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殷坤山,陈华才,唐美君,等. 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田间使用技术的研究[J]. 中国病毒学, 2003, 18 (5) : 492 - 495
[2] 殷坤山,陈华才. 喷施茶尺蠖病毒杀虫剂对茶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02, 24 (4) : 5
[3] 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总碱和高效Bt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结果[J]. 茶叶科学技术, 2005 ( 2) :13 - 14
[4] 吴晓晶,胡 萃.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量增殖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7, 13 (2) : 150 - 157
[5] 叶恭银, 朱俊庆. 高温条件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繁殖的影响[J]. 中国病毒学, 1992, 7 (3) : 283 - 288
[6] 叶恭银, 朱俊庆,胡 萃.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幼虫食物摄取与利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1 ( 1) :77 - 80
[7] 叶恭银,朱俊庆,胡 萃.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的控制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 1994, 21 (3) : 231 - 237
[8] 胡 萃, 朱俊庆,叶恭银. 茶尺蠖NPV对茶尺蠖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 16 (2) : 113 - 118
[9] 孔庆瑚,何 玲,陈云英.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性试验[J].科技通报, 1990, 6 (1) : 32 - 35
[10] 陈棣华,洪北边,赵烨烽.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 1989, 5 (4) : 168 - 172
[11] 陈棣华,孙继山. 茶尺蠖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发生[J]. 电子显微学报, 1992, 5: 373 - 374
[12] 谭业平, 陶 涛. 昆虫病毒学[M].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1
[13] 陈棣华,赵怀宇,张立人. 三种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J]. 病毒学报, 1987, 3 (1) : 69 - 75
[14] 张益民. 三种茶树害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蛋白性质的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1986, 13 (5) : 198 - 200
[15] 赵怀宇, 陈棣华,张立人.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血清学研究[J]. 病毒学杂志, 1986, 1 (3) : 52 - 59
[16] Ma X C, Xu H J, Mei J T, et al. Genome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a nucleopolyhedrovirus that infects the tea looper caterp illar,Ectropis oblique [J]. Microbiol, 2006, 44 (1) : 77 - 82
[17] HughesD S, Possee R D, Ling IA. Activation and detection of alatent baculovirus resemblingM am estra brassicae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 in M. brassicae insect [J]. Virology, 1993, 194:608 - 615
[18] 曲良建, 张永安,王玉珠,等. PCR法证实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经卵和蛹的垂直传播[J]. 中国生物防治, 2005,21 (1) : 45 - 48
[19] 贾春生. 利用sp ss软件计算杀虫剂的LC50 [J]. 昆虫知识,2006, 43 (3) : 414 - 417
[20] 郭 郛, 忻介六. 昆虫学实验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359 - 360
[21] 叶恭银,胡 萃. 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动态的影响[J]. 病毒学杂志, 1990, 4 (4) : 397 - 403
[22] 陈亦根,黄明度. 茶尺蠖生物防治进展[J]. 昆虫天敌, 2001, 23(4) : 181 - 184
[23] 肖能文,谭济才. 无公害杀虫剂防治茶尺蠖试验[J]. 茶叶通讯, 2001 (4) : 17 - 19
[24] 雷元胜,夏良胜,石 涛. 4 000 IV /mg Bt颗粒剂防治茶尺蠖药效对比试验[J]. 茶业通报, 2002, 24 (2) : 26
[25] 张益民,王学兰,张世敏. 茶尺蠖核型多体病毒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 1985, (24) : 1918 - 1920
[26] 刘 军, 兰萍章. 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安全性[J]. 生物防治通报, 1988, 4 (1) : 38 - 44
[27] 叶恭银,胡 萃. 茶尺蠖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病死时间分布的数学模拟[J]. 生态学报, 1994, 14 (2) : 196 - 200
[28] 陈棣华, 钟卫洲,栗陶生.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1991, 18 ( 6 ) : 321- 323
[29] 叶恭银,胡 萃. 适用于高温季节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筛选[J].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18 (3) : 215 - 220
[30] 叶恭银,胡 萃, 洪 健. 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1, 17 (2) : 185 - 191
[31] 周晓峰,李 劲,陈海雷. 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J]. 植物保护, 1990, 16 (4) : 25 - 26
[32] 甘运凯,刘年翠,黎国强. 应用混合病毒防治茶园害虫[J]. 湖南微生物学通讯, 1990 (1) : 1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