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苦楝种源果核和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廖柏勇 陈丽君 王芳 何霞 刘明骞 陈涵斌 任颖 陈晓阳

引用本文:
Citation:

苦楝种源果核和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 基金项目: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楝科、樟科优质速生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KJCX002)

  • 中图分类号: S792.33

Trend Surface Analysis of Provenance Geographic Variation of Melia azedarach Stone and Seed

  • CLC number: S792.33

  • [1] 程诗明, 顾万春. 苦楝表型区划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6, 19(3):337-341.

    [2]

    Peng H, David J M. Flora of China[M]. Wu Z, Peter H R.;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St. Louis, MO, USA; Science Press:Beijing, China, 2008(11):130-131.
    [3] 陈伯望, 洪菊生. 杉木种源胸径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J]. 林业科学, 1995,31(2):110-115.

    [4] 徐化成,郭广荣,冯林,等.油松天然林的生长与地理-气候因素的关系[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1,2(4):9-14.

    [5] 陈晓阳, 陈振丙, 吴栓柱, 等. 侧柏种苗性状地理变异趋势及其气候生态基础[J].河南林业科技,1990(1):5-10.

    [6] 陈晓阳,沈煕环,石文玉,等. 侧柏不同种源在北京越冬和生长表现[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 5(1):19-26.

    [7] 陈晓阳,王东洋, 吴栓柱,等.侧柏种源苗木根系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2):13-20.

    [8]

    Ying C C, Square V. Performance of lodgepole pine provenances at sites in southwestern british columnbia[J]. Silvae Genetica,1991,40(5-6):215-223.
    [9]

    Ying C C, Yanchuk A D.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Columbia's tree seed transfer guidelines:Purpose, concept, methodology, and implementation[J]. Forest Ecology & Management,2006,227(s1-2):1-13.
    [10] 梁一池,陈祖松. 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趋势[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 9(2):134-139.

    [11] 李纪元,饶龙兵,杨伟增. 枫杨种源苗期高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J]. 中南林学院学,2003,23(1):15-19.

    [12] 陈存及, 邱尔发, 梁一池, 等. 毛竹种源地理变异规律及选择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1(3):20-28.

    [13] 叶志宏, 施季森, 翁玉榛, 等. 杉木地理种源变异模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14(4):15-22.

    [14] 董玉峰, 姜岳忠, 马玲, 等. 苦楝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 2010,189(4):104-107.

    [15] 夏海涛. 药用苦楝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78.

    [16] 崔赟栋, 傅兆祥, 王建华,等. 苦楝种源试验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 1994, 44(2):14-16.

    [17] 程诗明. 苦楝聚合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18] 程诗明, 顾万春. 苦楝表型性状梯度变异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6, 42(5):29-35.

    [19] 陈丽君, 刘明骞, 廖柏勇, 等. 苦楝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和生长节律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 34(4):1-7.

    [20] 陈丽君, 邓小梅, 丁美美, 等. 苦楝种源果核及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 36(1):15-20.

    [21] 廖柏勇,陈晓阳,陈丽君,等. 苦楝种源间种子发芽变异的观测[J]. 广东农业科学,2014(11):43-47.

    [22] 黄少伟, 谢维辉. 实用SAS编程与林业试验数据分析[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82-190.

    [23]

    Peakall R,Smouse P E. GenAlEx 6.5:Genetic analysis in Excel. Population genetic softwar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An update[J]. Bioinformatics,2012, 28:2537-2539.
    [24] 陈羡德, 陈礼光, 阙茂文,等. 不同种源苦楝幼林试验初步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8, 28(1):23-26.

    [25] 教忠意. 盐胁迫对苦楝育苗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73.

    [26] 王家源, 郭杰, 喻方圆.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生物学特性差异[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7(1):49-54.

  • [1] 刘昭息何玉友孙海菁姜景民吕本树 . 火炬松种源遗传变异研究及纸浆材优良种源评选Ⅰ.性状的地理变异和相关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3): 253-258.
    [2] 曾平生厉月桥周新华姚甲宝潘文婷熊光康 . 不同种源华重楼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地理变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1): 114-12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1.014
    [3] 厉月桥李迎超吴志庄 . 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的变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4): 528-532.
    [4] 熊仕发吴立文陈益存高暝周新华汪阳东 . 不同种源白栎果实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 93-10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2.012
    [5] 程诗明顾万春 . 苦楝表型区划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3): 337-341.
    [6] 王芳廖柏勇李培刘明骞李俊成吴琳瑛林玮陈晓阳 . 苦楝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2): 167-175.
    [7] 蒋艾平刘军姜景民张建忠徐永勤沈凤强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优良种源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1): 50-54.
    [8] 黄利斌李晓储张定瑶陆兴安汪企明 . 落羽杉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4): 447-451.
    [9] 王军辉顾万春夏良放李斌郭文英 .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4): 362-368.
    [10] 岳水林荣文琛 . 马尾松种源松脂组分的地理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7(4): 431-436.
    [11] 林玲罗建 . 林芝云杉不同地理种源苗期性状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557-561.
    [12] 廖声熙张春华李立李文良赵培仙 .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2): 172-177.
    [13] 舒 枭杨志玲杨 旭段红平于华会黄建昌李树朝 . 不同产地厚朴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3): 457-461.
    [14] 魏素梅谭天泳 . 木麻黄地理种源的苗期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2): 119-126.
    [15] 李斌顾万春夏良放李锡泉干少雄 . 鹅掌楸种源遗传变异和选择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3): 237-243.
    [16] 张萍周志春金国庆王月生王晖 . 木荷种源苗高生长参数变异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61-65.
    [17] . 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能力的地理种源变异.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3): -.
    [18] 刘军姜景民刘昭息栾启福孙洪刚邵文豪张建忠 . 乐东拟单性木兰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25(5): 564-568.
    [19] 郑益兴彭兴民吴疆翀张燕平 . 印楝种源不同生长季节冠层间的光响应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 176-183.
    [20] 柴修武周文龙曾浩生 . 桉树不同地理种源木材构造性质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2): 176-18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37
  • HTML全文浏览量:  274
  • PDF下载量:  67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1-27

苦楝种源果核和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 2. 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楝科、樟科优质速生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KJCX002)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