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植物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2:716-718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4,40:77
[3] 赵文智.砂生槐沙生适应性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4): 379-384
[4] 许毓英.西藏砂生槐种子营养成份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2,7(4):379-382
[5] 李玉祥.西藏砂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1993,8(5):75-79
[6] 王为义.沙生槐抗旱性状的观察[J].植物学报,1980,22(3): 293-294
[7] 陈怀顺,刘志民.砂生槐种群特点及其在河谷植被中的作用[J].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997,8(3): 18-22
[8] 彭跃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砂生槐固沙作用研究[J].林业科技,1997,22(6): 6-8
[9] 赵文智,刘志民.西藏特有灌木砂生槐繁殖生长对海拔和沙埋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2,22(1): 134-138
[10] 杨兆平,沈渭寿,孙 明,等.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化土地砂生槐群落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121-1126
[11] 沈渭寿,李海东,林乃峰,等.雅鲁藏布江高寒河谷流动沙地适生植物种筛选和恢复效果[J].生态学报,2012,32(17):5609-5618
[12] 马兴铭,李红玉,王 波,等.西藏砂生槐生物碱抑菌及杀虫活性的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2005,21(3): 183-186
[13] 马兴铭,李红玉,尹少甫,等.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杀灭原头蚴及抗炎作用[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 (4):217-219
[14] 马兴铭,李红玉,尹少甫,等.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碱抗炎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b,32(5): 23-26
[15] 马兴铭,李红玉,尹少甫,等.西藏砂生槐生物碱抑菌抑瘤的实验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6): 74-77
[16] 林少敏.西藏砂生槐[J].草业科学,2002,19(3): 34
[17] 刘志民,赵文智,李志刚.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种子库特征[J].生态学报,2002,22(5):715-722
[18] Liu Z M. Genetic diversity,population structure,and conservation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Fabaceae),a shrub endemic to the Tibetan Plateau[J]. Plant Biology,2006,8(1):81-92
[19] 郭其强,罗大庆,方江平,等.西藏砂生槐的研究现状及其利用与保护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1): 98-101
[20] 郭其强,方江平,边 多,等.不同干扰形式对砂生槐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8):1670-1677
[21] 刘桂丰,杨传平,刘 关,等.白桦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特征及发芽率[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27(4):1-3
[22] 王 超,李旭新,路丙社,等.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0,25(1):26-29
[23] 刘生龙,高志海,崔建国,等.唐古特白刺种源试验[J].西北植物学报,1997,17(6):115-118
[24] 武 冲,仲崇禄,牟振强,等.模拟水分胁迫对不同种源麻楝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4):774-780
[25] 林少敏.西藏砂生槐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2,19(5):30-32
[26] 王文娟,贺达汉,唐小琴,等.不同温度和沙埋深度对砂生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1,31(6):1437-1442
[27] 臧建成,辛福梅.砂生槐种实害虫对砂生槐种子与萌发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2):198-201
[28] 王桔红,崔现亮,陈学林,等. 中、旱生植物萌发特性及其与种子大小关系的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7,31(6):1037-1045
[29] 王一峰,李 岩,代建霄,等.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5种10个居群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87-92
[30] Vera M L. Effects of altitude and seed mass on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survival of heathland plants in north Spain[J]. Plant Ecology,1997,133: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