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费学谦. 油茶籽油加工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1, 32 (10): 449-452
[2] 姚小华,王开良,罗细芳,等.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 林业科技开发,2005, 19 (1): 3-6
[3] 赵仲苓.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四十二册 鳞翅目 毒蛾科(二)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2
[4] 赵仲苓.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卷 鳞翅目 毒蛾科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0-92
[5] Watson A, Fletcher D S,Nye I W B. The generic names of moths of the world: volume 2 [M]. London: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1980: 1-25
[6] 张汉鹄. 我国茶树毒蛾区系考查与防治对策[J]. 茶叶通讯,2003 (2): 22-25
[7] 华正媛, 王井田, 刘 剑, 等. 衢州市油茶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2): 232-243
[8] 杨大荣,刘桂华,陈朝进,等. 云南茶叶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13(4): 364-368
[9] 杨大荣, 杨有武, 宇廷超. 茶茸毒蛾在高海拨茶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J]. 茶叶,2000, 26(2): 88
[10] 汪荣灶. 茶黑毒峨年生活史及防治的研究[J]. 蚕桑茶叶通讯, 1988 (1): 13-16
[11] 汪义平, 方 惠, 张红美. 茶黑毒蛾发生规律与防治[J].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3, 23(1): 21-22
[12] 苏 星,李向东,邓常发,等. 松茸毒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 华南农学院学报,1981,2(2): 58-69
[13] 张潮巨, 陈顺立, 李友恭, 等. 松茸毒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 1995, 4(1):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