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盛炜彤.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2] 贾治邦.中国森林资源报告——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R].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3] Savill P, Evans J, Auclair D, et al. Plantation Silviculture in Europ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4] 贵州省林业厅,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梵净山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5] 陈楚莹, 汪思龙.人工混交林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 郝尔曼·格拉夫·哈茨费尔德.生态林业理论与实践[M].沈照仁译.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7] 汤景明, 宋丛文, 戴均华, 等.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冰雪灾害调查[J].林业科学, 2008, 44(11):2-10.
[8] 冯宗炜.中国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防治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 2000, 2(9):5-11. doi: 10.3969/j.issn.1009-1742.2000.09.002
[9] 樊后保.酸雨与森林衰退关系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23(1):88-92. doi: 10.3969/j.issn.1001-389X.2003.01.021
[10] 盛炜彤, 范少辉.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S]. 2010
[12] J Evans. Planted Forests[M]. Published by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 (FAO).2009.
[13] 张绮纹, 李金花.杨树工业用材林新品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14] 南方十四省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杉木产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J].林业科学, 1981(1):37-45.
[15] 张万儒.中国森林立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16] 裴保华, 蒋湘宁, 郑均宝, 等.林分密度对Ⅰ-69杨树冠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3):201-206.
[17] 盛炜彤, 惠刚盈, 张守攻, 等.杉木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8] 王彦, 李琪, 张佩云.杨树丰产林合理密度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 1991(4):25-29.
[19] J P Kimmins, 金明仕.森林生态学[M].文剑平译.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0] 杨玉盛, 等.杉木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21] 焦菊英, 李靖.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人工林减蚀效应研究[J].林业科学, 2002, 38(5):87-94. doi: 10.3321/j.issn:1001-7488.2002.05.015
[22] 徐化成.关于人工林的地力下降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 1992(1):66-73.
[23] 盛炜彤.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4] 盛炜彤, 杨承栋.关于杉木林下植被对改良土壤性质效用的研究[J].生态学报, 1997, 17(4):377-385. doi: 10.3321/j.issn:1001-9332.1997.04.008
[25] 姚茂和, 盛炜彤, 熊有强.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3):246-252.
[26] Evans J. Plantation Forestry in the Tropics[M]. Clarendon Press, 1982.
[27] 李淑仪, 钟继红, 莫晓勇, 等.桉树土壤与营养研究[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
[28] 杨承栋.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质量演化与调控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