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 军,蔡体久. 基于GIS的森林分类经营区划[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0 (4) : 14 - 18
[R]. Rome: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73, 1993
[3] 曾思齐,肖化顺,石军南.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24 (5) : 11 - 15
[4] 刘建国,袁嘉祖. 林业区划原理与方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3 - 107
[5] 张 超,黄清麟. 林业区划研究综述[J]. 林业资源管理, 2005(5) : 16 - 20
[6] BirkinM, Clarke G, ClarkeM, et al. Intelligent GIS, Location Decisions and Strategic Planning [M]. Cambridge: Geo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1996
[7] 赵宪文,张淑娟,陆显祥. 遥感资料和聚类方法在县级林业区划中的应用[J].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 (2) : 239 - 242
[8] 张 超. 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69 - 70
[9] 永安市林业区划办公室. 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区划文件汇编[C].福建永安, 1984
[10] 永安市统计局. 永安统计年鉴[C]. 福建永安, 2004
[11] 邬 伦,刘 瑜,张 晶,等.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161 - 194
[12] 张 超,陈丙咸. 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0 - 45
[13] 边馥苓.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87 - 93
[14] 黄清麟. 浅谈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J]. 世界林业研究,2005, 18 (3) : 73 - 77
[15] 谢守鑫,姜 姜,余树全. 区域森林资源分类区划方法的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06 (4) : 6 - 11
[16] 陈建新,王明怀,殷祚云,等. 广东省秃杉引种栽培效果及栽培区划分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4) : 399 - 405
[17] 黄清麟. 森林可持续经营综述[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19(3) : 282 - 285
[18] Ian Fry. Twists and turns in the jungle: Exp loring the evolution ofland use, land2use change and forestry decisions within the KyotoProtocol [J]. 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 and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Law, 2002, 11 (2) : 159 - 168
[19] HaberW. Using landscape ecology in p lanning and management[M] / /Zonneveld I S, Forman R T T. Changing Landscapes: AnEc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p ringer2Verlag, 1990:217 - 231
[20] FAO. 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21] 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33 - 58
[22] 朱秀珍. 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 2005: 89 - 90
[23] 白亚恒. 洪湖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1: 11 - 14
[24] 李建兵. 基于GIS的鞍山市投资环境评价系统的研究[D]. 鞍山:鞍山科技大学, 2005: 58 - 59
[25] 廖伟华. 基于GIS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3: 17 - 20
[26] 唐守正.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20 - 22
[27] 卢纹岱. SPSS forWindows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379 -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