大果沙棘不同品种果实特性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6): 643-650.
    [11] 姚延梼张淑改许茂红 . 华北落叶松铜、钼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11(1): 94-98.
    [12] 姚延梼闫海冰杨秀清 . 仁用杏树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年变化规律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3): 374-378.
    [13] 徐洪宇王军辉黄晓华雷鸣董娟娥尉芹 . 12个楸树无性系叶片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2): 297-301.
    [14] 李明黄卓烈谭绍满莫晓勇林海球龙腾 . 难易生根桉树多酚氧化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5): 493-500.
    [15] 苏建荣邓疆罗香杨文云 . 元宝槭幼树施肥研究 Ⅱ .对叶内黄酮、绿原酸及养分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3): 255-259.
    [16] 陈敏李永和王晓佳 . 华山松树皮挥发性诱虫活性物质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3): 428-432.
    [17] 张蕾倪穗李纪元范正琪蒋昌杰陈德龙 . 金花茶不同时期花瓣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2): 32-3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2.005
    [18] 马婧邓楠褚建民纪敬史胜青江泽平成铁龙 . 泡泡刺高通量转录组鉴定及其黄酮类代谢途径初步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1): 61-66.
    [19] 沈植国程建明武方方丁鑫 . 不同花色类型蜡梅花被片靶向类黄酮代谢组学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4): 82-89. doi: 10.12403/j.1001-1498.20220537
    [20] 孙付存孔祥波张苏芳王鸿斌张真刘福 . 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性信息素成分差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6): 993-99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6.01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97
  • HTML全文浏览量:  240
  • PDF下载量:  120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12-08

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差异性分析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合约(2012BAD21B0502)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及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合理评价与利用杜仲种质资源。[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105份杜仲种质叶中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种质叶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33 mg·g-1,变异系数最大,为 42.42%;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5.92 mg·g-1,变异系数最小,为19.35%;异槲皮苷、多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42.74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34.42%、23.72%。杜仲雌株和雄株叶中的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含量差异不著性。多酚及黄酮类物质在不同来源间均差异极显著(P[结论] 杜仲种质叶片中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且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有很大的选择和改良潜力,可为叶用杜仲资源的选育提供基础原材料。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