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高等植物编委会.中国高等植物:第4卷,山茶科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579-580
[2] 林 萍,姚小华,王开良,等.油茶长林系列优良无性系的SRAP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2):272-279
[3] 国家油茶科学中心.油茶高效实用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2-104
[4] 庄瑞林,周启仁,姚小华,等.中国油茶[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58-61
[5] 韩宁林,赵学名.油茶高产品种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86-88
[6] 邓小莲,谢光盛,黄树根.保健茶油的研制及其调节血脂的作用[J].中国油脂,2002,27(5):96-97
[7] 聂 明,杨水平,姚小华,等.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10,23(2):165-169
[8] 王开发.花粉营养成分与花粉资源利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1-20
[9] 吴国芳,冯志坚,马炜梁,等.植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15-218
[10] 袁德义,谭晓风,邹 锋,等.油茶花粉生活力检查比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 29 (4):10-12
[11] 邹 锋,袁德义,谭晓风,等.油茶花粉数量及4℃贮藏萌发率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5):892-895
[12] 袁德义,谭晓风,胡青素,等.油茶花粉特性及其不同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5):66-69
[13] 何春燕,谭晓风,袁德义,等.7种油茶花粉数量及花粉萌发率的测定[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1):74-77
[14] 黎章矩,曾燕如,戴文圣.油茶低产低效的内外影响因子调查[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5):26-31
[15] 邓园艺,喻勋林,雷瑞虎,等.油茶的传粉生物学特性[J].经济林研究,2009,27(1):72-75
[16] 王钦丽,卢龙斗,吴小琴,等.花粉的保存及其生活力测定[J].植物学通报,2002,19(3):365-373
[17] 姚成义,赵 洁.钙和硼对蓝猪耳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1):1-7
[18] 杨 界,李 燕,罗 莉,等.无机元素对狭叶重楼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7(2):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