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文静, 姜明云, 王 星, 等. 黄条金刚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萌发力[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8(3):13-18.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20.03.003
[2] 林树燕, 石文文, 缪彬彬, 等. 竹类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世界竹藤通讯, 2010, 8(2):1-6. doi: 10.3969/j.issn.1672-0431.2010.02.001
[3] 杜 凡, 薛嘉榕, 杨宇明, 等. 15年来云南竹子的开花现象及其类型研究[J]. 林业科学, 2000, 36(10):57-68.
[4] 黄坚钦, 黄华宏, 何福基, 等. 雷竹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J]. 竹子研究汇刊, 1999, 18(3):55-58.
[5] 王曙光, 普晓兰, 丁雨龙, 等. 巨龙竹生殖器官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J]. 植物研究, 2006, 26(3):270-274.
[6] 林树燕, 丁雨龙. 鹅毛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5):907-914.
[7] 林树燕, 李 洁, 赵 荣, 等. 孝顺竹花芽分化及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39(4):51-56.
[8] 唐国建, 杨金梅, 丁雨龙, 等. 青丝黄竹花形态于结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0(2):71-75.
[9] 王雨珺, 罗 剑, 陈楠楠, 等. 绵竹花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4):492-498.
[10] 初彩华, 黄 玲, 王曙光. 新小竹花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39(5):763-769.
[11] 林树燕, 傅华君, 万雅雯, 等. ‘霞早’绿竹花形态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3(2):7-13.
[12] 李 娟, 王一方, 初彩华, 等. 硬头黄竹花的形态与结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1):28-34.
[13] 陈定如, 冯学琳. 粉箪竹、青皮竹、大佛肚竹、黄金间碧竹、观音竹[J]. 广东园林, 2008, 30(6):74-75. doi: 10.3969/j.issn.1671-2641.2008.06.022
[14] 杨淑敏, 江泽慧, 任海青. 青皮竹研究进展及展望[J]. 竹子研究汇刊, 2007, 26(1):15-19 + 26.
[15] 姚开泰, 谭 伟, 周海洋, 等. 竹龄和竹秆纵向部位对青皮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 林业工程学报, 2021, 6(5):76-81.
[16] LIU M H, KO C H, MA NA, et al. Chemical profiles, antioxidant and anti-obesity effects of extract of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leave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16, 22: 533-546. doi: 10.1016/j.jff.2016.02.010
[17] 李正理. 植物组织制片[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18] 易同培, 石军义, 马丽莎, 等. 中国竹类图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9] 杨 蒙, 张 玉, 丁雨龙, 等. 金佛山方竹开花特性及花器官发育特征[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2, 50(1):7-13 + 45.
[20] 刘海文, 赵婉琪, 肖 姣, 等. 斗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41(11):1853-1862.
[21] 赵婉琪, 吴正春, 肖 姣, 等. 笔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3):31-38.
[22] 林新春, 袁晓亮, 林 绕, 等. 雷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J]. 林业科学, 2010, 46(5):55-57.
[23] 孙立方, 郭启荣, 王 青, 等. 毛竹花器官的形态与结构[J]. 林业科学, 2012, 48(11):124-129.
[24] 张文燕, 马乃训. 竹类植物花粉的生活力和自然授粉[J]. 林业科学研究, 1990, 3(3):250-255.
[25] MCCLURE F A, 洪效训. 竹子的生殖相(上)[J]. 竹子研究汇刊, 1982, 1(2):104-116.
[26] 耿伯介. 试论竹类的花序及其演变[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6, 4(4):323-336.
[27] 林树燕, 万雅雯, 傅华君, 等. 竹类植物花序建成及花序类型修正[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6):1-6.
[28] 傅华君, 范婷婷, 杨 蒙, 等. 翠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2):54-60.
[29] 林树燕, 郝娟娟, 辛 华, 等. 月月竹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3):9-12.
[30] 郭起荣, 周建梅, 孙立方, 等. 毛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6(5):925-928.
[31] WANG S G, PU X L, DING Y L, et al.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bamboo species[J]. PAKISTAN J BOT, 2015, 47(6): 2301-2308.
[32] 王小红, 周祖基. 水竹开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J]. 世界竹藤通讯, 2007, 5(3):12-18.
[33] 邓 琳, 黄 玲, 初彩华, 等. 棉花竹花形态与结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6):801-807.
[34] 龙 昊, 初彩华, 金点坤, 等. 青秆竹花的解剖观察与分析[J]. 广西植物, 2022, 42(1):174-182.
[35] 陈舒怀, 谭宏超. 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J]. 云南林业科技, 1997, 26(4):35-38.
[36] de SOUZA P F, Dos SANTOS C M R, REE J, et al. Male sterility in Bambusa tuldoides Munro[J]. PROTOPLASMA, 2020, 257(3): 911-920.
[37] 林树燕.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