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艳波,惠刚盈.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1-8
[2] 惠刚盈,李 丽,赵中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07,27(11):4717-4728
[3] 刘 彦,余新晓,岳永杰,等.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5):25-28
[4] 宁杨翠,郑小贤,梁 雨,等.北京八达岭油松人工林结构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47-49
[5] 倪 静,宋西德,张 永,等.永寿县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24-27
[6] 郝云庆,王金锡,王启和,等.柳杉纯林改造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预测[J].林业科学,2006,42(8):8-13
[7] 黄利斌,蒋 春,王 磊.南京郊区典型人工林分空间结构及间伐响应[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2):1-6
[8] 程 煜,陈 灿,洪 伟,等.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2009,10(5):29-34
[9] 张会儒,汤孟平,舒清态.森林生态采伐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14-226
[10] 陈辉荣,周新年,蔡瑞添,等.天然林不同强度择伐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动态[J].植物科学学报,2012,30(3):230-237
[11] 郑丽凤,周新年,江希钿,等.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4):275-280
[12] 周新年,陈辉荣,巫志龙,等.山地人工林择伐技术研究进展[J].山地学报,2012,30(1):121-126
[13] 钱迎倩,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165
[14] 惠刚盈,von Gadow K,胡艳波.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的标准角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6):68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