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 岩,杨 越, 孙保平,等.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研究——以甘肃定西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6): 99-105
[2] 刘志超, 杜 英, 徐丽萍, 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以安塞县为例[J]. 生态学报, 2008, 28 (4): 1476-1482
[3] 杜 雄, 窦铁岭, 冯丽肖, 等. 华北农牧交错带退耕区榆树幼林-南瓜间作的农田生态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9): 2710-2719
[4] 沈 慧, 姜凤岐, 杜晓军, 等. 水土保持林土壤肥力及其评价指标[J].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14(2): 60-65
[5] 廖尔华, 张世熔, 邓良基, 等. 丘陵区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及其应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0(3): 242-245, 281
[6] 吴承祯, 洪 伟. 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 土壤学报, 1999, 36(2): 162-167
[7] 张世熔, 邓良基, 周 倩, 等. 耕层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主要土壤特性的关系[J]. 土壤学报, 2002, 39(2): 221-226
[8] 程先富, 史学正, 王洪杰. 红壤丘陵区耕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J]. 地理科学, 2003, 12(5): 617-621
[9] 苏永中, 赵哈林. 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生态学报, 2004, 24(1): 71-74
[10] 贾晓红, 李新荣, 李元寿. 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 地理研究, 2007, 26(3): 518-525
[11] 龚 伟, 胡庭兴, 王景燕, 等.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1): 56-65
[12] 龚 伟, 胡庭兴, 王景燕, 等.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J]. 土壤学报, 2007, 44(3): 571-575
[13] 周丽霞, 丁明懋.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J]. 生物多样性, 2007, 15(2): 162-171
[14] Acosta-Martinez V, Zobeck T M, Gill T E, et al.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emiarid agricultural soils[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3,36(3): 216-227
[15]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林业标准汇编(营造林卷)[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16]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17] 许光辉, 郑洪元.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18] 杨培岭, 罗远培, 石元春. 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J]. 科学通报, 1993, 38(20): 1896-1899
[19] Jimenez M D, Horra A M, Pruzzo L, et al. Soil quality: a new index based o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2, 35(4): 302-306
[20] 杨万勤, 王开运. 土壤酶研究动态与展望[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8(5): 564-570
[21] Gianfrda L, Sannino F, Violante A. Pesticide effects on the activity of free, immobilized and invertase[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5, 27: 1201-1208
[22] 汪景宽, 汤方栋, 张继宏, 等. 不同肥力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酶活性比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2): 185-189
[23] 龚 伟, 胡庭兴, 王景燕, 等.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碳库与肥力的变化[J]. 生态学报, 2008, 28(6): 2536-2545
[24] 范燕敏, 朱进忠, 武红旗. 北疆退化荒漠草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J]. 草原与草坪, 2008(4): 10-13, 19
[25] 林开旺. 宁化禾口紫色土不同治理措施土壤结构特性[J]. 福建水土保持, 2002, 14(2): 57-60
[26] 李尚妙. 营造台湾相思水土保持林对土壤结构和养分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1999, 26(2): 34-36
[27] 常庆瑞, 安韶山, 刘 京, 等. 黄土高原恢复植被防止土地退化效益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5, 5(4): 6-9, 44
[28] 安韶山, 常庆瑞, 李壁成, 等. 不同林龄植被培肥改良土壤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21(3): 75-77
[29] 钟继洪, 郭庆荣, 谭 军, 等. 坡地赤红壤物理退化及其机理研究Ⅰ.土壤结构退化研究[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8, 7(2): 154-160
[30] 龚 伟, 颜晓元, 蔡祖聪, 等.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11): 2375-2381
[31] 周先容, 陈劲松.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8): 891-894
[32] 金发会, 李世清, 卢红玲, 等. 石灰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颗粒组成和氮矿化势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12): 2739-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