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品平. 森林碳汇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产权角度看森林碳汇服务交易[J]. 中国林业经济,2007(2): 34-37
[2] 李怒云,徐泽鸿,王春峰,等.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J]. 林业科学, 2007, 43(7): 5-9
[3] 郑金双,曹永慧,肖书平,等. 茶秆竹生物量模型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01, 20(4):67-71
[4] 郑金双,曹永慧,代全林,等.茶秆竹林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1,20(1):53-57
[5] 林传文. 不同立竹密度下茶秆竹林生长的响应[J].福建林业科技, 2005,32(3):62-64
[6] 金爱武,马 跃. 雷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1999,19(2):7-9
[7] 陈学魁. 麻竹单株生物量模型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8,18(3): 260-262
[8] 邱银河. 撑麻7 号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 2007,5(3):29-31
[9] 童建宁. 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10-113
[10] 吴锦华. 垦复干扰对糙花少穗竹林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6):3-5
[11] 周世强. 冷箭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 植物学通报,1995,12(增刊):63-65
[12] 徐道旺,陈少红,杨金满. 毛环竹笋用林生物量结构调查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11):67-70
[13] 苏智先,钟章成. 缙云山慈竹种群生物量结构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15(3):240-252
[14] 董文渊,黄宝龙,谢泽轩,等. 筇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4):416-420
[15] 周本智,吴良如,邹跃国. 闽南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现存生物量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9,12 (1): 47-52
[16] 周玉卿. 井冈寒竹种群生物量结构初步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4):120-123
[17] 广宁县人民政府. 广宁竹志[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18] 何东进,洪 伟,吴承祯,等. 武夷山毛竹天然林生物量与能量分配规律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2): 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