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及其指纹图谱构建

余微 仲崇禄 张勇 魏永成 孟景祥

引用本文:
Citation:

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及其指纹图谱构建

    通讯作者: 张勇, zhangyongritf@caf.ac.cn
  • 基金项目: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 2014KJCX01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CAFYBB2018ZB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1470634

  • 中图分类号: S718.46

Identification and Fingerprinting Construction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Clones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ong, zhangyongritf@caf.ac.cn ;
  • CLC number: S718.46

  • 摘要: 目的 构建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为今后短枝木麻黄的品种鉴定、品种权保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方法 从71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12对引物,采用降落PCR和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方法,以采集的9个短枝木麻黄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为参照,对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鉴定,并结合引物组合法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体系。 结果 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为4.2个,每对引物可区分25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根据鉴定结果,最终所有样品被划分为22个无性系,除已知的9个标准无性系外,另有13个无性系为不知名无性系,说明不同地区的无性系存在重复命名现象;利用引物组合法进一步优化后,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并依此建立了基于7对EST-SSR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每个无性系都获得了一个7位数的指纹图谱编码。 结论 利用7对EST-SSR引物构建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沿海地区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存在命名混乱、同物异名、无性系数量少的现象,新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开展和加强。
  • 图 1  采样地点图

    Figure 1.  Map of sampling locations

    图 2  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在M37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

    Figure 2.  Allelic phenotype of C. equisetifolia clones at M37 locus

    图 3  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亲缘聚类

    Figure 3.  UPGMAdendrogram of 22 clones of C. equisetifolia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表 1  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采样地点

    Table 1.  Sampling locations of C. equisetifolia clone

    采样地点
    Provinces
    包含市、县或区
    City, county, or district
    采集单株数
    Sample quantity
    采样序号
    Sampling number
    福建省(12个市、县或区) 连江县、长乐市、福清市、平潭县、莆田秀屿区、惠安县、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龙海市和晋江市 31 131
    广东省(16个市、县或区) 饶平县、南澳县、澄海区、惠来县、陆丰市、海丰县、惠东县、台山市、恩平市、阳东县、阳西县,电白县,吴川市、湛江坡头区和徐闻县 50 3281
    海南省(14个市、县或区) 海口美兰区、文昌市,琼海市、陵水县、三亚崖州区、三亚海棠区、三亚天涯区、东方市、儋州市、临高县,乐东县、澄迈县、万宁市和昌江市 28 8210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12对SSR引物信息

    Table 2.  Information of primers for 12 SSR loci

    引物
    Primer
    SSR类型
    SSR Type
    引物序列
    Primer Sequence (5′-3′)
    预期片段大小
    Expected product size/bp
    退火温度
    Tm/℃
    C13 (CATCTT)3 F: ATGGGACATTTTGGTGAT
    R: CTTTGCTTTAGGCGTTTT
    282 50
    M03 (AG)11 F: GATCGTCAGGGGAAGAGTGA
    R: CATCGGTTTCAGCGAGTACC
    290 60
    M26 (AGA)15 F: GCCGTCTCTGAGAGTTTTGG
    R: TAGAGACTGATCCTCGGCGT
    263 54
    M27 (GAA)13 F: TTTTTAGATGGGTTTCCCCC
    R: GAAATGAGCACTTCCTTGCC
    269 54
    M32 (TC)12 F: AGCATGAAAGCAGGACCACT
    R: AAGCCTGGCTGGCTCTGA
    179 60
    M46 (TA)9 F: TGTTTCCATTTCTTATTTGCTTCA
    R: TCAAATCTCCCAAACCCATC
    196 60
    M36 (GAG)10 F: CGGAGGAGCTGTTGGTACTC
    R: TACTTGCAGGTCGCTTTCCT
    248 60
    M37 (GAA)16 F: TGCTTCAGCCTCACTCTTGA
    R: CACCAACCCAATCAACTCAAC
    175 58
    M38 (AG)20 F: TAACGGTCGACATGATTGGA
    R: AAAATCATCGTCCAATCTCAGAA
    161 60
    M39 (AG)18 F: CGTAAACGTGCGTGTGTTTT
    R: TTGATTTTCGATTTCTCCGC
    160 60
    M40 (AT)11 F: CAACATAATTGAATGCCCGA
    R: GTCTGGCCCTGGATGTAAGA
    163 60
    M41 (CT)17 F: CCTCCCCCTGTGGTTTTTAT
    R: GAGATCTGAGGGTGCGAGAG
    170 58
    下载: 导出CSV

    表 3  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的基因分型

    Table 3.  Genotyping of 109 C.equisetifolia clones using 12 pairs of EST-SSR primers

    引物
    Primer
    等位基因数Na 有效等位基因数Ne 多态性信息量PIC 区分材料数DV 扩增片段长度范围/bp
    C13 3 1.63 0.35 4 265277
    M03 3 2.25 0.49 3 278292
    M26 5 3.80 0.69 5 249267
    M27 6 3.41 0.66 3 246270
    M32 3 2.95 0.59 4 169179
    M46 5 3.46 0.67 3 194210
    M36 3 2.43 0.50 2 240258
    M37 6 4.10 0.72 4 134167
    M38 4 2.22 0.49 4 132154
    M39 3 2.51 0.53 3 129139
    M40 5 3.91 0.70 3 157169
    M41 4 2.89 0.60 3 151179
    平均值
    Mean
    4.2 2.96 0.58 3.4
    DV:区分材料数。DV: Distinguished varieties.
    下载: 导出CSV

    表 4  109个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定结果

    Table 4.  Identification of 109 C. equisetifoliac lones

    无性系名HH Clone name 基因分型相同的单株序号
    Sample serial number with the same genotype
    单株数量
    Sample number
    宝-9 13、39、82、85、87、91、94、95、97、98、100、104、108 13
    A-8 3、7、8、10、11、22、27、61、70、81、89、96、99、101、103、107 16
    501 4、38、68、69、71 5
    东-2 24、46、47、83 4
    短杂1号 18、42、43 3
    A-13 45、50、52 3
    601 30、36、40、41、44、48、84 7
    平潭2号 2、17、19、20、23、25、28、29、31、72、106 11
    惠-1 5、6、9、12、14、15、16、102 8
    UC-1 21、62、86 3
    UC-2 26、93 2
    UC-3 33、88 2
    UC-4 34、37、67 3
    UC-5 35、65、105 3
    UC-6 32、54、56、74 4
    UC-7 49、75、109 3
    UC-8 51、76、77 3
    UC-9 55、57、58、73 4
    UC-10 63、66 2
    UC-11 1、59、60、64、78、80 6
    UC-12 90、92 2
    UC-13 53、79 2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基于7对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

    Table 5.  Fingerprints of 22 C. equisetifolia clones based on 7 primers

    bp
    无性系
    Clone
    引物Primer
    M26 M27 M46 M37 M38 M40 M41
    平潭2号 258/258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42 163/169 151/163
    宝-9 249/267 267/270 194/196 152/161 132/142 157/161 163/179
    A-8 252/267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54 163/169 151/163
    东-2 258/258 261/264 196/198 152/161 142/142 163/167 151/163
    短杂1号 267/267 267/270 194/196 152/161 132/142 163/169 159/163
    601 258/258 267/270 196/198 134/146 132/142 163/169 151/163
    惠-1 252/267 267/270 194/196 134/146 132/142 163/169 159/163
    A-13 249/267 261/264 208/210 134/146 132/142 163/169 163/179
    501 252/267 246/249 194/196 134/146 132/142 163/167 159/163
    UC-1 249/267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54 163/169 151/163
    UC-2 261/261 267/270 194/196 143/152 142/154 157/161 159/163
    UC-3 261/261 267/270 194/196 152/161 132/142 163/167 159/163
    UC-4 258/258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54 163/167 151/163
    UC-5 249/267 267/270 194/196 143/167 142/154 157/161 163/179
    UC-6 249/267 267/270 194/196 143/152 142/154 157/161 151/163
    UC-7 252/267 246/249 208/210 134/146 132/142 163/169 163/179
    UC-8 252/267 261/264 208/210 134/146 132/142 163/167 163/179
    UC-9 249/267 267/270 194/196 143/152 142/154 157/161 159/163
    UC-10 252/267 246/249 194/196 152/161 142/142 163/167 159/163
    UC-11 252/267 261/264 208/210 134/146 142/142 163/169 151/163
    UC-12 249/267 267/270 194/196 152/161 142/142 157/161 163/179
    UC-13 252/267 246/249 194/196 143/152 142/146 163/167 151/163
    下载: 导出CSV

    表 6  等位基因选择和赋值标准

    Table 6.  lleles selection and encoded standard

    bp
    引物Primer 编码Code
    1 2 3 4 5
    M26 249 252 258 261 267
    M27 246 261 267 —— ——
    M46 194 196 208 —— ——
    M37 134 143 152 143 ——
    M38 132 142 146 154 ——
    M40 157 163 169 —— ——
    M41 151 159 163 —— ——
    下载: 导出CSV

    表 7  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代码

    Table 7.  Fingerprint codes of 22 clones of C. equisetifolia

    bp
    无性系名
    Clonal name
    指纹图谱代码
    Fingerprint codes
    平潭2号 3321231
    宝-9 1313113
    A-8 2321431
    东-2 3223221
    短杂1号 5313132
    601 3321131
    惠-1 2311132
    A-13 1231133
    501 2111122
    UC-1 1321431
    UC-2 4312412
    UC-3 4313122
    UC-4 3321421
    UC-5 1314413
    UC-6 1312411
    UC-7 2131133
    UC-8 2231123
    UC-9 1312412
    UC-10 2113222
    UC-11 2231231
    UC-12 1313213
    UC-13 2112321
    下载: 导出CSV
  • [1] 仲崇禄, 张勇.我国木麻黄的引种培育和经营[J].林业科技开发, 2003, 17(2):3-5. doi: 10.3969/j.issn.1000-8101.2003.02.001

    [2] 张勇.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D].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3] 兰海燕, 李立会.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8):916-920.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2.08.004

    [4] 宋婉, 续九如.果树种质资源鉴定及DNA指纹图谱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22(1):76-80. doi: 10.3321/j.issn:1000-1522.2000.01.016

    [5] 李响, 杨楠, 赵凯歌, 等.蜡梅转录组EST-SSR标记开发与引物筛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 35(S1):25-32.

    [6] 赵阿风.马尾松无性系指纹图谱构建[D].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5.

    [7] 雷天刚, 何永睿, 吴鑫, 等.柑橘栽培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8):2852-2861.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9.08.026

    [8] 毛秀红, 郑勇奇, 孙百友, 等.基于SSR的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J].林业科学, 2017, 53(10):80-89. doi: 10.11707/j.1001-7488.20171009

    [9] 金玲, 刘明国, 董胜君, 等.97个山杏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及SSR指纹图谱[J].林业科学, 2018, 54(7):51-61.

    [10]

    Kullan A R K, Kulkarni A V, Kumar R S, et al. Development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their use in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in Casuarina[J].Tree Genetics & Genomes, 2016, 12(3):49.
    [11] 许秀玉.木麻黄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EST-SSR关联分析[D].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12] 胡盼.短枝木麻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13]

    Doyle J J, Doyle J L. A rapid DNA isolation procedure for small quantities of fresh leaf tissue[J]. Phytochem. Bull, 1987:11-15, 19.
    [14] 汪洁.鹅掌楸EST-SSR引物大规模开发及应用[D].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15]

    Li F, Gan S. An optimised protocol for fluorescent-dUTP based SSR genotyp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enetic mapping in Eucalyptus[J].Silvae Genetica, 2011, 60(1-6):18-25. doi: 10.1515/sg-2011-0003
    [16] 王凤格, 赵久然, 郭景伦, 等.比较三种DNA指纹分析方法在玉米品种纯度及真伪鉴定中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 2003, 1(5):655-661. doi: 10.3969/j.issn.1672-416X.2003.05.010

    [17] 陈昌文, 曹珂, 王力荣, 等.中国桃主要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分子身份证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0):2081-2093.

    [18] 孙清明, 马文朝, 马帅鹏, 等.荔枝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J].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9):4037-4049.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19.014

    [19]

    Morgante M, Olivieri A M. PCR-amplified microsatellites as markers in plant genetics[J].The Plant Journal, 1993, 3(1):175-182. doi: 10.1111/j.1365-313X.1993.tb00020.x
    [20]

    Rojas G, Méndez M A, Muñoz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minimal microsatellite marker panel for the fingerprinting of peach and nectarine cultivars[J].Electronic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8, 11(5):4-5.
    [21] 潘海涛, 汪俊君, 王盈盈, 等.小麦EST-SSR标记的开发和遗传作图[J].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3):452-461.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0.03.002

    [22] 贾会霞, 姬慧娟, 胡建军, 等.杨树新品种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和倍性检测[J].林业科学, 2015, 51(2):69-79.

    [23]

    Botstein D, White R L, Skolnick M,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in man using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J].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1980, 32(3):314-331.
    [24]

    Smith J S C, Chin E C L, Shu H,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utility of SSR loci as molecular markers in maize (Zea mays L.):comparisons with data from RFLPs and pedigree[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5(1-2):163-173. doi: 10.1007/s001220050544
    [25] 曾乐.大麦DUS测试和SSR分子标记鉴定法的比较研究[D].扬州: 扬州大学, 2016.

    [26]

    Heckenberger M, Bohn M, Ziegle J S, et al. Variation of DNA fingerprints among accessions within maize inbred lin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ies[J].Molecular Breeding, 2002, 10(4):181-191. doi: 10.1023/A:1020539330957
    [27] 葛亚英, 张飞, 沈晓岚, 等.丽穗凤梨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4):726-73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04.013

    [28] 刘欢, 张新全, 马啸, 等.基于荧光检测技术的多花黑麦草EST-SSR指纹图谱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3):437-450.

    [29] 袁存权, 李云, 路超, 等.刺槐种子航天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J].核农学报, 2010, 24(6):1141-1147.

  • [1] 何旭东郑纪伟田雪瑶教忠意窦全琴 . 薄壳山核桃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4): 95-102.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4.011
    [2] 仲崇禄施纯淦王维辉白嘉雨苏金权K.Pinyopusarerk . 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试验.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4): 408-415.
    [3] 贾会霞胡建军卢孟柱 . 基于CE-AFLP的5个美洲黑杨新品种指纹图谱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281-286.
    [4] 马妮仲崇禄张勇姜清彬陈羽陈珍方法之胡盼朱德武 . 7年生短枝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5): 662-666.
    [5] 单体江谢银燕叶大航杨玉婷李婉琳毛子翎 . 短枝木麻黄根际放线菌及其抗细菌活性.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4): 139-148. doi: 10.12403/j.1001-1498.20230002
    [6] 李振张勇魏永成孟景祥仲崇禄 . 短枝木麻黄种子散布模式及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1, 34(5): 24-31.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05.003
    [7] 崔博文范付华丁贵杰杨章旗文晓鹏 . 基于马尾松反转录转座子序列的IRAP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6, 29(3): 348-353.
    [8] 马庆国齐静裴东 . 16个早实核桃良种遗传多样性的FISH-AFLP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5): 631-636.
    [9] 马庆国王治军徐慧敏李明昆李慧民张俊佩张建国 . 金丝楸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5): 145-153.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0.05.018
    [10] 李珊珊曾艳飞何彩云张建国 . 基于沙棘转录组序列开发EST-SSR分子标记.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1): 69-74.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1.0010
    [11] 刘超张力鹏王春国宋文芹陈成彬 . 日本落叶松EST-SSR标记挖掘及特征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S1): 60-68.
    [12] 仲崇禄 . 木麻黄苗期最佳固氮基因型组合体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6): 654-660.
    [13] 张艳丽王雁李正红马宏 . 基于牡丹EST信息的滇牡丹SSR标记开发.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 171-175.
    [14] 张照远甘四明李发根李梅翁启杰胡哲森 . EST-CAPS标记在尾叶桉和细叶桉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 230-234.
    [15] 黄秦军苏晓华张香华 . 利用AFLP和SSR标记构建美洲黑杨×青杨遗传图谱.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3): 291-299.
    [16] 赵罕郑勇奇李斌张川红林富荣于雪丹程蓓蓓黄平 . 白皮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4): 474-480.
    [17] 何贵平卓仁英陈雨春黄一青彭柳青 . 低温处理对耐寒粗枝木麻黄无性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4): 523-526.
    [18] 马妮张勇仲崇禄姜清彬陈羽陈珍胡盼王仁开 . 粗枝木麻黄在海南的种源试验与早期选择.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3): 435-440.
    [19] 吴敏杜红岩乌云塔娜刘攀峰荆腾 . 杜仲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及SSR标记开发.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3): 387-393.
    [20] 贺君星马庆国裴东张俊佩 . 基于核桃参考基因组的SSR位点鉴定分析和单态性标记开发.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6): 89-100.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6.010
  • 加载中
图(3) / 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12
  • HTML全文浏览量:  1881
  • PDF下载量:  3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2-24
  • 录用日期:  2019-06-19
  • 刊出日期:  2019-10-01

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及其指纹图谱构建

    通讯作者: 张勇, zhangyongritf@caf.ac.cn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520
基金项目: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 2014KJCX01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CAFYBB2018ZB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1470634

摘要:  目的 构建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为今后短枝木麻黄的品种鉴定、品种权保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方法 从71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12对引物,采用降落PCR和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方法,以采集的9个短枝木麻黄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为参照,对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鉴定,并结合引物组合法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体系。 结果 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为4.2个,每对引物可区分25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根据鉴定结果,最终所有样品被划分为22个无性系,除已知的9个标准无性系外,另有13个无性系为不知名无性系,说明不同地区的无性系存在重复命名现象;利用引物组合法进一步优化后,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并依此建立了基于7对EST-SSR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每个无性系都获得了一个7位数的指纹图谱编码。 结论 利用7对EST-SSR引物构建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沿海地区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存在命名混乱、同物异名、无性系数量少的现象,新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开展和加强。

English Abstract

  • 木麻黄(Casuarina)作为我国最成功的外引树种之一,对防台风危害、沿海沙丘固定和贫瘠干旱的沿海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不可代替的作用[1]。目前,华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种植材料主要是无性系,其中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Johnson)无性系的栽种面积最大。近年营造的木麻黄防护林绝大部分使用主要几个木麻黄无性系,如福建省的“惠-1”、“平潭2号”等,广东省的“A-13”、“A-8”、“501”等,海南省的“宝-9”、“真-4”等[2],还有一些当地林场或私人苗圃场自己选育但未经遗传测定的无性系,因此,华南沿海木麻黄无性系可能存在数量不明、同物异名、命名混乱等现象。

    传统的植物品种鉴定多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但是植物的一些外观形态不稳定,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一些品种间的形态差异较小,采用形态学的鉴定方法具有时间长和可靠性低的缺点[3]。植物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不受环境影响,且变异丰富等优点,被迅速应用到品种鉴定的实践中[4]。相较于其他分子标记,SSR标记是共显性标记,具有数量丰富、稳定性好、多态性高、基因组覆盖性好等优点,EST-SSR分子标记在保持了其优点的前提下,具有较强的种属间通用性,且因为它们来自于转录区域,因此更具保守性[5]。目前,在林业上,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品种鉴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6]、柑橘(Citrus)[7]、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8]、山杏(Armeniaca sibirica)[9]等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用于开展品种鉴定。在木麻黄树种上,Kullan等[10]研究开发了50对EST-SSR标记用于木麻黄遗传图谱的构建;许秀玉等[11]开发了235个EST-SSR标记,并利用其分析了木麻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胡盼[12]通过借助EST-SSR分子标记研究短枝木麻黄不同种源的遗传差异。目前,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木麻黄无性系鉴定研究还比较少,基于EST-SSR分子标记进行无性系鉴定和构建木麻黄无性系指纹图谱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华南沿海主栽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进行鉴定,摸清华南沿海正在使用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及其数量,并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技术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指纹图谱,以期解决我国木麻黄无性系命名混乱等问题,为育成品种的精确鉴定提供技术支持,并对林业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科研部门的种质资源引进与收集、木麻黄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对保护木麻黄的品种权和育种者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 本研究所用材料为华南三省(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地区防护林主栽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沿着3个省沿海岸线的县、县级市或区,选择种植面积大的无性系人工林采样(图 1表 1)。采集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叶(木麻黄的叶片已退化成齿状,光合作用器官主要是针叶状的小枝条),放入硅胶干燥剂,带回实验室后保存于-80℃超低温冰箱,以备后续提取DNA。

      图  1  采样地点图

      Figure 1.  Map of sampling locations

      表 1  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采样地点

      Table 1.  Sampling locations of C. equisetifolia clone

      采样地点
      Provinces
      包含市、县或区
      City, county, or district
      采集单株数
      Sample quantity
      采样序号
      Sampling number
      福建省(12个市、县或区) 连江县、长乐市、福清市、平潭县、莆田秀屿区、惠安县、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龙海市和晋江市 31 131
      广东省(16个市、县或区) 饶平县、南澳县、澄海区、惠来县、陆丰市、海丰县、惠东县、台山市、恩平市、阳东县、阳西县,电白县,吴川市、湛江坡头区和徐闻县 50 3281
      海南省(14个市、县或区) 海口美兰区、文昌市,琼海市、陵水县、三亚崖州区、三亚海棠区、三亚天涯区、东方市、儋州市、临高县,乐东县、澄迈县、万宁市和昌江市 28 82109

      采集样品前,先向当地林业部门咨询当地所种植的木麻黄无性系的名称,咨询不到或者情况模糊的则只记录采样顺序号。采样过程中,注意采集各省份已育成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无性系作为鉴定的标准无性系。在福建省惠安赤湖林场采集到标准无性系“惠-1”和“平潭2号”,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采集到“501”和“601”,在广东省吴川市采集了“宝-9”和“A-13”,在海南省岛东林场采集到“A-8”、“东-2”和“真-4”。最后共采集到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和9个木麻黄标准无性系。

    • 叶片材料的DNA提取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13-14],提取的DNA稀释后-80℃保存备用。所用引物来源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21对引物以及Kullan等[10]开发的50对引物,共71对引物。选取8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作为模板进行引物筛选,最终筛选出12对多态性高的引物(表 2)。

      表 2  12对SSR引物信息

      Table 2.  Information of primers for 12 SSR loci

      引物
      Primer
      SSR类型
      SSR Type
      引物序列
      Primer Sequence (5′-3′)
      预期片段大小
      Expected product size/bp
      退火温度
      Tm/℃
      C13 (CATCTT)3 F: ATGGGACATTTTGGTGAT
      R: CTTTGCTTTAGGCGTTTT
      282 50
      M03 (AG)11 F: GATCGTCAGGGGAAGAGTGA
      R: CATCGGTTTCAGCGAGTACC
      290 60
      M26 (AGA)15 F: GCCGTCTCTGAGAGTTTTGG
      R: TAGAGACTGATCCTCGGCGT
      263 54
      M27 (GAA)13 F: TTTTTAGATGGGTTTCCCCC
      R: GAAATGAGCACTTCCTTGCC
      269 54
      M32 (TC)12 F: AGCATGAAAGCAGGACCACT
      R: AAGCCTGGCTGGCTCTGA
      179 60
      M46 (TA)9 F: TGTTTCCATTTCTTATTTGCTTCA
      R: TCAAATCTCCCAAACCCATC
      196 60
      M36 (GAG)10 F: CGGAGGAGCTGTTGGTACTC
      R: TACTTGCAGGTCGCTTTCCT
      248 60
      M37 (GAA)16 F: TGCTTCAGCCTCACTCTTGA
      R: CACCAACCCAATCAACTCAAC
      175 58
      M38 (AG)20 F: TAACGGTCGACATGATTGGA
      R: AAAATCATCGTCCAATCTCAGAA
      161 60
      M39 (AG)18 F: CGTAAACGTGCGTGTGTTTT
      R: TTGATTTTCGATTTCTCCGC
      160 60
      M40 (AT)11 F: CAACATAATTGAATGCCCGA
      R: GTCTGGCCCTGGATGTAAGA
      163 60
      M41 (CT)17 F: CCTCCCCCTGTGGTTTTTAT
      R: GAGATCTGAGGGTGCGAGAG
      170 58
    • 参考Li等[15]降落PCR(Touchdown PCR)反应体系,采用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dUTP的方法,利用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降落PCR反应体系为10 μL,即:10 ng模板DNA、1 U TaqDNA聚合酶、1.21.6×buffer(Mg2+plus)、4~10 mmol·L-1dNTP、引物0.5~0.85 μmol·L-1、荧光dUTP 0.01 nmol·μL-1、ddH2O补平至10 μL。PCR反应程序如下:105℃热盖,94℃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0~60℃退火30 s (每个循环降低0.5℃),72℃延伸30 s,循环20次,94℃变性30 s,60~70℃退火30 s,72℃延伸30 s,循环26次,72℃延伸10 min,4℃保存。PCR产物在ABI 3130x1遗传分析仪上进行分型。

    • 原始数据采用Data Collection软件收集扩增片段信息。利用软件Data Former将数据转换成软件可识别格式,再利用POPGENE 1.31软件进行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等的计算。利用EXCEL和遗传分析软件GenALEX6.5的Mutillocus功能对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与9个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109个无性系单株中包含的无性系数量。

      指纹图谱构建采用引物组合分析法[16]和指纹图谱代码方法[17],采用1~9字符进行赋值,删除鉴定性差(即多态性低)的等位基因,对12对引物扩增的所有等位基因进行筛选后,选择其中具代表性的基因位点进行赋值,保证每对引物下的编码只有一位数字,编码木麻黄指纹图谱代码。借助GenALEX6.5软件,通过不同引物的组合,达到以最少数量的引物完全区分所有待鉴定木麻黄无性系的目的,提高鉴定效率。通过软件NTSys2.10,根据Nei遗传距离对短枝木麻黄无性系进行UPGMA亲缘聚类。

    • 利用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等位变异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129~292 bp,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个;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6;每对引物可区分的无性系数量为2(M36)~5(M26)个,平均为3.4个,4个无性系在4个位点上具有特异等位基因(表 3)。

      表 3  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的基因分型

      Table 3.  Genotyping of 109 C.equisetifolia clones using 12 pairs of EST-SSR primers

      引物
      Primer
      等位基因数Na 有效等位基因数Ne 多态性信息量PIC 区分材料数DV 扩增片段长度范围/bp
      C13 3 1.63 0.35 4 265277
      M03 3 2.25 0.49 3 278292
      M26 5 3.80 0.69 5 249267
      M27 6 3.41 0.66 3 246270
      M32 3 2.95 0.59 4 169179
      M46 5 3.46 0.67 3 194210
      M36 3 2.43 0.50 2 240258
      M37 6 4.10 0.72 4 134167
      M38 4 2.22 0.49 4 132154
      M39 3 2.51 0.53 3 129139
      M40 5 3.91 0.70 3 157169
      M41 4 2.89 0.60 3 151179
      平均值
      Mean
      4.2 2.96 0.58 3.4
      DV:区分材料数。DV: Distinguished varieties.
    • 根据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结果可知:12对引物可以将9个标准无性系(宝-9、A-8、501、东-2、短杂1号、A-13、601、平潭2号、惠-1)完全区分开来。以9个标准无性系的毛细管电泳结果(图 2)为参照,鉴定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

      图  2  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在M37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

      Figure 2.  Allelic phenotype of C. equisetifolia clones at M37 locus

      在12个EST-SSR位点获得的基因型完全一致时,可以确定为同一个无性系(累积排除概率PE=0.998)。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最终归类为22个无性系(表 4)。根据分型结果,有13个不同地点采集的无性系单株跟“宝-9”标准无性系在12个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可以被确定为“宝-9”无性系;另有16个单株被鉴定为“A-8”无性系,5个被鉴定为“501”无性系,4个被鉴定为“东-2”无性系,3个被鉴定为“短杂1号”无性系,3个被鉴定为“A-13”无性系,7个被鉴定为“601”无性系,11个被鉴定为“平潭2号”无性系,8个被鉴定为“惠-1”无性系。其中,被鉴定为“A-8”无性系的单株数量最多,在3个省的16个采样点都有大面积种植;还有39个无性系单株的基因型与9个标准无性系均不相同,被划分为13个不同的不知名无性系,暂且命名为UC-1(Unknown clone)~UC-13(表 4)。在采样过程中,未能从当地林业部门获得这13个无性系的来源地、育种者和命名等信息,可能是当地林业生产单位或私人苗圃自已选择优株进行无性繁殖获得的无性系。这些无性系通常未经过系统和严格的遗传测定便进行大面积造林应用,会对木麻黄沿海防护林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林业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对这种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规范。

      表 4  109个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定结果

      Table 4.  Identification of 109 C. equisetifoliac lones

      无性系名HH Clone name 基因分型相同的单株序号
      Sample serial number with the same genotype
      单株数量
      Sample number
      宝-9 13、39、82、85、87、91、94、95、97、98、100、104、108 13
      A-8 3、7、8、10、11、22、27、61、70、81、89、96、99、101、103、107 16
      501 4、38、68、69、71 5
      东-2 24、46、47、83 4
      短杂1号 18、42、43 3
      A-13 45、50、52 3
      601 30、36、40、41、44、48、84 7
      平潭2号 2、17、19、20、23、25、28、29、31、72、106 11
      惠-1 5、6、9、12、14、15、16、102 8
      UC-1 21、62、86 3
      UC-2 26、93 2
      UC-3 33、88 2
      UC-4 34、37、67 3
      UC-5 35、65、105 3
      UC-6 32、54、56、74 4
      UC-7 49、75、109 3
      UC-8 51、76、77 3
      UC-9 55、57、58、73 4
      UC-10 63、66 2
      UC-11 1、59、60、64、78、80 6
      UC-12 90、92 2
      UC-13 53、79 2

      结合采样情况,福建省采样31个,检测有11个无性系;广东省采样50个,检测有19个无性系;海南省采样28个,检测有12个无性系,结果显示:A-8、平潭2号、宝-9、东-2、601、UC-1等6个无性系在3个省间都互有苗木调用或引种种植;A-13、UC-4、UC-6、UC-8、UC-9等5个无性系只在广东省有种植,UC-12只在海南省有种植。可见,各无性系的分布范围各异、分布数量不均,其中,广东省使用的无性系较丰富,海南省和福建省所使用的无性系数量相对较少。参试木麻黄无性系的样品采集点覆盖了华南三省的42个市、县(区)中有大规模沿海防护林种植的区域,基本包括了所有大面积种植的木麻黄无性系。结果显示:局部地区存在无性系相对单一、多样性低等严重问题,说明应加强木麻黄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 采用引物组合分析法通过GenALEX6.5软件排序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达到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的目的。依据这7对引物的毛细管电泳结果,构建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表 5)。以平潭2号为例,代表的是平潭2号分别在引物M26的258 bp、M27的267和270 bp、M46的196和198 bp、M37的134和146 bp、M38的142 bp、M40的163和169 bp、M41的151和163 bp处检测到等位基因片段。对7对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进行筛选后,选择了其中25个具代表性的等位基因进行赋值(表 6),编码了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代码(表 7),便于应用识别。编码后,每个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代码具有7位数字,分别代表该无性系在7对引物上扩增出的电泳峰值。如平潭2号,图谱代码为3321231,表示平潭2号在引物M26的258 bp(3)、M27的267 bp(3)、M46的196 bp(2)、M37的134 bp(1)、M38的142 bp(2)、M40的169 bp(3)、M41的151 bp(1)处的特异基因分型。

      表 5  基于7对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

      Table 5.  Fingerprints of 22 C. equisetifolia clones based on 7 primers

      bp
      无性系
      Clone
      引物Primer
      M26 M27 M46 M37 M38 M40 M41
      平潭2号 258/258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42 163/169 151/163
      宝-9 249/267 267/270 194/196 152/161 132/142 157/161 163/179
      A-8 252/267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54 163/169 151/163
      东-2 258/258 261/264 196/198 152/161 142/142 163/167 151/163
      短杂1号 267/267 267/270 194/196 152/161 132/142 163/169 159/163
      601 258/258 267/270 196/198 134/146 132/142 163/169 151/163
      惠-1 252/267 267/270 194/196 134/146 132/142 163/169 159/163
      A-13 249/267 261/264 208/210 134/146 132/142 163/169 163/179
      501 252/267 246/249 194/196 134/146 132/142 163/167 159/163
      UC-1 249/267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54 163/169 151/163
      UC-2 261/261 267/270 194/196 143/152 142/154 157/161 159/163
      UC-3 261/261 267/270 194/196 152/161 132/142 163/167 159/163
      UC-4 258/258 267/270 196/198 134/146 142/154 163/167 151/163
      UC-5 249/267 267/270 194/196 143/167 142/154 157/161 163/179
      UC-6 249/267 267/270 194/196 143/152 142/154 157/161 151/163
      UC-7 252/267 246/249 208/210 134/146 132/142 163/169 163/179
      UC-8 252/267 261/264 208/210 134/146 132/142 163/167 163/179
      UC-9 249/267 267/270 194/196 143/152 142/154 157/161 159/163
      UC-10 252/267 246/249 194/196 152/161 142/142 163/167 159/163
      UC-11 252/267 261/264 208/210 134/146 142/142 163/169 151/163
      UC-12 249/267 267/270 194/196 152/161 142/142 157/161 163/179
      UC-13 252/267 246/249 194/196 143/152 142/146 163/167 151/163

      表 6  等位基因选择和赋值标准

      Table 6.  lleles selection and encoded standard

      bp
      引物Primer 编码Code
      1 2 3 4 5
      M26 249 252 258 261 267
      M27 246 261 267 —— ——
      M46 194 196 208 —— ——
      M37 134 143 152 143 ——
      M38 132 142 146 154 ——
      M40 157 163 169 —— ——
      M41 151 159 163 —— ——

      表 7  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代码

      Table 7.  Fingerprint codes of 22 clones of C. equisetifolia

      bp
      无性系名
      Clonal name
      指纹图谱代码
      Fingerprint codes
      平潭2号 3321231
      宝-9 1313113
      A-8 2321431
      东-2 3223221
      短杂1号 5313132
      601 3321131
      惠-1 2311132
      A-13 1231133
      501 2111122
      UC-1 1321431
      UC-2 4312412
      UC-3 4313122
      UC-4 3321421
      UC-5 1314413
      UC-6 1312411
      UC-7 2131133
      UC-8 2231123
      UC-9 1312412
      UC-10 2113222
      UC-11 2231231
      UC-12 1313213
      UC-13 2112321
    • 根据Nei遗传距离对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进行UPGAM聚类。由图 3可看出:22个无性系根据Nei遗传距离被分成了2个主要的组,大多数无性系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小于0.3,说明这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整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中,部分的无性系间遗传距离极小,如A-8和UC-1、东-2和UC-12、UC-6和UC-9之间的Nei遗传距离不足0.10。

      图  3  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亲缘聚类

      Figure 3.  UPGMAdendrogram of 22 clones of C. equisetifolia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 根据建立SSR标记的序列性质不同,SSR标记可分为基因组SSR(gSSR)和表达序列标签SSR(EST-SSR)[18]。EST-SSR标记具有gSSR标记的共显性、重复性高、多态性高等优点[19-20],且较之gSSR标记EST-SSR具有较强的种属间的通用性[5]。近年来,许多物种的大规模cDNA测序并在网上公开释放,大大增加了EST-SSR标记的开发能力[21]。在GenBank等数据库可以获得大量相关植物的表达序列标签且数据库仍在不断更新中,为其EST-SSR引物的开发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EST-SSR逐渐成为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系谱分析、品种鉴定及DNA指纹图谱构建中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

      稳定性高、多态性好的引物可以得到更好的鉴定效果[22]。本文的12对EST-SSR引物在木麻黄的109个木麻黄无性系单株中总共扩增出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为4.2个,这与许秀玉等[11]利用226对EST-SSR标记在短枝木麻黄中扩增得到的5.4个平均等位基因数相近,低于胡盼[12]利用13个EST-SSR标记在29个短枝木麻黄种源中扩增得到的23.6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和Kullan等[10]在短枝木麻黄与山地木麻黄扩增得到的17个平均等位基因。在12个位点中,PIC值(多态性信息量)变幅为0.35~0.72,根据引物多态性信息量的评价标准(高:PIC>0.5;中:0.5>PIC>0.25;低:PIC<0.25)[23],这12对引物中有9对(75%)的PIC高于0.5,剩余3对的PIC也高于0.25,表明其均有较高的多态性,PIC值越大,引物鉴定能力越强[24],说明所选EST-SSR引物能够较好地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指纹图谱的构建。本研究12对EST-SSR引物扩增出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稍低可能是由于参试无性系较少(实际是22个无性系)引起的,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 毛秀红等[8]对刺槐的研究,前后2次各利用9对不同的引物均无法区分“鲁刺62”、“鲁刺90”、“鲁刺57”、“鲁刺103”这4份无性系,由此推断它们可能是同物异名。本文研究发现,很多具有不同名字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其实是属于同一个无性系(其12个扩增位点的等位基因完全相同),如广东选育的“601”(采样序号36)无性系和海南的“真-4”(采样序号84)无性系是同一个无性系(注:20世纪80年代初601无性系选育时,海南岛属于广东省),海南选育的“东-2”(采样序号83)和广东的“BF-3”(采样序号47)为同一个无性系,还有一些具有当地名字的无性系实际是从其他省份或地区引进后被重新命名,存在重复命名的现象。曾乐[25]对大麦进行品种鉴定时发现,不同的大麦品种由于遗传背景接近导致其在外观形态特征上很相似,相比DUS测试鉴定法,SSR分子标记鉴定法具有快速、方便、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多种植在海边,生长环境较恶劣,形态性状极易受环境影响。本文实践证明,利用EST-SSR标记技术开展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可以精确鉴定外观形态上近似的无性系,解决命名混乱的现象,鉴定效率更高,鉴定结果更可靠,有利于木麻黄无性系选育和鉴定工作的开展。

    • DNA指纹图谱是快速鉴别植物品种时的有效工具,效率较DUS鉴定法更加准确快速,错误率更低[26-27],能在各类植物中普遍应用。DNA指纹分析方法一般有特征谱带法、引物组合法和核心引物组合法[16],其中,特征谱带法仅需用1对引物就可以鉴别品种,简单方便,实用价值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特征谱带,本研究只有4个无性系在4个位点上具有特异等位基因,而金玲等[9]通过155对引物的扩增,于97个山杏无性系中发现89个无性系的特异等位基因。若想获取其他无性系的特征谱带,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引物筛选工作;而引物组合法通过不同引物的组合,利用相对少量的引物就可以区分全部材料,避免了大量引物筛选的繁重工作量。本研究中,利用7对引物可将22个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引物组合的鉴定效率高于刘欢等[28]利用6对EST-SSR引物组合完全区分10个多花黑麦草材料,而低于金玲等[9]利用5对SSR引物可全部区分97个山杏无性系和赵阿风[6]利用8对SSR引物组合可全部区分120个马尾松无性系的鉴定效率,这可能与鉴定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程度有关。本文所鉴定的无性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近,鉴定难度大,所需引物数量也较多。如毛秀红等[8]与袁存权等[29]同样利用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对来自不同地市的49份刺槐材料和来自同一林场的48份刺槐材料进行鉴定,前者所得等位基因数是后者的2.04倍,分析原因可能与后者所用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近有关,对此应该做进一步研究。

    • 本文开展了基于EST-SSR标记的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筛选出12对多态性较高的EST-SSR引物;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被鉴定为分别属于22个无性系;各无性系在3个省间互有引种,引种过程中存在重复命名的情况,各无性系的分布范围各异、分布数量不均,海南和福建两省存在栽培无性系数量较少的情况;采用7对引物扩增谱带的组合构建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建立了基于EST-SSR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指纹鉴定体系;目前所种植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之间整体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不高,对此应加强新品种的选育。

参考文献 (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